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氣候(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教學目標:運用我國 1 月平均氣溫分布圖,描述我國冬季氣溫的分布特點;運用我國 7 月平均氣溫分布圖,描述我國夏季氣溫的分布特點;運用我國 1 月和 7 月平均氣溫分布 圖,對比、歸納我國氣溫分布和變化的特點及主要影響因素。 教學重點:運用等溫線圖,歸納并描述我國氣溫分布和變化的特點及主要影響因素。 教學難點:運用等溫線圖,分析影響我國氣溫的主要因素。教學過程時間 2 分 鐘 教學環 節 1: 引入新 課 教師:課件呈現、描述生活中的現實情境,激趣、設疑、啟思。“候鳥老 人 ”現象:小明的爺爺奶奶每年都從北京去海口過冬,到昆明避暑。爸爸 說,北方有很多去外地“暖一冬 ”、“涼一夏 ”的“候鳥老人 ”。設疑:氣 溫對“候鳥老人 ”的遷徙產生了哪些影響? 學生:傾聽、體會 “候鳥老人 ”現象情境,嘗試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時間 7 分 鐘 教學環 節 2: 新課學 習 1: 分析并 歸納我 國冬季 氣溫分 布特點 教師:首先,課件呈現“ 圖 2.13 中國 1 月平均氣溫的分布 ”圖,引導學 生重溫等溫線圖的讀圖分析步驟和方法。然后,明確并布置本時段的自主 和互助學習任務:完成學習任務單中的任務一。最后,引導學生交流分享, 歸納我國冬季氣溫的分布特點及主要影響因素。 學生:首先,跟隨老師重溫等溫線圖的讀圖分析步驟和方法。然后,進行自 主和互助學習,完成學習任務單中的任務一:閱讀教科書 31 頁“ 圖 2.13 中國 1 月平均氣溫的分布 ”,參閱 23 頁“ 圖 2.2 中國地形的分布 ”,分析、 歸納我國冬季氣溫的分布特點及主要影響因素。(1)讀圖、填表,計算、 分析: 地點緯度氣溫氣溫分布特點漠河1 月,我國等溫線大 致呈 方向延伸,氣哈爾濱烏魯木齊溫大致由南向北 ; 漠 河 與 海 口 的 溫 差 達 以上。 我國冬季氣溫分布 特點:氣溫大致南 北 , 南北溫差 ( 大 / 小)。北京拉薩昆明海口(2)用彩筆描繪教科書 31 頁“圖 2.13 中國 1 月平均氣溫的分布 ”中的 0℃ 等溫線。該線大致沿我國的 (山脈或河流)一線延伸,其 延伸方向在 (地形區) (方位)部偏離了緯線。(3)1 月 0℃等溫線以南地區和以北地區中, 地區的冬季會出現“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 ”的景象。(4)我國冬季最冷的地方是 , 導致這里很冷的主要原因是 。 最后,根據老師的引導進行交流分享,認識我國冬季氣溫的分布特點及主 要影響因素時間 5 分 鐘 教學環 節 3: 新課學 習 2: 分析并 歸納我 國夏季 氣溫分 布特點 教師:首先,布置本時段的任務:自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單中的任務二。 然后,進行交流分享、歸納總結。 學生:首先,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單中的任務二:閱讀教科書 31 頁“圖 2.14 中國 7 月平均氣溫的分布 ”,參閱 27 頁“ 圖 2.9 中國地勢三級階梯分布示 意 ”,分析、歸納我國夏季氣溫的分布特點及主要影響因素。(1)讀圖、 填表,計算、分析: 地點緯度氣溫氣溫分布特點漠河7 月,我國中東部地區的 等溫線大致呈 方向延伸,氣溫大致由南向北 ; 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月 均 溫 在 以 上 , (地形區)的氣 溫較低;漠河與海口的溫差約 為 。 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 氣溫大致南 北 ,南北 溫差較 ,大部分地區普遍 (高 溫 / 低 溫 ), (地形區)等少 數地區氣溫較低。哈爾濱烏魯木齊北京拉薩昆明海口(2)天山山脈、 (地形區)等少數地區,是我國夏季氣溫 較低的地區 ,主要影響因素是 。我國夏季最熱的地方是 。 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 聽講、思考,理解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的特點及主要影響因素。時間 4 分 教學環 教師:首先,課件呈現“ 圖 2.13 中國 1 月平均氣溫的分布 ”圖、“圖 2.14 節 3: 中國 7 月平均氣溫的分布 ”圖,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分析,總結我國氣溫的鐘 總結我 國氣溫 的時空 分布特 征、主 要影響 因素及 對人們 生活的 影響 時空分布特點及主要影響因素。然后,引導學生思考本次課初提出的問題: 氣溫對“候鳥老人 ”的遷徙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為了便于理解和表述,把 這個大問題拆分為四個小問題:(1)爺爺奶奶為何去海口過冬?(2)放 寒假了,小明要去海口與爺爺奶奶團聚,他的行李中需要準備什么樣的服 裝?(3)爺爺奶奶為何去昆明避暑?(4)放暑假了,小明要跟隨爸爸的 科考隊去青藏地區。他們的行李中需要準備什么樣的服裝?引導學生回答 問題,體驗我國不同區域、不同季節的氣溫差異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學生:首先,跟隨老師閱讀“ 圖 2.13 中國 1 月平均氣溫的分布 ”圖、“圖 2.14 中國 7 月平均氣溫的分布 ”圖,進行對比分析,總結我國氣溫的分布 和變化特點及主要影響因素。理解由于受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等因 素的綜合影響,我國氣溫具有大致南高北低,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大部 分地區普遍高溫(青藏高原等少數地區氣溫較低)的特點。 然后,聽講、 嘗試回答問題,體會我國氣溫分布差異對人們生活的影響,理解氣溫的高 低、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的大小等都會影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時間 2 分 鐘 課堂小 結 教師:課件呈現、梳理我國氣溫知識的關系結構,重點強調我國氣溫的分 布和變化特點及主要影響因素,要求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單中的任務三。 學生:聽講、思考,形成我國氣溫知識的關系結構,完成學習任務單中的 任務三,掌握我國氣溫分布和變化的特點及主要影響因素。時間 1 分 鐘 布置課 后任務 教師:課件呈現并布置課后任務內容及要求: 1.復習鞏固:復習教科書 30-31 頁,完成資料包中本課時的課后練習題。 2.預習活動:閱讀教科書 32-33 頁,完成 33 頁的“活動 ”:查閱、補充相關資料,說一說在我國不 同的溫度帶,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差異。 學生:聽講、記錄課后任務的內容及要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