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池塘蛙聲》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是人美版第21課(湖北地方教材內容),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共兩個版面。教材第50頁提供了不同側面的青蛙圖片,但要觀察完整的青蛙形態和各種動態,還要補充更多的圖片。教材中讓學生思考的知識有:青蛙的生活習性、藝術作品中青蛙在造型和色彩上的特點等。教材還提供了多種形式的青蛙作品:鐵絲、布藝、紙杯、蛋殼、卡紙和綜合材料造型等。其中繪畫和紙折作品居多,也相對容易,是學生比較喜歡的表現形式。教材第51頁還提供了折紙青蛙的制作方法,供教學參考。“藝術實踐”欄目提示,有兩個選擇:一是編一個青蛙故事畫出來,二是利用身邊材料做一個青蛙作品。如果本課只安排一個課時,教師可讓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歡的某一種表現形式來完成,課后去探究完成其他形式作品。學情分析青蛙是學生十分喜愛的小生物,湖北地區池塘和湖泊比較多,夏天公園里經常看見青蛙,所以學生并不陌生,甚至飼養過,對其有一定的了解,為本課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形、色等美術語言,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動物,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動手能力。學生很喜歡折紙,折紙作品可以玩游戲、比賽。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青蛙生活習性、形態特征等知識,嘗試畫、折、剪、貼等多種技法。2、過程與方法:學習青蛙作品的制作方法,選擇喜歡的形式,完成一個青蛙作品。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欣賞作品中感受多種形式的美,培養對美術活動的興趣;編一個青蛙的故事,培養學生保護青蛙、愛護大自然的情感。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用喜歡的形式完成一個青蛙作品。難點:青蛙的動態造型、編故事。教學準備有關青蛙資料的課件,青蛙教具,彩筆、彩紙等繪畫制作工具和材料。教學過程一、蛙聲導入,激發學習興趣。1、聽蛙聲、學蛙叫。夏天到了,會聽到這樣的叫聲。(播放蛙聲,學生靜聽。)誰在叫?蛙叫聲有高有低,有的長(呱---),有的短(呱、呱、呱)。你能模仿一下嗎?(學生模仿蛙叫。)全班一起來模仿。2、揭題。哪里青蛙最多?池塘蛙聲此起彼伏,真美妙。今天我們來學習《池塘蛙聲》。【設計意圖】通過播放青蛙叫聲,迅速吸引學生的興趣,學生一起來模仿蛙叫,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二、觀察分析,感知形態特點。1、了解青蛙外形結構特點。誰能描述一下青蛙的樣子?出示青蛙圖片(學生回憶、觀察、發言。)2、出示青蛙教具,分析青蛙外形特點,并讓學生將青蛙身體各部分組合,拼擺成完整的青蛙形狀。頭和軀干 前肢 后肢(1)頭部和軀干:大眼睛、大嘴巴;頭身連在一起,呈橢圓形。(2)前肢:短小;四個腳趾。(3)后肢:粗大;五個腳趾,腳趾間有蹼;腿分三節,肌肉發達。(4)顏色:多種顏色,湖北地區常見的是綠色,肚皮發白,背面有花紋。【設計意圖】自制的青蛙教具既生動又直觀。通過觀察、分析和拼擺,感知青蛙的外形結構特點。三、模仿動作,探究動態特征。1、了解青蛙習性及動態。神奇的青蛙本領大,你知道哪一些?請說一說。(游泳健將、跳躍高手、捕蟲能手……)誰能模仿一下青蛙的動作?學生上臺模仿,教師用教具演示動作要點。蹲坐 跳躍 游泳 爬行 捕食(1)蛙跳:后腿先蹲下來,再兩腿一起用力跳起。(學生上臺模仿)(2)蛙泳:前腿向前收攏,后腿一起用力蹬水,然后腳蹼劃水。(學生一起模仿)(3)爬行:后腿一前一后交替爬行。(學生一起模仿)(4)捕食:飛快地翻出舌頭,粘住蟲子,卷進嘴里。(師生一起演示)2、教師順勢引導:你知道一只青蛙一天能消滅多少個害蟲嗎?(70個)一年可以消滅一萬多只。我們的家鄉湖北是魚米之鄉,多虧了青蛙衛士的守護,莊家才得以豐收。青蛙是我們的朋友,要保護青蛙。3、青蛙是兩棲動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在陸地;但小蝌蚪必須生活在水里。出示小蝌蚪生長的圖片。⑴圓腦袋、長尾巴;⑵慢慢長出兩條后腿;⑶接著兩條前腿也長出了;⑷四條腿長出來后尾巴變短、消失,和他們的媽媽一樣了。【設計意圖】學生在模仿游戲中探究青蛙的動態特征,同時教師利用能活動的青蛙教具,拼擺和演示青蛙各種動態,加深理解,為后面完成作品做鋪墊。四、欣賞作品,學習多種方法。1、聽故事、看動畫。看著黑板畫面,想起一個有趣的故事:《小蝌蚪找媽媽》。你們聽過嗎?一起欣賞!請多留意青蛙動態以及環境畫法。2、學生欣賞動畫,教師范畫青蛙(唱歌動作)。改編故事結尾:小蝌蚪找到媽媽后,青蛙爸爸高興地唱起歌來,池塘里熱鬧非凡,“池塘蛙聲”歌舞晚會開始了……要讓這個畫面更完整,還可以添加什么?出示荷花荷葉等,請學生上臺擺放。3、教師介紹青蛙的擬人化畫法,與自然界中的青蛙不同,通過簡化、夸張和變形,讓青蛙有像人類一樣的動作和情感。接著欣賞書中繪畫作品,這些畫面中的青蛙在干什么?(唱歌、跳舞、彈琴、看書學習……)4、欣賞多形式表現的青蛙作品。請打開書21課,青蛙造型的作品有鐵絲、紙杯、蛋殼和卡紙等材料做的,還有布料做的。出示民間工藝品和青蛙布娃娃。出示紙折的青蛙,你們會幾種折法?看了這么多形式的作品,你們想不想試試?【設計意圖】欣賞優秀的動畫片,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在觀賞中學習青蛙的畫法,在聽故事中學習編故事。欣賞多種形式的青蛙作品,既能感知不同藝術作品的魅力,又能開闊了眼界,為學生制作提供參考。教師的范畫不可缺少,能為學生作畫提供了直接指導。五、動手實踐,體驗造型樂趣。1、實踐要求:利用身邊材料畫、折或做一只青蛙;編一個故事,小組內交流表演。2、學生動手實踐,老師巡視指導。電腦屏幕出示各種青蛙造型,以及兩種紙折青蛙的視頻,供學生參考、學習。【設計意圖】學生在實踐中體驗造型樂趣,提高動手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相互學習的能力。六、展示評價,提高表達能力。1、學生在組內展示,評一評,比一比,講一講。2、鼓勵先完成的作品,貼到黑板上,參加“池塘蛙聲”大合唱,集體展示。3、學生上臺說一說那個作品最吸引你,為什么?引導學生互相學習。老師點評、鼓勵。【設計意圖】讓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學會審美評價,培養語音表達能力。七、延伸拓展,增強環保意識。青蛙是有益的動物,我們都喜歡它,可是菜市場里常有不法商販賣青蛙。那些青蛙在網里蹦來蹦去,還“呱呱”的叫,好像在說:“救救我們吧!救救我們吧!”好多青蛙被買走、殺掉、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真是又氣憤又痛心!我們能為保護青蛙做點什么?不捉青蛙,不買青蛙,不吃青蛙!同學們能做到嗎?保護青蛙從我做起!【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做正確的選擇,不做傷害青蛙的事情,增強動物保護意識和環保意識。板書設計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