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自然界的水 復習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歸納常用的水的凈化方法,體會凈化方法的應用范圍。 2.在繪制微觀示意圖的過程中,體會宏觀微觀結合分析物質的方法和步驟。 3.通過對水的組成及其符號分析,體會分析物質化學式與組成的一般方法。 4.通過對水的凈化、組成和化學式的分析,體會研究物質的一般思路。 教學重點: 體會研究物質的一般思路;體會分析物質化學式與組成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研究物質的一般思路;體會分析物質化學式與組成的一般方法。教學過程時間 教學環節 主要師生活動1 環節一 引入 【引入】結合有關氧氣的學習過程,請大家思考:我們研究物質時, 一般從哪些角度進行研究? 【過渡】通過對水的研究,補充了研究物質的一般思路。12 環節二 有關水的 研究 【提問】水的凈化用到哪些方法?這些凈化方法分別除去的是哪種類 型的雜質? 【學生活動 1】學生總結水的凈化方式,完成表格1【總結】 自然界的水經過上面的凈化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凈化。 物質研究的過程通常都是從分離提純自然界的混合物獲得純凈物開 始。 【過渡】蒸餾后得到的蒸餾水可以視為純凈物。水是由什么組成的 呢?我們該如何研究和表示水的組成呢? 【學生活動 2】實驗室常用的蒸餾裝置圖中冷凝管進口和出口處存在 的物質及其狀態是什么,并用微觀示意圖表示。 【學生分享】追問三個問題: 1.對比進口處和出口處的微觀示意圖。 2.為什么選擇兩種不同的小球?證據是什么? 3.為什么兩種小球個數比是 2:1?證據是什么? 【總結】研究物質組成的一般思路 【學生活動 3】再看水的化學式 H2O 1.從水的化學式 H2O 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2.將得到的有關水的化學式的信息進行分類,并闡述分類標準。 【總結】補充依據實驗事實研究物質組成的一般思路:物質的組成信 息,可以通過化學式表達出來。 【總結】繼續補充研究物質的一般思路:26 環節三 有關青蒿 素的研究 【介紹】屠呦呦和青蒿素 【學生活動 4】如果你是屠呦呦,你會怎樣展開你的研究工作?1 環節四 總結 【總結】研究物質的一般思路的普適性。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