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搗練圖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搗練圖》是盛唐時期的作品。對它的欣賞,不能僅僅局限在唐代婦女勞動場面的再現,而應該是著重于畫中人物的造型特點、動作姿態的描繪,尤其是對精致刻畫的細節的描寫去探討。進而認識到唐代仕女畫所達到的高度的藝術成就。八年級學生對唐代已有一些認識,應該充分引導學生向思考討論的方向,讓他們能夠各抒己見,提高欣賞審美能力。 二、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欣賞與評價,使學生掌握美術欣賞的學習方法,展示豐富的具有審美價值的圖像世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欣賞水平。從而了解中國古代人物的發展,了解唐代人物概況。 三、教學重點: 欣賞、討論畫中人物的動作姿態,尤其是細節的描寫。 四、教學難點: 讓學生在欣賞是過程中學會分析唐代仕女畫中人物造型與其他時期人物造型的比較,以及和西方古典繪畫中人物的比較,在感性的理解學習中,培養學生熱愛中國傳統藝術的情操和認識唐代仕女畫所達到的高度成就和歷史文獻價值。五、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你們熨燙過衣服嗎?……那知不知道怎樣熨燙的呢?課件展示:熨斗、掛燙機我們現在在使用這些科技產品為我們的生活服務,讓我們想象一下,古人是怎樣熨燙衣服的呢?……今天這節課我們要來欣賞一幅和熨燙有關系的美術作品《搗練圖》板書:搗練圖(二)講授新課一、了解《搗練圖》這幅作品的名稱叫《搗練圖》,有什么含義呢?1、畫題解讀什么是“練”?什么是“搗練”?“練”是絲織品的一種,織成時質地較硬,必須煮過、漂白,再用杵搗,才能柔軟潔白。這幅作品的作者是誰?2、畫家小傳張萱,京兆(今陜西西安)人,生平事跡不詳,只知道他是盛唐時期的著名畫家。開元、天寶年間(713-755)任“使館畫直”(相當于宮廷畫師)。他擅長畫人物,尤其善于畫貴族、婦女和兒童。他突破了漢、魏以來人物畫主要表現孝子、烈女的傳統,轉向表現現實生活中的婦女,使仕女畫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可惜張萱的真跡已經失傳,我們現在所見的是宋徽宗的摹本。宋徽宗: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書畫皇帝,雖說他治國無方,卻對書畫異常喜愛,堪稱一代巨匠,特別是在書法上獨樹一幟。這幅畫現藏于美國波士頓博物館。二、欣賞《搗練圖》,回答問題課件展示《搗練圖》1、形式:長卷請同學們欣賞這幅作品,來說說第一眼看到這幅畫時,在外在形式上像我們平時見過的什么?……大家看它的形式像不像我們常見的橫幅?這種形式在中國畫里我們稱之為“長卷”,是中國畫獨有的構圖形式,也稱“手卷”、“橫卷”。2、題材:“仕女畫”同學們,再來看這幅作品畫的是一些什么?人物……對,就題材而言,這是一張人物畫,也叫“仕女畫”。什么是“仕女畫”?“仕女”原指中國古代宮女,后引申為美女。中國古代繪畫中以宮女或美女為題材的人物畫,稱為“仕女畫”。3、技法:工筆這幅畫用到了中國畫的什么技法?……工筆所以具體來講這是一張中國古代工筆人物畫。4、分析畫面內容長卷的畫面連續不斷,多是橫看的,同學們知道古人閱讀長卷的先后順序嗎?從右到左。按照這個順序,這幅畫具體描繪了哪些內容呢?搗練、縫紉、熨燙同學們仔細觀察每個畫面,哪些細節描繪引起你的注意?課件分別展示三、同時期作品賞析1、唐代另一仕女畫家周昉唐代另一著名畫家周昉,直接繼承并發展了張萱仕女畫的藝術風格。他們對后來仕女畫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張萱的《搗練圖》、《虢國夫人游春圖》以及周昉的《簪花仕女圖》等,成為了解研究中國古代仕女畫的最珍貴的作品。2、同時期的女性形象欣賞欣賞這些美術作品,說說唐代繪畫中人物造型的主要特點是什么?唐代繪畫人物的造型以豐滿圓潤為主,俗稱以胖為美;色彩鮮明艷麗卻不失沉穩;用線細膩綿潤,精致嚴謹。3、透看唐代歷史文化通過這些圖片的欣賞我們不難發現,唐代是經濟發達、文化繁榮、風氣開放的時代,絲織品豐富多樣,制作工藝復雜,人民的生活豐富而充滿情趣。(三)課堂總結《搗練圖》是中國古代仕女畫的重要代表作,它以中國傳統長卷形式,體現了中國古代工筆人物畫獨特的表現形式,同時也充分展示了唐代仕女圖所達到的高度成就,它對于了解唐代宮廷婦女的勞動生活,特別是她們的服飾,也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搗練圖》是對生活的藝術的再現,是“藝術”之搗練,它像一面鏡子,從婦女的表情和動態折射出那個時代的文化心理、思想狀態,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歷史文化價值。留給我們的是無限豐富的經驗和值得探究的課題,是無窮的啟示和思考。它就像帶有無數歷史信息的一座迷宮,吸引著眾多的后來者去探尋。它又像一顆恒星,至今仍散發著耀眼奪目的光輝而歷久不衰,以它獨特的人文價值照耀著一代又一代的膜拜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