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 溶液
教學目標
1、知道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
2、建立溶解性、飽和飽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
3、知道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的方法。
重難點
1、知道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
2、建立溶解性、飽和飽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
教學過程
溶液的組成
1、溶液
溶質
被溶解的物質
溶劑
能溶解其他物質
2、質前劑后:碘的酒精溶液
3、固體、氣體溶于液體時,固體、氣體是溶質,液體是溶劑。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通常把量多的一種叫做溶劑,量少的一種叫做溶質。當水為溶劑時,不論多少,水均為溶劑;
溶液的組成
所有的溶液都由溶質和溶劑組成
討論:你知道下列常見的溶液是哪些物質混合而成的嗎
觀看PPT演示
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
定義
飽和溶液 :
在一定溫度、一定量的溶劑中,不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不飽和溶液:
在一定溫度、一定量的溶劑中,可以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問題1、飽和溶液的前提條件是什么?
一定溫度、一定量的溶劑。
問題2.為什么必須說明是“某種溶質”的飽和溶液?
飽和溶液
前提
一定的溫度
一定量溶劑
不再繼續溶解
原來溶質
小結
溶質原狀態可以是固體、液體,也可以是氣體。
水是最常用的溶劑。 除特別說明外,一般所說的溶液都是指水溶液。
發現規律
1.固體、氣體溶于液體時,固體、氣體是溶質,液體是溶劑。
2.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通常把量多的一種叫做溶劑,量少的一種叫做溶質。
3.當物質與水混合形成溶液時,不論多少,水均為溶劑。
注意
(1) 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2)同一溶質,相同溫度,飽和溶液比不 飽和溶液要濃。
固體的溶解度
1、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的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克數,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符號:S)
2、條件:一定溫度
標準:100克溶劑
狀態:飽和狀態
單位:克/100克水
固體溶解度的四要素
溶液組成的表示方法:
(1)粗略的表達:濃溶液和稀溶液
(2)較為精確的表示: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定義: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叫做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表達式為:
溶質質量分數越大,說明溶液中溶質的相對含量越高
氣體的溶解度
相同條件下,氣體溶解度隨壓強增大而增大
相同條件下,氣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討論] 天氣悶熱時,魚兒為什么總愛在水面上進行呼吸?
小結:
課堂總結
談談本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