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基本信息課題 《我們身邊的植物》是否屬于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 是學科 美術 學段: 第二學段 年級 四年級相關領域 設計.應用以下內容、形式均只供參考,參評者可自行設計。教學過程既可以采用表格式描述,也可以采取敘事的方式。如教學設計已經過實施,則應盡量采用寫實的方式將教學過程的真實情景以及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現象和事件描述清楚;如教學設計尚未經過實施,則應著重將教學中的關鍵環節以及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處理辦法描述清楚。表格中所列項目及格式僅供參考,應根據實際教學情況進行調整。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發展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審美品位和審美能力”。在的美術教學活動中,可以從生活入手,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逐漸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引導學生學習正確的觀察方法,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造型表現能力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本課教學設計注重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讓學生學會正確的觀察方法,從而有效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去發現體會日常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教學背景分析教學內容:本課是人美版北京義務教育教材第八冊的內容,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城,是本套教材線條系列的內容之一,其目的是通過對植物的寫生,引導學生學習精細地觀察物象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并讓學生學會用線表現植物葉子間的遮擋關系,以及疏密、朝向、翻轉等葉片變化,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線造型表現能力。學生情況:植物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與人類有著密切的聯系,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許多學生家里都養植物,因此,熟悉的內容也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第七冊《廚房一角》、《畫玩具》、第八冊《我的老師》等一些課程中,已經多次學習了用線條表現物象的方法,初步了解了寫生課堂的特點。這節課是學習使用豐富的線條表現植物特征,繼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習觀察方法,感受寫生課的魅力。因為寫生課不同于想象創作課程,許多學生還不能準確抓住物象特點進行表現,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植物細致觀察、分析,觀察感悟植物的形態特征。并且通過欣賞優秀學生作品及教師的演示等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觀察和用線表現植物的方法,學習用多種不同的線條表現植物的特征。教學方式:講授法、觀察探究法、演示法、小組合作學習等。技術準備:多媒體設備、PPT、鴻和軟件、手機微信電腦版、各種植物、教師示范作品等。教學目標(內容框架)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了解植物的種類和形態特征,學習用線表現植物特點,體會線的疏密、穿插及前后關系。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相互交流探究以及教師示范中,學習表現植物的方法,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活動,在觀察、表現植物的過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教學重點:了解植物的種類和生長特點,學習用生動的線條表現植物的方法。教學難點:如何用線表現植物的特征和前后穿插關系,以及不同朝向的葉子的表現方法。教學過程(文字描述)創設情境:以教師才從身邊的花卉市場拍攝的各種植物的視頻導入本課課題《我們身邊的植物》,從生活入手,激發學生的興趣。講授新課:以觀察植物的形態特征為主線,引導學生發現植物的葉子有前后遮擋關系,有不同的朝向和翻轉的特點,通過教師利用多媒體演示,使學生學會用線條表現有特點的植物葉子。藝術實踐:用生動的線條表現植物的形態特征。展示評價:介紹自己的作品或者評一評他人的作品。教學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置意圖 時間安排創設情境 【欣賞視頻】前幾天,老師去了一個好地方,并錄了一段小視頻請大家欣賞,如果你認識它們,可以一邊看一邊說出它的名字。你剛才都看到了什么?除了這些花以外還有哪些是植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畫一畫我們身邊的植物。教師板書課題。【了解植物作用】植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們有什么作用? 學生欣賞視頻,說出有各種花的名字。學生說一說還有哪些植物。帶著問題進行欣賞、并思考解答問題。美化環境凈化空氣醫用藥用傳情達意 情景設置,引發學生回憶,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植物的作用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 4分鐘講授新課 師:畫家也通過表現植物,傳遞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欣賞、發現】出示《春天里的花》《非荷》師:書上有兩位大畫家的作品,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兩幅畫兒最明顯的區別是什么?師:法國畫家雷諾阿的作品,畫面色彩豐富。黃永玉的中國畫雖然沒有使用一點兒顏色卻將荷花與荷葉表現的栩栩如生,他用的是什么表現方法?【合作、探究】師:今天我們主要學習用線描法表現植物。如何用線描的方法表現出植物的美呢?課件:1、請你仔細觀察植物的葉子之間有哪些關系?(遮擋、穿插、疏密等)。2、植物的葉子有什么特點?(方向不同,人們看到的葉子形狀就不同)。3、繪畫的時候你會遇到哪些問題?(葉子的遮擋關系的表現,翻轉的葉子有正面、有背面,不知道如何表現等。)教師根據學生的總結并板書:穿插、朝向、變化……【解疑、示范】師: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老師分別選擇了三種植物,咱們一起來解決問題。利用紅河軟件演示:1.葉子有遮擋關系的植物。2.葉子不同朝向的植物以及畫葉脈的方向。3.葉子排列生長在莖上的植物。解決問題的同時教師示范。【分析、比較】師:剛才我們是對植物的局部進行了具體的研究,如果整體表現植物,該注意什么問題呢?出示課件,對比兩幅作品。師:整體表現要有疏密、虛實的變化,學會取舍。【欣賞、學習】教師出示課件,播放優秀的作品。 學生欣賞畫家的作品,體會畫家的表現方法。初步體會畫家的情感。生:一幅是油畫,一幅是中國畫;生:一幅有顏色,一幅沒有顏色。生:用的是線描的方法。學生小組合作觀察交流,可能會總結以下問題:1.植物葉子的前后遮擋關系表現的不合理;2.葉子的正面和背面表現方法不一樣,尤其是同一片葉子翻轉的部分不會表現。(朝向)3.植物的葉子與莖的生長關系畫不好。……出示植物圖片,學生觀察教師的演示,了解畫穿插關系的植物葉子的要點。學生觀看老師畫正面的葉子的畫法,找到葉柄與葉子相連的點起筆,畫出到葉尖的葉脈,再畫兩側的葉片。了解畫葉脈的要點。學生到黑板按老師講的方法試著畫一畫下邊兩朵不同角度的花瓣。學生觀察排列生長在莖上的植物的葉子特點,學習植物的莖遮住葉柄和不遮住葉柄的繪畫方法。學生欣賞課件,觀察比較作品,體會“適當取舍”和“疏密”“虛實變化”在作品中的重要性欣賞同齡學生的作品,借鑒別人的優秀作品,開拓思維。 學生欣賞作品,感受畫家筆下植物的美感。學生觀察植物,在觀察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小組進行梳理、總結。通過使用軟件邊繪畫邊講要點,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鼓勵學生大膽體驗,學生畫的不合理的地方教師再修改,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學習排列生長在莖上的植物的葉子的繪畫方法。進一步體會線條的疏密虛實變化,感受線造型的美。學習別人的作品,取長補短。 17分鐘藝術實踐 【實踐內容及要求】(1)表現植物的特點。(2)注意所畫植物間的穿插和遮擋。【輔導要點】(1)是否抓住植物特點。(2)提示所畫植物的穿插遮擋關系,以及線條的疏密變化。 聆聽,明確藝術實踐內容及要求。在藝術實踐中感受植物的美。 明確藝術實踐內容及要求。培養學生的造型表現能力,提升線造型能力。 15分鐘展示評價 【欣賞,評價要點】抓住植物的特征;線條有美感;畫出葉子的遮擋、穿插關系。總結:植物與人類的關系密不可分,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欣賞同學作品。自評:你認為自己的作品哪些地方畫的最有特色?為什么?他評:你喜歡誰的作品?她的作品哪些方面值得你學習?學生說一說怎樣愛護植物。 培養學生欣賞評價能力,在展評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對學生進行愛護植物,保護環境的教育。 4分鐘板書設計:12 我們身邊的植物 穿 插 線 描 朝 向 疏 密學習效果評價設計評價方式課堂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評價,更要注重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對于四年級的學生,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觀察、探究植物的葉子的特點,并交流總結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學會觀察的能力。對于學生課上表現和學習態度上,我大多采用言語激勵的方法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對于掌握知識技能評價的過程中,我主要從是否畫出植物葉子的遮擋關系,以及不同朝向的葉子表現的是否生動為主要內容,鼓勵學生自評,互評等,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學會審美,學會表達,使每位學生充分表現自我,體驗到參與活動的喜悅。本教學設計與以往或其他教學設計相比的特點(300-500字數)1.從生活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會在課堂上認真參與學習。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從身邊學生熟悉的花市市場拍攝了各種植物的視頻,讓學生說說認識的植物的名稱。又為每組精心準備了一盆有鮮明的特點并比較常見而熟悉的植物,如:白掌、紅掌、吊蘭、虎皮蘭等,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愉悅的獲取新知,從而提高學習效率。2.樹立觀察意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用生動的線條來表現植物這樣比較復雜的物象,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要求學生對植物的形態特征要有充分的了解,那就必須對植物進行細致的觀察和分析。我為每組準備了一盆植物,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內容,有目的的進行觀察、交流、總結植物的特征,輕松的學習了如何觀察植物,為后邊的實踐環節做好充分的準備。3.充分利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造型表現能力。本課我充分利用PPT教學軟件,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條件,又利用多媒體鴻合軟件容易操作、省時、高效的特點,強調有遮擋關系的葉子繪畫的注意事項,演示有不同朝向和翻轉特點的植物葉子的繪畫方法,有效的突破了教學重點和難點,使學生輕松地學會了用線條表現植物的方法。教學反思: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城,是本套教材線條系列的內之一,其目的是通過對植物的寫生,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引導學生學習精細地觀察物象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線造型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利用圖片,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了解植物與人類的密切關系;然后通過欣賞、對比畫家的作品,讓學生感悟到畫家對植物的熱愛之情,體會線描作品也能表現出植物栩栩如生的美;又利用各種植物引導學生細致觀察植物的形態特征;將多媒體技術充分運用,使學生學會了用線表現植物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和線描寫生能力,使課堂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從生活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會在課堂上認真參與學習,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教給他們知識還重要。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從身邊學生熟悉的花市市場拍攝了各種植物的視頻,讓學生說說認識的植物的名稱。又為每組精心準備了一盆有鮮明的特點并比較常見而熟悉的植物,如:白掌、紅掌、吊蘭、虎皮蘭等,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愉悅的獲取新知,從而提高學習效率。2.樹立觀察意識,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逐漸的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教給學生正確的觀察的方法,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造型表現能力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本課要求用生動的線條來表現植物的形態特征,對于這樣比較復雜的物象,四年級學生畫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要想達到教學目標,學生就必須對植物進行細致的觀察和分析,充分了解植物的形態特征。我為每組準備了一盆植物,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內容,有目的的進行觀察、交流、總結植物的特征,輕松的學習了如何觀察植物,樹立了觀察的意識,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并為后邊的實踐環節做好充分的準備,3.充分利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造型表現能力。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有效的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本課我充分利用PPT教學軟件,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條件,又利用多媒體鴻合軟件容易操作、省時、高效的特點,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植物的葉子之間有前后遮擋關系,還有各種不同朝向的葉子,光靠講解很難理解。我利用鴻合軟件可以直接在圖片上繪圖的特點,來演示畫植物葉子的方法。演示過程使學生更直觀的看到,畫植物的葉子可以定出兩點位置,從與葉柄相連接的一個點起筆,畫到葉尖,然后再畫兩側的葉片。畫正面的葉子對于學生來說不算難,難的是畫側面的葉子。側面的葉子因為角度不同,有的能看到正反面的葉片,有的只能看到側面的葉片,在此,我特意示范了有正反面和翻轉葉片的角度的葉子,學生一邊對照圖片一邊看老師的示范,一目了然。一幅畫中有各種角度的葉子,這樣畫出來的植物才顯得靈動有趣。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使學生輕松地學會了用線條表現植物的方法。總之,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只要認真對待每一節課,就一定會有收獲。作品作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