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課題 2 氧氣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能通過實驗、觀察及生活經驗歸納出氧氣的物理性質。 2.能通過實驗探究研究氧氣參與的化學反應,歸納出氧氣的化學性質。 3.初步學習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學語言表述有關化學信息。 4.初步學習運用比較、歸納等方法對化學反應有分類的認識,知道化合反應、氧化反應 及緩慢氧化的定義。 教學重點: 1.能通過實驗研究氧氣參與的化學反應從而歸納氧氣的化學性質。 2.能書寫文字表達式。 教學難點:初步認識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和程序。教學過程時 間 教學環節 主要師生活動2分 鐘 溫故知新 — — 氧氣 的物理性 質 通過對空氣有關認識的回顧,引導學生聚焦氧氣。 復習 1:空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態混合物。那么氧氣是否也具有相似 的物理性質呢? 新課學習:氧氣的物理性質。 復習 2:簡單回顧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及氧氣的用途,引出對氧氣參與 的化學反應的討論。引導學生思考:對于氧氣,你還想知道些什么?引導學生關注氧氣參與 的反應和體現出的化學性質。12 分 鐘 實驗探究 — — 在 點 燃 的條件 下 , 物質 與氧氣是 否發生了 化 學 反 應。 【實驗探究 1】木炭與氧氣的反應 實驗目的——探究在點燃的條件下,木炭是否與氧氣發生了化學反應。 實驗設計——驗證木炭與氧氣的變化中是否有其他物質生成。 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操作及現象,分析、討論得出實驗結論。 【實驗探究 2】硫與氧氣的反應 實驗目的——探究在點燃的條件下,硫是否與氧氣發生了化學反應。 實驗設計——驗證硫與氧氣的變化中是否有其他物質生成。 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操作及現象,分析、討論得出實驗結論。 【實驗探究 3】鐵與氧氣的反應 實驗目的——探究在點燃的條件下,鐵是否與氧氣發生了化學反應。 實驗設計——驗證鐵與氧氣的變化中是否有其他物質生成。 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操作及現象,分析、討論得出實驗結論。3分 鐘 歸納小結 【分析歸納 1】根據氧氣參與的化學反應歸納氧氣的主要化學性質。 【分析歸納 2】根據物質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的特點,對反應進行分類— —化合反應、氧化反應、緩慢氧化。2分 鐘 實驗探究 — — 在 點 燃 的條件 下 , 物質 在 空氣中 燃燒 , 是 與 空氣中 的 哪種成 分發生了 反應? 【實驗探究 1】 實驗目的:木炭在空氣中燃燒是與空氣中的哪種物質發生了反應?【實驗回顧】硫在空氣中燃燒是與空氣中的哪種物質發生了反應? 以上兩個實驗,學生通過分析現象,討論得出實驗結論。2分 鐘 討論分析 通過分析物質在空氣、氧氣中實驗現象的差異,歸納出氧氣的含量對反 應劇烈程度的影響并提出氧氣檢驗的方法。2分 鐘 課堂總結 氧氣的多角度認識、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