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國山水畫》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讓學生學會根據自己創作的需要收集和選擇適當的圖片素材。特別是符合中國傳統繪畫特點的創作,注意融入自己對意境和形式美內容的認識和理解。鞏固對中國傳統繪畫美的認識和理解,鍛煉和培養豐富的想象能力和創造精神 2.教學重點:在對意境和形式美內容的認識和理解上,運用山水畫基礎知識進行創作。 3.教學難點:如何在選擇素材和創作中,融入自己對意境和形式美內容的認識和理解。 4.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教學活動 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二次備課 課前準備提前向學生布置作業:結合自己對意境和形式美內容的認識和理解,讓學生搜集有關山水畫圖片資料,進行創作構思。教師出示預習提綱搜集各種山水畫圖片資料,根據教師所列提綱提前預習,并做好筆記增強學生對中國山水畫的認識和了解,收集合適的圖片素材進行構思。 創設情境 激趣導入展示預習成果 1.復習上節課內容(意境和形式美),然后教師出示圖片并提出問題 a.這幾幅山水畫的構圖運用了哪種構圖方法。 b.分析一下這幾幅畫,畫家在筆墨處理和構圖上有什么特點,作品帶給我們怎樣的意境。 2. 組織學生討論,或小組討論,教師點評,引出課題學生賞析圖片,展開討論,思考并回答問題激發學生對中國山水畫的學習興趣 探究新知 自主學習教師出示學習目標和思考題 a.讓學生自讀課文文字和欣賞圖片 b.“山水畫”的基礎知識: ①“三遠法” ③制作步驟④如何處理畫面空間 如何與自己的創作構思有機地結合運用。 教師巡視學生自學情況學生按照教師要求,自主學習,認真思考,通過查資料、觀察、分析、比較這些圖片并作出判斷,形成初步成果通過以上學習,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自學能力 1.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2.對于疑難問題,由教師點撥、講解和演示 a. “三遠法”。“高遠”、“平遠”、“深遠”是中國古代山水畫的三種構圖方法,簡稱“三遠”。 (教師結合圖片作簡要講解) c.中國畫在畫面的空間處理上,在空白、虛實關系以及色彩等方面運用獨特的藝術手法,創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以上問題由教師講解并做演示, 利用色彩調節可以營造出不同的意境學生回答所學知識 學生認真聽講并做好筆記了解“濾鏡”的特色和可能達到的效果,如何與自己的創作構思有機地結合運用 鞏固學生綜合理解和綜合運用知識技能技巧的能力 嘗試練習 了解了畫“山水畫”的過程和方法完成一幅有獨特意境的山水畫。 教師巡視并作個別指導根據學生自己的創意,運用學到的方法進行創作給學生比較完整的創作時間,同時結合創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輔導 展示交流展示學生作品,鼓勵學生自評、互評學生展示自己的創作作品,并說明自己的創意,對作品進行自評、互評通過相互評價,認識自己的不足,引發更好的思路,保持興趣 拓展延伸指導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山水畫創作,并且能創作出體現自己對中國傳統繪畫意境和形式美感的作品。 小結讓學生談學習本課內容的收獲與體會,教師給予歸納、總結,并出示下節課預習提綱和準備材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