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 畫中的線條教材分析:本課屬于“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一個內容。線條是繪畫的重要造型語言,畫家筆下的線條飽含著藝術家的情感,以及對所表現物象的理解。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線條的表現力,學習觀察、欣賞畫面的方法,進而體會認識到線條這種造型語言的魅力。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線條是一種重要的繪畫語言,線條可以表達不同形象,以及畫家的不同情感。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中國古代作品,了解中國燦爛的繪畫藝術,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觀察不同畫家用線條表現的作品,初步體會畫家的不同情感,認識人類豐富的情感世界。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欣賞中外繪畫作品,提升審美興趣,感悟線條的美感。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通過對畫面的分析,認識線條的表現力,學習對畫家作品的分析和評述。教學難點:學生能將本課的認識,初步運用到繪畫作品中。二、教學方法:欣賞法、觀察法、分析法、討論法、評價展示法等。三、教學準備:課件、電線、紙筆。四、教學過程:1、激趣導入:教師準備電線,請同學到板前折出幾種不同的線條。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興趣。2、講授新課(1)請學生欣賞生活中、大自然中的圖片.讓學生從中發現線條、感受線條。使學生感受到線條就在我們的身邊。走進我們的生活。(2)欣賞中國古代繪畫作品。《黃河逆流》、《八十七神仙卷》、《放牧圖》小組討論:①畫中運用了哪些線條?它們有什么特點?這些畫面多是以曲線為主,通過線條的表現體會到當時的情景。②通過線條的表現你感受到了什么?《黃河逆流》:線條粗短表現了水流的湍急,以及一種不屈不饒的向上精神。《八十七神仙卷》:線條曲直、粗細、舒緩。體現出神仙衣服隨風飄蕩的感覺《放牧圖》:線條粗而短體現了奔馬的驃悍與力度。學生臨摹:請學生仿照放牧圖畫一畫。通過臨摹,嘗試并體會線條的表現力,了解、體會畫中線條,使學生對用線造型產生濃厚興趣。師總結:通過分析,進一步感悟不同線條帶給我們的不同感受,體會線條的表現力,引發學生對藝術作品的興趣,感受線在藝術作品中的作用及作品的藝術美感。(3)欣賞外國作品《女像》、《兩個青年農民》、《海景》師生共同賞析:《女像》線條疏朗、簡潔。多采用曲線造型,表現畫家當時心情的平和與恬靜。《兩個青年農民》利用曲線與交叉線的結合,是畫面出現層次感,線條的粗細變化也表現了農民樸實的性格。《海景》前景運用大量的直線造型,表現風平浪靜的海面,而背景多采用交叉線,有給人一種要變天的感覺。這種直線與交叉線的結合,給人一種強烈的躁動感,像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說明畫家當時含有一種復雜的心情。小結:通過分析,使學生對線條這種造型語言有進一步的認識與提升。線條不但可以塑造生動的形象,而且還可以傳達畫家的思想。(4)欣賞學生作品通過欣賞學生作品,增強學生對線條繪畫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5)教師演示通過教師演示線條,激發學生用線條繪畫的欲望。五、鞏固練習1.學生繪畫,教師輔導。2.展示學生作品、師生評價作品六、布置作業請同學們去生活中發現線條,感受線條帶給我們的美感。并將千變萬化的線條運用到自己的繪畫中。七、教學小結:通過本課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板書設計:第2課 畫中的線條五、教學反思: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認識線條的作用力和表現力,學習運用對比觀察、欣賞畫面的方法,進而充分地感受到線條這種造型語言的無窮魅力。為了激發學生創作的熱情,上課時我準備電線,讓學生用線表現出來。教學中我通過語言的提示設計,讓學生仿照名家作品畫一畫,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實踐繪畫使學生感受到線條的無窮魅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