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以致用堅持唯物辯證法 樂觀向上促發展教學設計授課時間:授課教師:授課對象:二年級學生授課課時:三課時理論基礎和依據高教版《哲學與人生》課標要求《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20年版)》要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培育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為主導,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提高職業道德素質、法治素養和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培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學情分析職業學校學生道德素質不高,學科素質和理解能力較低,學習興趣不高,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的心里素質和解決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掌握世界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學會用聯系的觀點看待世界和人生、用發展的觀點處理人生問題、正確認識和處理人生矛盾。教學目標(一)核心素養培養目標1. 政治認同了解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對立,懂得世界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理解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堅持系統觀念,理解事物都有一個不斷發 展和完善的過程,學會運用聯系的觀點和方法觀察分析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現象;堅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用矛盾的觀點正確看待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及其意義、中國式現代化等問題,認同和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以及“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等各項方針政策。2. 職業精神學會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系統的觀點看問題,思考未來職業發展,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發展與個人成長的關系,處理職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明確從事職業要埋頭苦干、腳踏實地,注重量的積累,善于抓住機遇,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和自身特點調整和完善職業生涯規劃,不斷提高職業能力。正確認識國家社會發展條件和職業素質對個人職業成長的重要意義,在學習和生活中自覺向職業道德模范學習。3. 法治意識懂得用唯物辯證法聯系的、發展的、矛盾的觀點認識和分析法治方面的有關問題,認識到全面依法治國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增強法治意識,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參與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自覺性。4. 健全人格學會用唯物辯證法聯系的、發展的、矛盾的觀點,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的關系,正確認識人生發展道路上的順境與逆境、自我發展和外部環境的關系等問題,積極應對挫折,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增強積極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能力,在和諧共處中實現人生發展。5. 公共參與學會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系統的觀點看問題,認識到人生發展與社會和他人緊密相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的艱辛和挑戰,從而增強主人翁意識和公共參與意識,勇于擔當社會責任。(二)學科能力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懂得事物是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的、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從而為學生理解世界和人生提供唯物辯證法的指導。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掌握唯物辯證法的原理教學難點:運用唯物辯證法指導走好人生道路教學方法講授法、小組討論法,案例分析法教學流程第一課時 任務一(一)課堂導入本單元的主題是“辯證看問題,走好人生路”,主要介紹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對人生的指導意義,幫助學生懂得世界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引導學生學會在和諧共處中實現人生發展,用發展的觀點處理人生問題,正確認識和處理人生矛盾,走好人生路。今天跟大家一起對本單元學過的內容進行再進一步的復習和分析。(二)講授新課環節一:任務一:以“為什么個人不能孤立地生存和發展”為議題,探討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提出自己的意見。老師總結:聯系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聯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事物內部各個部分、要素之間相互聯系;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設計意圖:所有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中,在討論中引導學生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待世界和人生,個人與社會是緊密相連的,不能自我封閉、孤芳自賞。環節二 繪圖識聯系可通過繪制關系圖,展現某一熱點事件涉及的關系網,盡量從不同視角、不同關注點進行繪制,展現聯系的普遍性和多樣性。可采用分專題繪制、小組合作、組間比賽的方式進行活動。老師總結:物的聯系是多種多樣的。不能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聯系,還要看到間接的、本質的和長遠的聯系。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繪制聯系圖,引導學生感悟世界是普遍聯系的,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待問題,進而樹立個人與國家、社會緊密相連的價值觀。環節三 分享促和諧學生之間分享交流“你在家庭、校園或電影院等場所,遇到的沖突及沖突處理的事例”,探討促進人際交往和諧的方法,從中感悟個人與他人、集體的緊密聯系。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組織學生回答如下問題:1.你曾經是否與家里人,朋友或班級同學誰發生過?2.發生沖突時你是如何解決的 你用的方法是否有效?學生思考并完成問卷,教師匯總問卷結果,歸納出學生最經常遇到的沖突情境和學生的解決辦法,挑選出3-5個學生代表性的問卷,用于課堂活動。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聯系的觀點反思問卷中自己對沖突的解決方法做出調整,引導學生感悟個人與他人集體的緊密聯系。環節四 評選樹榜樣組織班級“和諧標兵”評選,學生選出自己心目中的“和諧標兵”,分享他們的事跡并制作獎狀,模擬頒獎典禮上為其致頒獎詞,與同學一起向他們學習。設計意圖:以標兵同學為榜樣,對照自身,反思自己在和諧共處方面的態度和做法,找到需要改進的地方,進一步理解人生發展與自然、社會、他人息息相關,體會和諧共處的重要意義。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復習鞏固,同學們對聯系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看待世界和人生,要正確分析社會現象,在分析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不斷成長。第二課時 任務二(一)課堂導入上節課我們復習和分析有關聯系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聯系是普遍的內容,這節課再進一步跟大家一起討論任務二有關的練習題。(二)講授新課環節一:以“為什么說人生發展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為議題,探討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提出自己的意見。老師總結,世界是永恒發展的,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體會人生發展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人生處處有矛盾,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正確認識人生道路上的順境與逆境,在順境中,要居安思危、有憂患意識,在逆境中,要冷靜思考、善于反思,以樂觀向上的心態勇于面對困難,應對挫折,從而度過逆境,迎來順境。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會人生發展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正確認識人生道路上的順境與逆境,在生活實踐中磨練意志,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環節二 在故事中體悟組織學生以“我心中打不敗的英雄”為主題的故事分享會。在處理人生發展的順境與逆境上,誰是你心目中的“英雄”?學生之間分享事跡。老師總結:理解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正確認識和處理人生發展道路上的順境和逆境,積極應對挫折、把握機遇,在生活實踐中磨煉意志,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增強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能力。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運用“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原理去正確認識人生道路上的順境與逆境,以樂觀向上的心態勇于面對困難,應對挫折。環節三 在實踐中成長學生撰寫一份成長清單,在清單中寫下自己在人生發展中正經歷和可能會經歷的順境與逆境,并寫出處理它們的具體辦法,從而更好地指導實踐,促進人生發展。老師總結: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正確認識和處理人生道路上的順境與逆境。在順境中,要居安思危、有憂患意識,善于抓住機遇,促進自身發展;不思進取,就會出現逆境。在逆境中,不要消極悲觀、畏難退縮、自暴自棄,而要冷靜思考、善于反思,以樂觀向上的心態勇于面對困難,應對挫折,從而度過逆境,迎來順境。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失敗中得到經驗教訓,正確認識人生發展道路上的順境與逆境。課堂總結:通過本節課的活動,希望同學們能對人生道路的順境與逆境有了更高的認識,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更好的指導實踐,促進人生發展。第三課時 任務三、四(一)課堂導入通過任務一、二的議題進行思考并對事物的普遍性,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如何面對人生中順境和逆境等內容有了再進一步的復習,這一節課我們一起完成任務三和任務四。(二)講授新課環節一 任務三:以“為什么不能回避矛盾”為議題,探討矛盾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領會矛盾分析法的意義組織學生分兩組開展討論,第一組是“矛盾可以回避”、第二組是“矛盾不能回避”,學生進行討論,發言老師總結: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事物發展過程中有多種多樣的矛盾。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用積極、樂觀的態度解決矛盾,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環節二 辯論明理組織一場辯論會。以“矛盾是否無處不在”“矛盾是否獨一無二”“矛盾是否促進成長”等作為辯論題目,正反雙方通過舉事例,講道理等方式進行辯護。學生進行討論,發言。老師總結:人生處處有矛盾,矛盾無處不在。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起著推動發展作用。要學會正確認識和處理人生矛盾,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認識矛盾如何促進自己的人生發展和學習進步,體會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環節三 任務四:以“為什么堅持唯物辯證法”為議題,了解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對立,在學習生活中自覺運用唯物辯證法小組討論: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我們應該怎么做?推選代表進行班級分享。教師總結:(1)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要學會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切忌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看問題,提高辯證思維能力。(2)用唯物辯證法正確觀察和分析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現象,學習和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3)用唯物辯證法正確對待人生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培養和諧共處的處世態度,腳踏實地,實現人生發展。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積極面對人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在生活實踐中磨煉意志,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課堂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希望同學們在實際生活中能夠運用唯物辯證法處理好各種關系,促進個人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