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瓶瓶罐罐》教學設計一、基本信息學科 美術 章節 15課 教材版本 贛美版課時 第 1課時 課型 講授 年級 四年級二、教學目標: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構圖方式三、學習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具有初步的造型表現能力,但是對畫面構圖沒有概念,對物體間的透視知識不是太懂,對物體形體(特別是軸對稱圖形)的把握也不是太準確。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 畫面構圖和物體間的聚散關系以及高矮的搭配。五、運用的能力點 能力點1:360圖庫進行圖片搜索 能力點2:利用幻燈片進行課堂導入 能力點3:欣賞圖片學法指導、插入音頻營造氛圍六、教學設計 《瓶瓶罐罐》教學設計 學情及教材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具有初步的造型表現能力,對平常見到的瓶瓶罐罐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和表現欲望。但是對畫面構圖沒有概念,對物體間的透視知識不是太懂,對物體形體(特別是軸對稱圖形)的把握也不是太準確。 二、教學目標 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構圖方式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畫面構圖 難點:物體間的聚散和高矮的搭配 四、教學準備 生活中常見的瓶瓶罐罐,教師繪制好的圖片、ppt 五、課時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1. 圖片導入 幻燈片瓶瓶罐罐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擺放 師:同學們,今天的美術課啊,我請來了一些朋友,你們看看都認識它們嗎? 生:(ppt)這是……,教師引導導入課題 2.招賢納士 師:接下來老師要招聘兩名攝影師,(要求是1.具有藝術欣賞眼光;2.會將老師帶來的物品進行成列;3.能說出拍攝角度和理由) 生:上臺演示 師:指導講解,注意聚散關系,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注意聚散的組合協調。 3.招聘物品成列師 老師繪制有大小不一,高矮不一的瓶瓶罐罐,現在要將它們擺放在一張四開紙上,下面有請成列師上場。 生:上臺演示 師:對學生成列的畫面進行指導講解,并規范美觀的成列一組作品畫面。注意高矮搭配、前后的遮擋關系(高大在后、矮小在前) 4.教師示范軸對稱圖形的畫法。 5.ppt出示優秀作品圖片 師:這些瓶瓶罐罐不但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還被世界各地的美術愛好者們當作靜物寫生和臨摹。通過靜物寫生,畫面的分割(布局)塑造出藝術感,也能幫助我們抓準物體造型,鍛煉觀察能力。下一節課進行課堂靜物寫生訓練。教學環節 起止時間(’”- ’”)(按照完整視頻的時間點) 環節目標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媒體作用及分析一 0’0”- 3’01” 導入課題 圖片欣賞 觀看 直觀感受二 4’53”-10 ’35” 物品陳列 實物拍攝角度 學生代表 輕松氛圍三 14’58”-20 ’21” 繪畫作品陳列 繪制好的單個作品進行組合 學生代表 輕松氛圍四 20’45”- 38’45” 教師指導 繪制好的單個作品進行組合 示范講解指導 認真觀看 直觀感受六、教學流程圖課堂導入→招賢納士→教師示范→作品學生→課后小結注:此模板可另附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