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滬教版九年級化學《自然界中的水》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學會過濾的基本裝置和操作方法;2.學會用肥皂水鑒別硬水與軟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軟化的方法;3.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凈化的基本方法。學情分析:水是學生非常熟悉的物質,比較清楚地知道大多數物質可以在水中溶解,也知道生活中某些難溶于水.了解混合物常用的分離方法,讓學生形成混合物分離的一半方法.但是,對水的凈化、意識水是寶貴資源,對學生來說還是一個新的課題.重點難點:重點:各種水資源的區別難點: 過濾操作的基本要點教學過程一、【導入】水的凈化與綜合利用拿出一個地球儀,讓學生觀察地球儀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講解:地球表面的表面都被水覆蓋著,但是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地球上水不少,但可以飲用的淡水卻非常緊張,對自然界中的水進行凈化,解決飲水問題,是一件重要的工作。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水污染越來越嚴重。因此,珍惜水,保護水資源,凈化被污染的水,保護水資源是全人類的責任。這節課,我們就共同學習如何進行水的凈化。水的凈化:【實物情景:】展示四個小燒杯中裝有的物質:分別是混有泥沙的水,滴有紅墨水的水,氯化鈣溶液,蒸餾水【提出問題:】問題1:混有泥沙的水如何凈化?問題2:滴有紅墨水的水如何凈化?問題3:如何鑒別硬水和軟水?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并組織學生分組實驗,并巡視指導學生實驗操作。將全班學生分為11組進行分組實驗【解決問題1:】生閱讀課本P50活動與探究,引導學生思考并分組實驗,巡視指導學生實驗操作【板書】水的凈化二、新授(一)凈化方法1.沉淀:加入明礬吸附水中懸浮的顆粒形成較大顆粒而沉降。2. 過濾(1)定義:將不溶于液體的固體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2)儀器:燒杯 漏斗 玻璃棒 鐵架臺(3)玻璃棒的作用:引流(4)注意事項:“一貼 二低 三靠”(5) 明礬的作用:吸附水中懸浮的顆粒形成較大顆粒而沉降。【講解】:實驗過程中明礬的作用:吸附水中懸浮的顆粒形成較大顆粒而沉降。【解決問題2:】展示并對比兩瓶滴有紅墨水的水,一瓶加活性炭并放置一段時間,一瓶沒加活性炭。3.吸附: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吸附色素 異味 有毒氣體)過濾、吸附是水的凈化的方法,我們常見的水的凈化方法還有沉淀法,蒸餾法。【講解】:多媒體展示生活中常見因硬水影響圖片(提問)自然界中的水分為硬水和軟水,那么什么是硬水?什么是軟水?如何檢驗硬水?硬水對生產生活有什么影響?(閱讀P49)硬水并不對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但會給生活帶來很多麻煩,(二)硬水 軟水(1)硬水:還有較多鈣鎂離子的水。(2)鑒別方法:加肥皂水,產生泡沫少,垢狀物多的為硬水(3)硬水的危害:生產生活造成危害(講解)在生活中我們用的自來水、井水、河水等多數是硬水,在燒水的過程中水中的部分礦物質轉變成了白色固體,這時水的硬度明顯降低。(提問)我們應如何降低水的硬度呢?(4)硬水軟化方法:煮沸 蒸餾(徹底)生觀看幻燈片”自來水是怎樣生產出來的?”了解自來水生產的一般流程。自來水生產流程:取水---沉淀---過濾---吸附---消毒---配水說明:消毒是化學變化,其他是物理變化。歸納總結:今天我們學習如何凈化水,以后我們生活中使用后的廢水,可以先處理多次利用后排放,一個人能做的不多,但是每個人做的加在一起就很多了,如果這個思維再帶動一個家庭,家庭再帶動家庭,同學們想想看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思想,那水污染問題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希望同學們將自己所學的化學方法運用到生活中去,讓化學為生活謀福利。【板書】水的凈化方法沉淀→過濾→吸附→蒸餾(凈化程度依次增強)【作業】1、了解家用凈水器的原理,自制簡易凈水器2、完成課本 P54 練習與實踐第4、7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