資源簡介 《假如我是巨人》教案教材依據:教材采用了人民美術出版社的小學美術第四冊第12課,課題是《假如我是巨人》。教材分析 :小學低年級,正是孩子們的想像力最為活躍的時期。這一時期,孩子們快樂的想象會像小小的火山一樣噴涌不止,如果引導得當,就會有大量充滿情趣的作品出現在我們面前。《假如我是巨人》這一課,就是讓學生大膽自由、敢于打破常規地把想象的故事表現出來。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自己編個美麗的童話故事。他們樂意想象自己就是某一個童話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這種趣味的想象可以更直接地表達出他們對某種事物的真實感受,也更容易引發他們相關的聯想。本課設計強調了學生通過豐富的想象,運用手中的畫筆繪制心中的故事,使美術課成為學生體會快樂的課堂。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教學活動,學習大小形象對比的繪畫表現方法,提高學生的繪畫表現力。2).方法與過程:充分利用聯想與比較,培養學生敢于沖破常規,自由、大膽、快樂地想象與表現,培養學生分析、比較、創新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體驗美術學習活動的樂趣,在創作中激發探索欲,培養個性。教學重,難點:重點:利用靈活的比較,啟發多種奇妙的聯想,力求創新。難點:畫面的布局與形象的對比。教學準備:教師用具:教學課件,圖片,范畫,彩筆,16開紙若干,8開彩色卡紙,魔棒,剪刀,膠棒。學生學具: 8開彩色卡紙,水彩筆,油畫棒,記號筆,剪刀膠棒。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準備上課。二.導入新課。1.師:今天帶來特殊朋友,我家的老貓,它來了要和大家說什么呢?2. 播放課件。3.教師小結,出示課題。(板書:假如我是巨人)三.講授新課1.師:老師給你一點時間,請你想象一下,假如你是巨人,巨人是什么樣的?2.欣賞圖片師:除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位特殊的朋友叫格列佛,咱們看看她去了什么地方?3.師:這些小人國的公民見了格列佛會有什么樣的表情呢?4. 師:小人國的公民會怎樣對待格列佛,他有什么樣的遭遇呢?5. 師:事實上是不是真這樣子呢?我們來看一下:格列佛愛好和平,他做了一件大好事,不但和小人國的公民成了好朋友,還幫助小人國和鄰國之間阻止了一場戰爭。6.播放錄像師:看了動畫,你有何感受呢?7.師小結:巨人不但身材高大,比一般人高大的多,同時他還能做一般人做不到的事,如果你是巨人,你會做到什么呢?8.板書:巨人——高大9.欣賞學生作品師:同學們想的真好,下面我們來看幾幅圖片,看這些巨人都做了些什么?10.游戲。11.師:請巨人能幫我們做好事,這時候來了兩個小朋友叫聰聰和麗麗,他們也要變巨人,老師這有個魔法棒,你說讓誰變呢?12.師:小組討論,如果在畫面里表現巨人,要把他畫成什么樣?同時他周圍要有什么陪襯,才能讓他顯得更大?13.師小結:畫面里除了要有一個頭頂天,腳踩地的大巨人之外,還要有一些小東西陪襯,比如畫個小山,小動物在腳下…..板書:背景——小14.師:看看聰聰和麗麗在什么地方玩呢?在一個大城市里,周圍的小山,小樹點點大,顯得麗麗特別的大。15.板書:對比16.師:你那么我今天就來完成一幅有關巨人的畫,我該怎樣把巨人畫的與眾不同呢?17.教師演示。18.師:瞧,這個南瓜巨人非常喜歡和小朋友們做游戲,老師這還有很多小朋友想和他交朋友,同學們你們說讓他們在南瓜巨人的什么位置和他做游戲呢?來,老師把他們發到你們的手里,拿著你的膠棒給我往上貼,愿不愿意呢?19.師:你有了巨人,有了小人,畫面上缺些什么?20. 師粘貼背景。21. 布置作業:師:欣賞了老師的作品,你們一定也有了更好的想法,你能把它畫出來嗎?現在請大家同桌合作一起來完成一幅關于巨人的畫,然后編故事說給大家聽。四.學生作畫,教師巡回輔導。五.展示作品,評價。六.小結本課。師:巨人是童話故事里才有的人物,都是人們想象出來的,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發現要想把某一樣物體表現的更大,除了把它本身畫大還可以把周圍物體縮小的對比方法來表現!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畫畫時,能夠靈活運用對比畫法,畫好每一張畫。七.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