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校課題 《小花貓在睡覺》 教師姓名學科(版本) 人美版 章節 造型表現學時 1 年級 二年級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貓的身體結構特征,會用基本形概括小花貓身體各個部分特征并拼擺表現小花貓各種睡覺姿態的方法,了解畫面主次的關系。能大膽地想象并表現出小花貓睡覺時的有趣情景。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圖片,合作探究、小組討論,引導學生概括、表現小花貓睡覺的姿態。通過作品欣賞與分析,引導提問,學習有主有次地安排畫面的方法。觀看動畫片,通過引導提問、啟發學生想象小貓睡覺時發生的趣事。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肢體語言表現小貓的動態變化,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將小花貓睡覺時發生的有趣的事通過表演展現出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及合作意識,并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和保護動物的意識。解決教學重點難點的措施 教學重點:表現小花貓睡覺時的姿態。(通過引導觀察、合作探究、分析概括,拼擺等方法解決重點問題)教學難點:畫面主次關系的表現方法,如何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和大膽的表現。(通過欣賞作品,對比分析解決畫面主次問題。通過觀看視頻、引導提問,啟發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鼓勵學生大膽表現。)學習者分析 永寧學校地處據縣城30里外的郊區,是一所農村學校,學生中很多家庭中都養著貓,所以,他們對貓的生活習性和身體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但對其形象的整體感知,尤其是睡覺姿態,都不是十分清晰,因此,需要多媒體課件幫助其再次觀察感知小貓的整體形象,并通過觀看動畫片、引導提問、啟發談話、模仿等引導學生想象小花貓睡覺后發生的有意思的故事。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美術學習很感興趣,為了發揮他們的優勢,在學習過程中,利用肢體語言讓學生通過表現小貓的不同睡姿來激發其想象力,并將自己的生活環境和經驗遷移到貓的身上,拓展學生思路、豐富他們的聯想。另外,學生的創新意識不是很強,所以,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講解和學生對圖片及動畫的欣賞,圖、文、聲、像并茂,降低學習難度,消除畏難心理,啟發學生創造潛能,讓其自由發揮想象,表現更有趣的小貓在睡覺的畫面。教學環節 活動目標 教學內容 活動設計 媒體功能應用及分析導入新課: 1、初步了解小花貓的身體特征。2、并用簡單的基本形概括其身體姿態。3、觀察耳朵的移動可以改變貓臉的朝向。 1、用基本形概括組合出貓的身體特征。2、學習如何表現貓臉的不同朝向。 1、同學們,認識這些基本形嗎?老師用這些基本形組合出了什么?2、老師移動貓耳朵,貓臉的朝向發生了什么變化? 1、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用基本形概括組合出小貓的身體特征,降低學生對小貓身體特征掌握的難度。2、利用拖拽移動功能,讓學生巧妙認識貓耳朵的變化可以帶動貓臉扭向不同的方向。講授新課 1、表現小花貓睡覺時身體姿態(正面與側面),學習用遮擋關系表現四肢。 2、鞏固練習表現小花貓的睡覺姿態。3、啟發聯想,激發學生想象力,為創作具有生動故事情景的畫面打好基礎。4、學習畫面構圖中的主次關系、遮擋關系等的表現方法。5、根據不同睡覺環境,啟發學生展開聯想,創編出有意思的故事。 1、小貓正面、側面睡覺姿態的觀察分析與表現。2、鞏固練習表現小花貓的睡覺姿態欣賞視頻。5、根據背景圖創編表演。教師示范。6、欣賞小貓在不同睡覺環境中的姿態,并展開聯想。 1、分析貓睡覺動態: (1)對比分析,(圖片中)貓和老師基本形組合畫的貓姿態一樣嗎?如何表現? (正面與側面姿態的表現)四肢的遮擋關系表現。(2)圖片展示貓不同的睡姿,引導學生分析探究練習與表現。 2、學生欣賞動畫片,并說出小花貓睡覺時發生的有意思的事。3、播放背景圖,讓學生根據場景展開聯想,創編表演小貓和小老鼠的有意思的故事。4、教師示范,學生學習。5、小組同學根據圖片,互相說一說小貓睡覺時可能發生的故事。7、欣賞書中作品,學習分析內容及色彩。 利用圖片放大功能,讓學生對比分析兩只貓姿態的不同---正面與側面,并通過圖形旋轉拖拽,組合表現出正面貓的表現方法。利用畫筆功能,表現出貓四肢的遮擋關系。利用圖片展示功能,引導學生分析小貓的不同姿態,幫助學生掌握小貓睡覺姿態。視頻播放功能和插播背景圖,直觀、生動形象,容易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其想象力。通過畫筆的功能,直觀形象的表現出花貓的動態,構圖中出現的遮擋、主次等問題,解決教學重難點。6、通過圖片播放,啟發學生展開想象,為創作生動有趣的畫面打基礎。學生實踐 明確創作任務及要求。啟發構思。 學生讀要求并創作。 出示作業要求。插入小貓睡覺的有意思畫面。 利用白板出示作業要求并出示學生作品,幫助學生更好地想象與創作。小結拓展 展示評價學生作業提出期望,激發學生持續學習精神和愛護小動物意識。 展示作業并出示不同畫家使用不同繪畫工具表現的貓的作品。 欣賞有關貓的優秀畫家作品。 展示不同畫家作品,激發學生持續學習精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