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經濟全球化【課標要求】辨識國際經濟中的比較優勢,描述當代國際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和趨勢。2、分析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挑戰,堅持正確義利觀,闡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意義。【問題導學】第六課 走進經濟全球化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主要表現P592.生產全球化的原因、表現、意義P60第一段(比較優勢 P60相關鏈接、探究)貿易全球化的原因、表現P60第二段金融全球化的原因、表現P613.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P62-63(總、根本原因、根本動因、體制基礎)4.跨國公司的含義P63、影響(積極P63-64、消極P64)5.經濟全球化的機遇P65、挑戰及要求P66、態度P66最后一段6.如何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P67-687.需要全球治理的原因、現階段全球治理機制的產生、積極作用、局限性及要遵循的原則P688.堅持正確義利觀(要求、意義)P82最后一段第七課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1.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原因、形成過程和措施2.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的原因和要求3.如何適應新形勢(新時代對外開放的措施)4.為什么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5.正確處理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的關系6.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和貢獻者7.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措施【必備知識】1.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多種動因共同驅動的結果,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物質技 術基礎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新的科技革命,一方面使得發達國家的物質生產能力達到新的高度,生產力不斷擴大與國內市場相對狹小的矛盾更加突出,擴張國外市場的要求更加迫切;另一方面,運輸和通信手段發生革命性變化,形成了全球性的低成本的交通運輸網絡和信息網絡,使得全球經濟活動越來越便捷,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根本 動因 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根本動因是世界各國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追求。對利益的不斷追求,驅使資本不斷突破疆域的限制,在全球到處落戶,到處投資,到處開發,使得商品、服務、技術、資金、勞務等在全球范圍自由流動體制 基礎 市場經濟體制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體制基礎。市場競爭打破了經濟運行的國家和地區限制,把世界經濟聯結成一個整體的全球經濟,形成了統一的世界市場2.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引導經濟全 球化走向 為了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引導好經濟全球化走向,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建設“四型” 世界經濟 為了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開辟增長源泉;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拓展發展空間;要建設聯動型世界經濟,凝聚互動合力;要建設包容型世界經濟,夯實共贏基礎完善全球 治理體制 為了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要完善全球治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和各國交往的日益增多,跨國問題越來越多,對各國的影響越來越大。國際社會逐漸意識到,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各國共同協商、加強合作3.經濟全球化與中國(1)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大提高,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動了開放型經濟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2)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①中國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這本身就是對世界發展的巨大貢獻,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有益啟示。②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和增長提供了持續強大的推動力。中國同一大批國家的聯動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3)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①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持續發展,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②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和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規則辦事,通過協商為應對共同的挑戰找到共贏的解決方案。中國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新動力,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包容。③我國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體系構建】【重難點突破】一、經濟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1.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影響(1)總體影響:總體而言,經濟全球化符合經濟規律,符合各方利益。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又推動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商品、服務和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促進國際分工水平提高和國際貿易迅速發展,從而推動著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進步、產業轉移與結構升級,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2)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發展中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推動自身經濟發展。2.經濟全球化的消極影響(1)加劇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著不平衡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關注貧困和饑餓問題。同時要正視和妥善處理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給不同產業、不同群體帶來的沖擊。(2)加劇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世界經濟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加劇。二、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1.中國始終做全球發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持續發展。2.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3.中國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新動力。4.我國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簡答題練習】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8月10日,美國總統簽署行政令設立對外投資審查機制,限制美國主體投資中國半導體和微電子、量子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領域。美媒稱,這項行政令大約一年后生效,拜登政府將在這段時間內接收公眾反饋并進行調整。事實上,行政令出臺本身就是個負面信號,是打著“去風險”幌子搞“脫鉤斷鏈”,給世界帶來不安。如果美方這項行政令實施,勢必會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對美國自己也是百害而無一利。以芯片產業為例,據業界統計,一些先進芯片的生產包括1000多個工序,需要超過70次跨境合作來完成。美方違背市場規律,人為地推動“脫鉤斷鏈”,也不可能獨善其身。更何況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場,美企要是離開了,利益必然受損。經濟運行有自己的規律,政治大棒硬攔是攔不住的。這一點已被事實一再證明。《2023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22年,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比上年下降12%的背景下,中國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額增加5%,達到創紀錄的1891億美元。這一“逆勢上揚”證明了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也預示了美方以政治干預經濟做法的必然結局。有人認為,美方強推“脫鉤斷鏈”,阻擋不了中國發展,最終會被自己發出的“回旋鏢”扎傷。請運用“經濟全球化”的知識,結合材料說明這一觀點的合理性。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即服貿會),已成為各國企業展示和傳播服務貿易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新理念的一個重要平臺。2023年9月2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開幕,本屆服貿會以“開放引領發展,合作共贏未來”為主題,取得豐碩成果:線下參展各國企業2400余家,線上參展企業6700余家,共達成1100余項成果。中國服貿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亞太國家提供了資金和技術支撐。中國致力于維護公平合理的國際貿易環境,反對極少數國家在服貿領域的脫鉤斷鏈的錯誤做法。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強調:“全球服務貿易和服務業合作深入發展,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進程不斷加快,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為推動經濟全球化、恢復全球經濟活力、增強世界經濟發展韌性注入了強大動力,中國愿為此作出積極貢獻。”與會嘉賓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致辭讓人備受鼓舞,為全球經濟復蘇和增長提供了路徑指引。結合材料,運用“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的知識,說明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RCEP生效后,極大地促進了區域內貨物、服務、資本、技術、人才、數據信息等要素的自由流動,超90%的貨物貿易實施零關稅,同時,RCEP采用無紙化貿易、電子認證等方式,讓跨境貿易更加高效便捷,大大降低了各種交易成本。2022年,中國與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總額達12.9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5%,實際利用RCEP其他成員國投資235.3億美元,同比增長23.1%。2023年6月2日,RCEP對15個成員國全面生效,全球最大的自貿區進入全面實施階段,這將為地區和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動能。結合材料并運用經濟全球化知識,說明RCEP全面生效對于地區和全球經濟復蘇的積極影響。【當堂達標】1.9月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發表致辭時指出,世界經濟開放則興,封閉則衰。中國將不斷放寬服務領域市場準入,提高跨境服務貿易開放水平,努力構建高標準服務業開放制度體系。由此可知( )A.我國的對外開放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為基礎B.我國不斷拓展對外貿易,已成為世界貿易強國C.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世界經濟面臨不平衡問題D.我國完善服務貿易機制,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2.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實施,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貿區啟航。一年來,成員國間零關稅產品比例大幅提高,貿易與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不斷推進,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在逆全球化思潮抬頭、世界經濟復蘇乏力背景下,中國與各方攜手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共同發展繁榮,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中國積極加入RCEP表明( )①RCEP成為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性國際組織②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重要動力③中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④我國積極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有利于鞏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中亞正是首倡之地。這一重大倡議的提出,使西安站在了對外開放的前沿位置,也開啟了中國與中亞交往的新篇。數據顯示,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已開通西安至中亞國家等17條干線通道,來自“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國內29個省份的貨物在此集散,為深化中國同中亞合作,促進雙向物流暢通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西安至中亞國家等17條干線通道的開通( )①提高了我國利用外資的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②有利于促進我國同沿線國家的經貿關系發展③標志著我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④為增進互聯互通、促進地區繁榮穩定注入強大動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下圖為2018——2022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據此可以推知( )(來源:國家統計局)(注:2022 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138339 億元,比上年增長 19.4% 。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額129499 億元,比上年增長 7.5%)A.我國引進來走出去取得了積極成效 B.我國的制度型開放取得階段性成果C.我國已從貿易大國發展成貿易強國 D.我國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貿關系5.十年,“一帶一路”倡議從愿景化為現實,即使遭遇了一些誤解質疑,甚至是歪曲抹黑,但“一帶一路”倡議依然風雨兼程,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轉化成精耕細作的“工筆畫”,這條“路”上出 現了越來越多“騰飛者”,這表明( )A.中國堅持多邊主義,致力于維護全球公平正義的新秩序B.中國積極承擔大國責任,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C.維護各國共同利益是中國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D.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6.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在“買全球、賣全球”方面的優勢和潛力持續釋放,據海關統計,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占全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的4.9%,其中,出口1.53萬億元,增長10.1%,占全國出口總值的6.4%。關于我國跨境電商貿易快速發展的直接原因,以下推斷合理的有( )①調整關稅政策,釋放了消費潛力②推動進出口貿易自由化,積極吸引外資③加強示范區建設,搭建發展平臺④推動經濟全球化,提升我國國際形象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制度型開放是聚焦規則與制度層面的改變,即主動對標和對接國際先進的市場規則,在清理國內不合理、不相容的法律法規基礎上,進一步形成與國際貿易和投資通行規則相銜接的、規范透明的基本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當前,中國開放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階段,亟待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下列舉措不能直接體現中國推進制度型開放的是 ( )A.制定實施更加便利的資金支付和轉移制度B.全方位開放國內市場,吸引外國商品、資本等要素流入C.圍繞國際通行規則,加速完善我國經濟法律法規體系D.制定出臺透明、非歧視、可預見的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8.2022年是中核集團與中國核建集團實施戰略重組的第五個年頭。“兩核”重組以來的五年,是新時代核工業聚力攻關加快發展的關鍵五年,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四代核電高溫氣冷堆、新一代“人造太陽”等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涌現。下表是2022年中核集團五年發展成就的數據。由此可見,我國核工業( )指標 數量 近五年年均增速(%)核電機組發電量 1858.1億千瓦時 11.28風電裝機容量 545萬千瓦 48.86光伏裝機容量 1374萬千瓦 169.7注:2022年,中核集團清潔能源累計發電8631億千瓦時,這一發電量相當于減少標準煤消耗2.62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88億噸,減排效益相當于植樹22.61億棵、植樹造林188.4萬公頃。①提升了全產業鏈供應鏈各環節的國際競爭力②不斷加速科技創新,跑出了創新發展加速度③加快淘汰傳統能源,奏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④為實現全球節能減排目標貢獻出了中國力量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9.2022年,以電動汽車、光伏產品、鋰電池的出口為代表,我國高技術、高附加值、引領綠色轉型的產品成為出口新增長點,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等外貿新業態也在蓬勃發展。同時,我國的對外出口市場也出現分化,東南亞市場發展勢頭較好,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歐美市場逐步出現回落。由此可以推斷( )A.經濟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轉,但同時也存在貿易保護主義干擾B.在對外開放中,我國要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C.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提升,依然是外資投資興業的熱土D.我國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實現高水平的對外開放10.國家發改委規定,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我國成品油調價原則說明( ) A.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B.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穩定性C.應對經濟全球化,發展中國家要趨利避害防范風險D.發達國家左右著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11.2023年是自貿試驗區建設10周年。上線全國第一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率先實施“證照分離”改革,創設第一批自由貿易賬戶……10年來,很多個“第一”在自貿試驗區實踐、探索,復制到全國。截至目前,自貿試驗區已經向全國復制推廣302項制度創新成果,在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先行先試,取得了一批制度創新成果。建設自由貿易區旨在( )A.使中國成為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B.進一步推進新時代高水對外開放C.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D.基本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開放格局12.近年來,中國出臺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正成為全球投資興業的熱土。瑞士雀巢集團、美國埃克森美孚等知名企業積極拓展在華布局,美國富達國際、范達集團等全球資產管理公司也在中國開放的氛圍下尋到投資中國市場的新機遇。中國政府以上措施( )①是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性開放的表現②降低了外企制度性成本,激發外商來華投資意愿③以構建以國內國際雙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為目的④放寬了市場準入,創新了利用外資的方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隨著全球數字化進程的蓬勃發展,數字化經濟模式為許多行業帶來了更大的創收。與此同時,海量數據也催生出了安全管理問題。放眼全球,各國都在持續優化數據安全政策環境。歐盟發布的《歐洲數據保護監管局戰略計劃(2020-2024)》,旨在從前瞻性、行動性和協調性三個方面繼續加強數據安全保護,以保障個人隱私權。美國發布《聯邦數據戰略與2020年行動計劃》,確立了保護數據完整性、確保流通數據真實性、數據存儲安全性等基本原則。阿聯酋和新西蘭分別出臺《數據保護法》和《2020年隱私法》,加強了對數據安全及個人隱私保護的規制建設。加強數據安全保護( )①我國應出臺數據領域和國家安全領域相關法律,明晰數據安全監管思路②是因為數據安全利益是各國最高利益,事關各國的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③中國應倡導“數字多邊主義”,共享數字技術發展成果,構建合作新格局④中國應踐行全球治理觀,提升全球數字規則框架的話語權和規則主導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自2023年3月份以來,由美國硅谷銀行倒閉所引發的銀行危機在不斷發酵。2023年5月1日,美國第一共和銀行被關閉,由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接管。據相關報道,美國近190家銀行面臨倒閉的風險。在金融發達的美國,銀行掀起倒閉風潮( )①發生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②表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始終無法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③不僅會重創美國經濟,還可能引發世界經濟動蕩④意味著凡國家的干預政策都不能徹底解決社會矛盾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15.聯合國貿發會議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服務貿易總額為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5%。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我國服務貿易展現出較強韌性,保持較快增長。2022 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近6萬億元,同比增長12.9%,規模創歷史新高。材料說明( )A.中國積極參加全球經濟治理B.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和貢獻者C.我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原則D.在全球化格局下,雙邊貿易不平衡已成常態參考答案【互動探究】31.經濟全球化符合經濟規律,符合各方利益,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美國強推“脫鉤斷鏈”,是貿易保護主義的表現,不利于發揮比較優勢,會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不利于中美兩國經濟發展。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充足的資本、寶貴的合作機會,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和增長提供了持續強大的推動力。失去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機遇,美國極可能在世界創新競爭大潮中失去主動權。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內生動力,當前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有助于增強中國發展的安全性穩定性。因此,美方強推“脫鉤斷鏈”,阻擋不了中國發展,最終會被自己發出的“回旋鏢”扎傷。32.①中國做全球經濟重要的推動者和貢獻者,中國服貿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②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機會,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和增長提供了持續強大的推動力。③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奉行多邊貿易體系,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有利于維護公平合理的國際貿易環境,維護合作共贏的經濟發展秩序。④全球服務貿易和服務業合作深入發展,更多國家搭上中國發展快車,共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其自身發展目標。33.①RCEP框架下關稅的減免,大幅降低了區域內各國交易成本,優化了營商環境,促進了貿易、投資自由化與便利化,為區域經濟發展增添活力。②RCEP全面生效,進一步促進了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推動了多邊主義、提升了區域開放水平,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動力。【當堂達標】1.D【詳解】AD:材料中指出我國堅持持續推進對外開放,努力構建高標準服務業開放制度體系,未體現我國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故A不選,D正確。B:材料強調的是堅持擴大開放,不斷發展對外貿易,但“已成為世界貿易強國”說法錯誤,故B不選。C:材料強調的是我國通過實施各種政策堅持擴大開放,未體現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故C不選。故本題選D。2.B【詳解】①:歐盟是當今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性國際組織,①錯誤。②③:中國積極加入RCEP,在逆全球化思潮抬頭、世界經濟復蘇乏力背景下,中國與各方攜手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共同發展繁榮,表明中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有利于促進世界經濟復蘇,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重要動力,②③正確。④:當前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尚未建立,“鞏固”一詞說法錯誤,④排除。故本題選B。3.D【詳解】①:西安至中亞國家干線通道的開通與提高我國利用外資的總體效益無關,①不符合題意。②④:西安至中亞國家干線通道的開通,為深化中國同中亞合作,促進雙向物流暢通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為沿線各國加強互聯互通、提升經貿合作水平的重要載體,成為各國人民互學互鑒、友好往來、促進交流合作的重要紐帶,成為促進沿線各國繁榮發展的重要平臺,②④符合題意。③: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我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4.D【詳解】A:引進來是指利用外資,引進外資,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優秀管理經驗和人才。走出去是指通過到境外投資辦廠,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輸出等形式,與外國進行經濟技術合作。材料講述了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與引進來走出去無關,A不符合題意。B:制度型開放是指在學習規則和參與規則制定的過程中,更多用市場化和法治化手段推進開放,材料未體現制度型開放的內容,B不符合題意。C:我國尚未建成貿易強國,該說法與實際不符,C說法錯誤。D:材料講述2018——2022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不斷增加,2022年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大幅增加,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額也大幅增加,說明我國提升貿易便利,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D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5.B【詳解】A:材料未涉及中國堅持多邊主義,致力于維護全球公平正義的新秩序,A排除。B:這條“路”上出 現了越來越多“騰飛者”,說明中國積極承擔大國責任,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B正確。C: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是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C錯誤。D:材料強調的是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6.B【詳解】①③:調整關稅政策,釋放消費潛力;加強示范區建設,搭建發展平臺,這些舉措都有利于推動跨境電商的發展,①③正確。②:題目強調的是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吸引外資是引進來,與題目無關,②錯誤。④:推動經濟全球化,提升我國國際形象,不是我國跨境電商貿易快速發展的直接原因,④錯誤。故本題選B。7.B【詳解】本題是逆向選擇題。A:制度型開放是聚焦規則與制度層面的改變,“制定實施更加便利的資金支付和轉移制度”體現了中國推進制度型開放,A不符合題意。B:“全方位開放國內市場,吸引外國商品、資本等要素流入”強調的是與制度型開放相對應的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B符合題意。C:制度型開放強調主動對標國際先進的市場規則,“圍繞國際通行規則,加速完善我國經濟法律法規體系”體現了中國推進制度型開放,C不符合題意。D:制度型開放強調清理國內不合理、不相容的法律法規,“制定出臺透明、非歧視、可預見的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體現了中國推進制度型開放,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8.B【詳解】①:材料中強調我國核工業取得的成就對生態的意義,沒有體現產業鏈和供應鏈,①不符合題意。②:“兩核”重組以來,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涌現,體現了我國核工業不斷加速科技創新,②說法正確。③:核工業的發展是對傳統能源的環保加工和利用,并不是淘汰傳統能源,③說法錯誤。④2022年,中核集團取得的成就,有助于為實現全球節能減排目標貢獻中國力量,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B。9.A【詳解】A:我國外貿新業態蓬勃發展。同時,我國的對外出口市場也出現分化,東南亞市場發展勢頭較好,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歐美市場逐步出現回落。由此可以推斷經濟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轉,但同時也存在貿易保護主義干擾,A正確。BD:我國外貿新業態蓬勃發展,有出口競爭新優勢的一面,但我國對歐美市場的出口逐步出現回落,說明歐美存在貿易保護主義,對我國出口市場構成干擾,這個是材料強調的重點,沒有涉及我國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實現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和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BD排除。C:材料強調我國對外出口貿易,沒有涉及我國吸引外資,C排除。故本題選A。10.A【詳解】A:材料“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說明國內油價和國際油價接軌。我國成品油調價原則和漫畫共同說明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A符合題意。BC:漫畫未涉及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穩定性,也未涉及應對經濟全球化發展中國家要趨利避害,防范風險,BC不符合題意。D:漫畫未涉及發達國家左右著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11.B【詳解】A:建設自由貿易區有利于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不能說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A錯誤。B:建設自由貿易區旨在進一步推進新時代高水對外開放 ,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B正確。C:建設自由貿易區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而是在于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C錯誤。D:開放浦東新區標志我國基本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開放格局,D錯誤。故本題選B。12.A【詳解】①②:“中國出臺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說明中國政府在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性開放,降低了外企制度性成本,激發外商來華投資意愿,①②入選。③:以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③說法錯誤,不選。④:中國政府以上措施雖放寬了市場準入,但是并沒有創新利用外資的方式,④說法錯誤,不選。故本題選A。13.A【詳解】①:數字化經濟模式為許多行業帶來了更大的創收,海量數據也催生出了安全管理問題,為加強數據安全保護,我國應出臺數據領域和國家安全領域相關法律,明晰數據安全監管思路,①正確。②:數據安全利益是國家利益的重要體現,但不是各國最高利益,此觀點夸大了數據安全利益的作用,②排除。③:各國紛紛出臺與數據安全相關的法律,說明加強數據安全保護,應倡導“數字多邊主義”,共享數字技術發展成果,構建合作新格局,③正確。④:中國踐行全球治理觀,提升全球數字規則框架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而不是提升規則主導權,④排除。故本題選A。14.D【詳解】①:資本主義一切危機的根源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之間的矛盾,①符合題意。②: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適應并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不適應社會化的大生產,②錯誤。③:經濟全球化下,一國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美國銀行掀起倒閉風潮不僅會重創美國經濟,還可能引發世界經濟動蕩,③符合題意。④:國家的干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和社會矛盾,甚至在某些領域可以徹底解決社會矛盾,但是美國的銀行業危機的根本原因在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④錯誤。故本題選D。15.B【詳解】A:材料是經濟發展,而不是經濟“治理”,A不符合題意。B:材料中全球服務貿易總額為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5%,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近6萬億元,同比增長12.9%,而我國規模創歷史新高,說明我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是受益者也是貢獻者,B符合題意。C:材料體現了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我國服務貿易展現出較強韌性,但沒強調獨立自主、自力更生,C排除。D:材料中并沒有出現雙邊貿易,D排除。故本題答案選B。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