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 年級 歷史 學科教學設計課 題 第13課 五四運動 課 型 新授課 時間主備教師 審核教師內容和內容解析 1.內容五四運動的爆發;五四運動的擴大;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2.內容解析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大轉折意義的事件。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使先進的中國人看到了真正徹底的革命力量所在,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為下節課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基礎。本課內容分為三目:五四運動的爆發.五四運動的擴大.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這三目明顯是按時序安排的,即歷史本身的發展脈絡。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五四運動的背景;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目標和目標解析 目標(1)了解五四運動的爆發時間.經過.口號等基本情況;(2)掌握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和重要意義;(3)分析理解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目標解析(1)通過小組討論等方式,學生能夠增強學習歷史的興趣,加深對有關歷史知識的理解,從而學會分析歷史事件的正確方法,為以后學好歷史打下基礎。 (2)使學生學會歸納教材的方法,注意前后知識的聯系,學會從圖片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3)五四運動孕育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青年學生應該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努力奮斗。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本課內容的核心是五四運動,知識點較多,不好理解。因此,應特別注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增強其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同時注意培養論叢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學習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確定本課的教學難點是:五四運動的評價。教學流程 具體內容 教學隨筆情境導入目標展示 播放背景音樂《共青團團歌》,PPT展示歌詞教師提問:在這首歌為什么寫上“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五四”指什么? (學生交流:五四運動)教師活動: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那段歷史,一起來探索.感受五四愛國運動的魅力。板書課題13《五四運動》 師生活動: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熟悉的歌曲進行課堂導入,拉近了學生與歷史的距離,可以引發學生的興趣,渲染氣氛。自主學習初探新知 (一)五四運動爆發的背景1.國內背景:一戰時,日本加緊侵略中國——民族矛盾加深;俄國十月革命勝利——指明道路;北洋政府實行黑暗統治——階級矛盾尖銳;新文化運動的啟蒙——思想基礎;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無產階級壯大——階級基礎。2.國際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英.美.法.日等戰勝國1919年1月至6月在法國巴黎召開巴黎和會,目的就是為了重新分配殖民地和劃分勢力范圍。作為戰勝國之一的中國政府也派代表參加了會議。導火索: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二)五四運動的概況1.第一階段明確:五四運動的時間.中心.主力.斗爭方式.根本目的.口號.要求.結果2.第二階段明確:(1)時間.主力.地點.形勢(2)結果:①北洋軍閥釋放被捕的學生②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③中國代表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3)“三罷”:學生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師生活動: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討論等方法學習新知,教師點撥。設計意圖:根據教材的特點,按照教材的發展脈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將教材的內容整合成循序漸進.層層推進的兩個環節。合作探究教師點撥 (一)合作探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也是戰勝國,為什么仍然擺脫不了主權被侵犯的命運?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1.原因:①當時中國綜合國力仍然很弱 ②北洋軍閥政府仍實行封建統治 ③帝國主義列強在華仍有很多特權 ④中國的社會性質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啟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二)合作探究: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1.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展現了偉大的力量。2.一些初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了重要作用。3.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的準備。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地位) (三)合作探究:五四運動的評價1.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2.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3.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四)合作探究:為什么說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展示表格,比較就民主主義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教師小結:設計意圖:以問題探究引發思考,鍛煉歷史思維能力,讓學生認識到五四運動的在近代革命中的重要歷史意義。限時記憶練習鞏固 1.“為雪心頭恨,而今作禁囚。被拘三十二,無一怕殺頭。痛毆賣國賊,火燒趙家樓。鋤奸不惜死,來把中國救。”材料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發生的直接原因是 ( A )A.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B.中國共產黨的組織發動C.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D.新文化運動的影響2.五四運動中,各個階級和階層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其中運動后期的主力軍是 ( B )A.農民階級 B.工人階級 C.民族資產階級 D.青年學生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從問題出發,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鞏固所學。歸納總結拓展新知“雙減”作業設計 1.完成導學案第十三課歸納總結。2.假如你是五四運動中的一名學生,為抗議北洋軍閥的賣國政策和日本的侵略行徑,請你擬寫一張進行愛國宣傳的傳單。板書設計教學反思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