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 年級 歷史 學科教學設計課 題 26.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 課 型 新授課 時間 12.9主備教師 審核教師內容和內容解析 1.內容:通過了解開辦京師大學堂、廢除科舉制度等近代新式教育發展的主要史事,知道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曲折過程。2.內容解析 本課是八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近代經濟、社會生活與文化事業的發展》中的最后一課。中國近代是一個急劇變動的時期,這一時期的社會結構經歷了從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逐步轉型的過程,本課的文化教育事業作為社會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標志之一,包含了中國近代教育、新聞出版業的發展和文學藝術的成就三個部分,三個部分內容之間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其中,新聞出版業的發展和文學藝術的成就是本課的重點,并且中間有些內容與學生的其它學科或與學習生活相關,授課時注重與生活聯系,注重學科知識的遷移,幫助重點內容的突破?;谝陨戏治隹梢源_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京師大學堂、《申報》、商務印書館。。目標和目標解析 1.目標(1)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變革、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近代文學藝術成就等基本史實,提高學生分析和理解歷史問題的能力。(2)通過對文學藝術內容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利用劇照、圖片、繪畫資料,激發學生的歷史想象力。(3)使學生認識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教育必須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并服務于社會。 2.目標解析 達成目標(1)的標志是: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了解代新式教育的變革、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近代文學藝術成就等基本史實,。 達成目標(2)的標志是:通過分組討論等形式,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與他人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達成目標(3)的標志是:通過對文藝作品時代性的分析,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思想,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本課面對的對象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他們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學習歷史的能力和方法,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樂于表現,對新鮮的事物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有主動學習的良好愿望,同時又存在著看待問題欠周到和重表象、輕實質等特點,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實際的發展需要出發,因人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去調動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谝陨戏治觯菊n的教學難點是: 民國時期文藝作品反映出的時代精神教學流程 具體內容 教學隨筆情境導入目標展示 情境導入:展示北京大學的圖片師生活動:老師向學生提問你還記得我國古代從什么時候開始實行科舉制度的嗎?舊式學堂和科舉制度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培養?你知道新式學堂在中國是什么時候出現的?今天著名的高等學府——北京大學是如何創辦的?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目標展示:(1)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變革、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近代文學藝術成就等基本史實,提高學生分析和理解歷史問題的能力。(2)通過對文學藝術內容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利用劇照、圖片、繪畫資料,激發學生的歷史想象力。(3)使學生認識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教育必須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并服務于社會。 設計意圖:針對課標要求,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都要做到有的方矢。自主學習初探新知 自主學習提綱:1、新式教育發展情況(京師大學堂、科舉制的廢除時間)?2、近代創辦最早的報紙與新聞出版機構分別是?3、近代文學方面的成就有哪些?4、近代繪畫、音樂、電影方面的成就有哪些?師生活動:1.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閱讀課本,學生獨立思考完成表格,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史料實證的歷史核心素養。2.學生自主學新聞出版業的發展,教師引導同學列表概況有關近代新聞出版業的有關信息。3.教師出示圖片,學生觀看大量圖文史料展示,豐富課堂,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歷史解釋的歷史核心。4圖片展示,教師講解,了解齊白石、徐悲鴻的繪畫成就,了解聶耳、冼星海的音樂成就了解近代電影事業的發展。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本節課學習目標與任務,激發和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自學能力,促使學生主動地圍繞目標追求、探索新知。合作探究教師點撥 1.探究活動一:新舊學堂的不同點?師生活動:1. 教師提問:洋務運動以來,中國有識之士為什么創辦新式學堂,它新在哪里?2.教師歸納:(1)新舊學堂創辦的目的不同:舊學堂主要是為了應對科舉考試;創辦新式學堂主要是為了培養人才,如翻譯人才、外交人才、科技軍事人才等。(2)新舊學堂的教育內容不同:舊學堂以四書五經為主要教育內容;新式學堂除了四書五經外,還有外語、軍事和科技等內容。(3)作用和影響不同:舊學堂的教育只是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的工具,嚴重束縛了讀書人的思想,扼殺了人才,阻礙了科技文化的發展;新式學堂的創辦,打破了儒學一統天下壟斷教育的局面,推動了西方科技的引進和傳播,揭開了中國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設計意圖:體現新課標中的“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充分發揮歷史課程的育人功能”“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注重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鼓勵教學方式的創新”新理念。 探究活動二 :文學藝術的成就1.文學成就教師:20世紀初以后有哪些優秀作家和作品?學生:魯迅的《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巴金的《家》,老舍的《駱駝祥子》。教師:1942年以后的解放區有哪些優秀作家和作品?學生: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丁玲的《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風驟雨》,大型歌劇《白毛女》2.繪畫成就教師:繪畫方面的成就有哪些?學生:著名畫家有齊白石和徐悲鴻。徐悲鴻的《田橫五百士》和《愚公移山》開辟中國畫的新時代。3.音樂成就教師:音樂方面的成就有哪些?學生:冼星海代表作是《黃河大合唱》,聶耳代表作是《義勇軍進行曲》和《畢業歌》。4、電影成就教師:電影方面的成就有哪些?學生:我國第一部無聲電影是1905年拍攝的《定軍山》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1931年的《歌女紅牡丹》。 電影明星:趙丹、周旋等。限時記憶練習鞏固 限時記憶問題:近代文學藝術的成就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識記重要問題,提高課堂效率。完成課前提出的問題,使這節課前后呼應,成為一個整體。練習鞏固:1.它創刊于1872年的上海,是近代中國保存時間最長、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中文報紙,被人稱為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百科全書”。它是 ( A )A.《申報》 B.《大公報》 C.《新聞報》 D.《解放日報》2.歌曲是時代的反映?!端苫ń稀贰ⅰ读x勇軍進行曲》、《黃河大合唱》、《畢業歌》等歌曲譜寫了下列哪一時期的最強音? ( C )A.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 B.北伐戰爭時期 C.抗日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3.清末,127所高等專門學校中有理、工、農、醫類學校23所,學生2195人,占全部專科學生總數的9.2%。1915年,94所??茖W校中有工、農、醫類學校29所.學生4763人,占學生總數的19.8%。這反映出 ( C )A.??茖W校分布科學合理 B.新文化運動成果豐碩C.近代新式教育逐漸發展 D.全國學制得到了統一3.導學案第26課深化拓展第9題。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從問題出發,讓學生在學習和練習中逐步感悟歷史核心素養的體現。歸納總結拓展新知 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舊的教育制度和人才選拔制度越來越不適應國家發展的需要。19世紀后半期,一批新式學堂先后在中國誕生。1905年,清朝廢除了科舉制度,推動了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在中國近代如火如荼的反帝反封建斗爭中誕生的近代報刊、文學藝術,激勵了人民的革命斗爭,也極大豐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雙減”作業設計 1.基礎作業 導學第26課基礎訓練2.能力提升 導學第26課深化拓展板書設計教學反思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