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假如我是巨人一、教材分析本課屬于“造型.表現”為主的學習領域,根據新課標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設課。每一個孩子都幻想,不受時空約束地自由遐想,可以說,幻想是孩子們最快樂的事情。孩子們是在童話故事和動畫的陪伴下長大的,在不斷的夢想中長大的。一段新奇有趣的動畫片,可以讓學生神之以往;一個神奇的童話故事更可以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小學低年級,正是孩子們的想像力最為活躍的時期。這一時期,孩子們快樂的想象會像小小的火山一樣噴涌不止,如果引導得當,就會有大量充滿情趣的作品出現在我們面前。《假如我是巨人》這一課,就是讓學生大膽自由、敢于打破常規地把想象的故事表現出來。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自己編個美麗的童話故事。他們樂意想象自己就是某一個童話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這種趣味的想象可以更直接地表達出他們對某種事物的真實感受,也更容易引發他們相關的聯想。二、教學目標充分利用聯想與比較,培養學生敢于沖破常規,自由、大膽、快樂地想象與表現,培養學生分析、比較、創新的能力;引導學生體驗美術學習活動的樂趣,在創作中激發探索欲,培養個性。三、重點難點重點:利用靈活的比較,啟發多種奇妙的聯想,力求創新。難點: 畫面的布局與形象的對比。四、德育滲透培養學生的探索欲,創新思維以及對生活的熱愛之情。五、材料準備1.學生用具:學生作業紙、水彩筆、油畫棒。2.資料:有關巨人的童話故事及卡通片光盤、教學課件。六、教學過程1.激趣教師:今天教師告訴你們一個我的小秘密。你們想知道嗎?那你們能不能把我的秘密,告訴給其他人聽?你們真好,我相信你們。其實我告訴大家,我是一個巨人,同學們你們信嗎?學生回答:不信教師:我可是美術老師,有視頻有真相。(手機直播)你們看是不是我的一只手就能握住一個同學,一掌就能壓住好幾個同學!這次你們信不信啊?生:信!同學們,你們讀過《格列佛游記》嗎?故事講的是海上的風浪打翻了一艘輪船,水手格列佛河漂流到了一個神奇小島,這個小島就是小人國。你們知道格列佛在小人國里看到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情嗎?2.欣賞《格列佛游記》聽故事看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格列佛在小人國的奇遇,及小人國景物與格列佛的對比。3.想象(1)你們想像格列佛一樣成為巨人嗎?今天老師就帶領你們去現代的小人國,讓你們每個人都成為巨人。板書課題:假如我是巨人怎樣能把畫面中普通的人物變成巨人一樣的高大?通過比較讓人物變得 更加高大、威武(2)小組交流:圖中巨人是誰?巨人做了些什么?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編成簡短的故事講一講。(3)表演秀:假如你是一個巨人,會看到一個怎樣的世界?將會有什么樣的奇遇?你能演一演嗎?(4)怎樣才能把自己畫成巨人?方法一:巨人的巨大與其他人的微小,形成強烈對比,突出大與小。方法二:畫面中只表現出巨人的身體局部,其他人物則畫出全身,從而形成強烈對比,體現大與小。方法三:巨人背景微小,襯托出巨人的巨大4.學生作業作業要求:假如你是巨人,會發生哪些有趣或者有益的事情?用我們的畫筆表現出來吧!5.展示評價 (可以通過視頻直播展示學生作品)自評: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作品。互評:說出你喜歡的其他同學的作品給你的感受。七、教學反思學生剛接觸這種畫法覺得很奇怪,都感到驚訝,問道怎呀表現啊?通過畫樹和樓在人物身邊比較,學生恍然大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