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 年級 歷史 學科教學設計課 題 15.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課 型 新授課 時間 11.4主備教師 審核教師內容和內容解析 1.內容國共合作的實現、北伐勝利進軍、國民黨內反動集團叛變革命與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 2.內容解析1924年至1927年是北洋軍閥勢力走向末路和國民革命從興起、發展到失敗的歷史時期。國民黨一大后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開始反帝反封建的國民革命運動。北伐戰爭是革命高潮之一,它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但國民革命運動最終由于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及中共自身的不足而失敗。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國共合作的實現、北伐勝利進軍。目標和目標解析 1.目標(1)了解國共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相關史實及意義;了解黃埔軍校創建的相關史實和意義。(2)簡述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的主要史實,分析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的原因,認識北伐戰爭的勝利與國民革命的失敗。(3)初步認識南京國民政府的本質。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黨員始終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激發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之情和愛國主義情感。2.目標解析達成目標(1)的標志是:能夠簡述第一次國共合作,黃埔軍校建立的基本史實。達成目標(2)的標志是:能夠識讀《北伐戰爭形勢圖》,分析總結北伐戰爭勝利的原因,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達成目標(3)的標志是:了解北伐戰爭勝利和國民革命失敗的史實,學生們對中國革命的艱巨性和曲折性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優勢:八年級學生通過第三、第四單元的學習,已了解到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處于北洋軍閥黑暗統治時期。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失敗后,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基于已掌握的學習內容,很容易承接本課內容,學生易于接受。八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所以以辯論的方式鏈接本課內容,調動學生積極性。不足:八年級學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還須提高,所以針對本節課的重難點,需要教師的引導基于以上分析,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國民大革命失敗的原因。教學流程 具體內容 教學隨筆情境導入目標展示 情境導入:師生活動:教師課件出示國民革命歌,并視頻播放該歌曲。學生們觀看視頻,聽歌曲。設計意圖: 視頻歌曲導入,學生會發現《國民革命歌》是大家熟知的《兩只老虎》的旋律,激發學生興趣,引入本課。目標展示:1.了解國共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相關史實及意義;了解黃埔軍校創建的相關史實和意義。2.簡述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的主要史實,分析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的原因,認識北伐戰爭的勝利與國民革命的失敗。3.初步認識南京國民政府的本質。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黨員始終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激發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之情和愛國主義情感。設計意圖:通過朗讀目標,使學生明確本課學習重點。自主學習初探新知 自主學習提綱:1.中共三大確定的國共合作的方針是什么?2.找出有關北伐的相關信息。(目的、主要對象、總指揮、重要戰役)3.國民革命失敗的標志及原因?師生活動:1.學生分為兩組,分別代表國民黨、共產黨。活動一:國共合作成兄弟——辯論焦點一:我為什么選擇了你?(探討國共合作的原因)教師出示材料:材料一:孫中山的奮斗歷史中,曾多次向帝國主義國家呼吁幫助,而其結果總是帝國主義國家支持軍閥反對他。……孫中山從對十月革命和蘇俄的進一步了解中,深切感到列寧和他領導的蘇維埃俄國是真正幫助中國革命的。 ——王檜林、郭大鈞《中國現代史(上冊)》材料二:京漢鐵路大罷工爆發后……2月7日,吳佩孚在帝國主義支持下,在漢口、鄭州、長辛店等地對罷工工人進行血腥屠殺,結果有52人慘死,300多人受傷,40多人被捕,1000多人被開除。 ——王檜林、郭大鈞《中國現代史(上冊)》材料三: 國民黨正在墮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學生按照要求進行分組。結合材料思考:我為什么選擇了你?①共產國際的支持與幫助。②中國共產黨力量較為弱小,需要革命同盟者。③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革命道路屢遭挫折。2.國共合作的實現(自主學習課本70頁第一、第二段內容,完成表格)3.國共合作成果——黃埔軍校自主學習課本71頁第一段內容,找出黃埔軍校建立的基本信息。設計意圖:1.按要求分組站隊,通過材料分析“我為什么選擇了你”,培養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使學生認識到國共兩黨合作的背景。按要求分組站隊,通過材料分析“我為什么選擇了你”,培養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使學生認識到國共兩黨合作的背景。2.培養學生從課本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簡述中共三大、國民黨一大、黃埔軍校的基本史實。3.培養學生從課本提取有效信息及歸納概括能力。合作探究教師點撥 探究活動一:概括北伐勝利進軍的原因師生活動:教師出示材料,學生齊讀材料,分析材料,教師指導學生分析北伐勝利進軍的原因。材料一:北伐戰爭是國共兩黨共同進行的一場革命的、正義的戰爭。材料二:根據敵我雙方的軍力情況,北伐軍采取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敵人的作戰方針。材料三:蘇聯軍事顧問的幫助和蘇聯提供的物資援助,對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材料四:從軍隊數量說,北洋軍閥大大超過了國民革命軍。但他們反動腐朽,禍國殃民,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三大派之間矛盾重重,不可能協同作戰。 材料五:北伐軍攻打武漢時,漢陽兵工廠工人舉行總罷工,斷絕了敵人的軍火來源,給吳佩孚以致命的打擊;農會組織農民替北伐軍當向導、抬擔架、運送物資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通過材料,讓學生站在各自角度,分析“我為北伐戰爭做了什么”,了解北伐勝利的原因。并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和為理想而奮斗的堅強意志。探究活動二:國民革命運動為什么會失敗?師生活動:教師出示材料,學生閱讀材料,分析材料,教師指導學生分析國民革命失敗的原因。材料一:漫畫《同去,同去砍人去!》材料二:馬林和陳獨秀:“一切工作歸國民黨”。陳獨秀下令將糾察隊全體解散。所有槍支,交存政府。汪精衛誣蔑農民自衛軍引起地方恐慌,陳獨秀就下令解除農民自衛軍的武裝。設計意圖:通過分析國民革命失敗的原因,培養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樹立論從史出的觀念。更使得學生體會到革命軍隊領導權的重要性,得出啟示。限時記憶練習鞏固 限時記憶問題:1.北伐的目的: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統一全國。2.北伐時間、對象1926年7月到1928年底。3.北伐的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4.國民革命失敗給共產黨的教訓:要取得革命勝利,無產階級必須要掌握革命的領導權,必須建立人民軍隊開展武裝斗爭。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識記重要問題,提高課堂效率。練習鞏固:1.國民黨和共產黨實現第一次合作的標志是 ( )A.中共“一大”的召開 B.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C.黃埔軍校的建立 D.北伐戰爭2.某中學歷史興趣小組準備參觀 “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舊址,他們應去的地方是 ( )A、武漢 B、廣州 C、上海 D、南京 3.北伐戰爭中的主要戰場是在 ( )A.湖南、湖北 B.江西、江蘇 C.福建、浙江 D.廣東、廣西4.國民革命軍北伐的主要對象是 ( )①張作霖②袁世凱③孫傳芳④吳佩孚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5.第一次國共合作開始破裂的標志是 ( )A.“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B.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C.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 D.國民黨“一大”的召開說6.國民革命失敗的依據是 ( )A.這次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 B.帝國主義聯合支持國民黨右派突然叛變C.國民革命沒有建立起統一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D.國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從問題出發,讓學生在學習和練習中逐步感悟歷史核心素養的體現。歸納總結拓展新知 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跌宕起伏,雖寫下了輝煌壯烈的篇章,卻終因國民黨右派的叛變沒有完成統一全國的任務。而國民革命運動的失敗、國共合作的破裂也開啟了中國歷史新的一頁,中共吸取教訓,拿起武器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統治,十年內戰的槍聲最終浩然打響。“雙減”作業設計 1.基礎作業:導學案基礎訓練與深化拓展選擇題。2.能力提升:黃埔軍校人才輩出,為國共兩黨培養出了一大批高級將領,請同學們選擇感興趣的一位,搜集資料,了解他的事跡。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汪蔣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