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戲曲與美術【教材分析】中國戲曲門類豐富,歷史悠久,是中國獨特的民族藝術文化。尤其京劇被譽為我國的國粹。戲曲中創造出來的行當分明的戲裝和佩飾、性格鮮明的各類臉譜、獨具特色的舞臺布景,夸張的神態和鮮明的色彩演繹出來的戲曲臉譜,突出體現了中國繪畫的美學思想。本課的設置讓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戲曲知識,從中感受戲曲的魅力,可以引領學生關注民族戲曲,從中汲取民族文化的養分,滋養民族審美意識,提高綜合藝術素養。【學情分析】本課教學的對象是九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比較強。但是由于對戲劇認識的狹隘導致對戲劇興趣淡薄,這樣就很難進行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拓展。所以我在激發興趣,培養情感的的過程中進行教學的嘗試,培養學生綜合素養。【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①京劇《貴妃醉酒》、《蘇三起解》、《說唱臉譜》②京劇臉譜、服裝、道具等;③有關戲曲的圖片、課件等等2. 學生準備:①搜集戲曲的相關資料;②筆、紙、色彩等作畫用具。【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戲曲與美術的密切關系,知曉家鄉的地方戲曲。探究戲曲各相關方面蘊含的美術元素。學習用美術形式表現戲曲。2.過程與方法(1)通過調研、觀賞和學唱等途徑與方法了解戲曲,尤其是本土地方戲曲。(2)通過撰寫心得和調查報告,以及創作美術作品等途徑和方法,表達對戲曲與美術之間關系的理解。3.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1)從完全不知道戲曲與美術的關系到初步了解戲曲與美術的關系。(2)初步了解戲曲中蘊含的美術元素,體會其中的美感。(3)對戲曲和戲曲美術產生一定興趣,認識其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教學重點】探究戲曲與美術的關系,了解戲曲美術的美感特征,能用合適的方法表現探究成果。【教學難點】讓學生感受到戲曲和戲曲美術的美感和魅力,對戲曲和戲曲美術持正確看法及態度。【教學形式】多媒體【教學方法】欣賞、分析、討論、表演、繪畫練習【教學過程】一、 導入以李玉剛戲曲《貴妃醉酒》導入:李玉剛大家熟悉嗎?他是我們公主嶺市朝陽坡鎮出的第一位明星,是我們家鄉的驕傲,當年他以這首戲曲“貴妃醉酒”在星光大道上一舉成名,大家說,他的表演美不美呀?(美)那么你們了解戲曲嗎?戲曲與美術又有什么關系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戲曲與美術》。(板書課題)二、新課1、介紹戲曲:戲曲是一門綜合的傳統藝術,是我國特有的民族藝術,它是我們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我們的國粹。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種類繁多。(幻燈展示)問: 同學們,你們喜愛戲曲嗎?你的家鄉有哪些劇種?你在哪里看過這些戲曲?你能哼唱幾句家鄉戲嗎?老師就是一個戲迷。你們想不想聽老師給大家唱兩句呀?(想)那老師就給大家唱一段京劇《玉堂春》選段《蘇三起解》。老師這種唱法是清唱,而在劇場里我們看到的表演應該是這樣的。看大屏幕。(播放蘇三起解)。這段京劇表現了蘇三這名女子受人陷害被判死刑,在押解途中,悲痛萬分,想讓路人給自己親人捎去這一段生死離別的話語,非常感人。在這里觀看到的是彩唱,和老師的清唱有什么區別呢?(彩唱有化妝,有服飾,有道具,有造型、還有布景。)(板書)這些內容,在我們學過的科目應該歸于哪一門類呢?(美術)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美術元素,才讓我們的戲曲表演具有獨特的視覺美感。(1)、戲曲的化妝之美我們首先來說說戲曲的化妝之美。先來做一個小游戲,請4名同學到前面來(戴上面具,轉身,讓同學猜猜這四個是戲曲里面的什么角色?)(男的,女子,花臉,小丑)戲曲里面角色的劃分叫做行當,誰能說說戲曲里面有幾個行當?都是什么行當?(生旦凈丑)(幻燈)生:一般是指比較文雅的男性角色;旦:一般是指女性角色;凈:指性格剛烈或粗暴的男性,就是粗俗的大花臉;丑:特指詼諧幽默的滑稽角色,鼻梁上抹白粉,稱小丑、小花臉等。同學再仔細觀察,在生旦凈丑四個行當的化妝中,哪個行當的化妝更突出,更具有特色呢?(齊答:凈)那么我們就研究一下凈角色的化妝。凈角的面部化妝稱為“臉譜”,是戲曲化妝里勾畫程序最繁瑣、色彩和圖案的信息最豐富、最有意思的一種化妝方式。但是,這些臉譜化妝時并不是想怎么畫就怎么畫的,它在構圖,圖案和色彩上都講究一定的規律的。構圖也稱譜式,有很多樣式,我們來賞析幾種有代表性的譜式:(幻燈)整臉、三塊瓦臉、十字門臉、六分臉、碎花臉、歪臉、丑角臉、小妖臉。臉譜的圖案也有講究,(幻燈)臉譜圖案非常豐富,每個部位的圖案變化多端,有規律而無定論,如:包拯黑額頭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潔。孟良額頭有一紅葫蘆,示意此人愛好喝酒。聞仲,楊戩畫有三眼,來源于古典傳說。楊七朗額頭有一繁體“虎”字,顯示其勇猛無敵。姜維額頭畫有陰陽圖,表示神機妙算。夏侯惇眼眶受過箭傷,故畫上紅點表示。典韋的臉譜上有個膽的圖案,代表膽大,眉毛畫成他所使用的兵器。趙公明面畫金錢,表示自己是財神爺。我們細推敲,每個人物臉譜都有一個有趣的說法,感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多找些臉譜研究一下。臉部構圖和圖案確定下來了,接著就需要涂色了。下面我們就來臉譜的色彩。猜一猜,這三個人物是誰?(關羽、曹操、包拯)為什么關羽的臉譜用紅色裝飾呢?(在《三國演義》的描述中,關羽的臉是紅色的)對,依據的是歷史傳說,文學作品的描寫。那么用美術知識來解讀關羽臉譜為什么用紅色?(紅色代表血液、威嚴)對,紅色鮮艷飽和,給人血氣方剛的感覺,帶有正面情感色彩,所以用紅色象征忠勇的個性。曹操臉譜為什么是白色呢?老百姓有句俗語:小白臉,沒好心眼兒,因為曹操是奸詐多疑的性格,所以用白色。其他色彩也各有其象征意義。(幻燈展示)合唱一首《說唱臉譜》。(2)戲曲服飾之美戲曲演員在后臺畫好妝,是不是就可以登臺演出了呢?(不是)他還需要做什么?(還需要穿戲服,拿道具)。展示戲服,穿戲服,共同賞析。色彩之美、圖案賞析、工藝之精。分組賞析,不同戲曲人物服飾之美。小結:我們一起從色彩、圖案和工藝等方面賞析了戲曲的服飾之美,戲曲的服飾為什么這么有魅力?就是因為戲曲服飾的色彩、圖案、工藝款式,這些美術元素的運用搭配起來,使得戲曲服飾一是可觀,具有視覺美感;二是可品,有很多文化內涵;三是可舞,不光好看,還能輔助表演,展現戲曲的舞蹈,身段之美。(3)戲曲的道具、場景之美戲曲演員化好妝,戲服也穿戴整齊了,還需要做什么?(拿道具)教師演示道具雖小,但在刻畫角色特征方面可謂功不可沒。小結:正是化妝、服裝、道具、布景這些美術元素的運用,才讓我們的傳統戲曲具備了基本的視覺美感。如果這些美術元素再與戲曲藝術那些獨特的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就更讓我們覺得美侖美奐了。2、藝術作品:大家對戲曲有了一定的認識。既然戲曲與美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以戲曲為題材的美術作品層出不窮,讓我們看看藝術家們是怎樣表現的。(幻燈)3表現方法:用相對具象的手法表現自己觀察到的戲曲人物特點。寫生可以作為最終作品,更是進一步創作表現的素材。適當夸張戲曲人物的五官、頭飾、舞蹈動作,以卡通風格展現人物特點。把京劇臉譜中的圖案提取出來并加以變形,可以裝飾在生活用品上。提取臉譜的部分圖案,以臉譜色彩填涂,也是裝飾家居環境的好方法。三、總結:1,總結本課內容,學生談感受收獲。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戲曲與美術有了更加深刻的識,感受到戲曲和戲曲美術的美感和魅力。而且大家現在不是都在學習戲曲體操嗎,說明我們國家也加大了培養青少年對戲曲的的熱愛,希望大家繼續關注戲曲藝術,把戲曲這項優良的文化傳統不斷傳承下去,發揚光大,并利用戲曲美術去裝點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四、課后作業: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了解、研究家鄉戲曲或大家喜愛的戲曲;然后收集與戲曲相關的圖片和美術作品,拍照片,創作戲曲題材的繪畫作品,寫戲曲介紹、觀后感、評論等;最后綜合制作成一個戲曲系列宣傳小報,在班上或校內舉辦一次戲曲文化宣傳活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