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年中考晨讀資料專題十七 南方地區考點1【高頻點】自然特征與農業1.氣候濕熱的紅土地(1)地形:南方地區地形復雜多樣,東西差異明顯。西部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有交錯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積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2)氣候: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水熱充足,植被常綠,被稱為“紅土地”。(3)河流:水量大,汛期長。2.重要的水田農業區(1)條件:氣候濕熱,水熱條件優越,耕地多為水田。(2)主要種植水稻,也種植小麥、棉花、油菜等;盛產茶、竹、甘蔗、橡膠,以及柑橘、香蕉、菠蘿等熱帶、亞熱帶水果。考點2【高頻點】長江三角洲地區1.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1)地理位置:長江入海口處。(2)范圍: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區。(3)自然條件。(地勢低平,河湖密布,有“魚米之鄉”的美稱)①地形:以平原為主。②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③水文:河湖眾多。2.我國最大的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上海對全國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位于長江入海口,是我國的超大城市,也是我國最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城市;同時,上海也是重要的金融中心和科技、教育中心,擁有浦東國家級經濟開發區。考點3【中頻點】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1.區域全貌特別行政區 香港 澳門位置 位于珠江口東側,毗鄰廣東省深圳市 位于珠江口西側,毗鄰廣東省珠海市組成 香港島、九龍和“新界” 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人口和面積 約710萬人(2010年),1 104平方千米 約55萬人(2010年),29.7平方千米(2010年)人口密度 地狹人稠 解決辦法:“上天”(建設高層建筑)、“下海”(填海造陸)回歸時間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經濟特征 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航運中心 博彩旅游業發達2.香港與祖國內地的經濟聯系(1)經濟聯系模式:“前店后廠”模式(制造業+服務業)。(2)香港經濟特點:轉口貿易經濟,祖國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轉口貿易伙伴。(3)香港與祖國內地各自的優勢。①內地: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②香港: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先進的設備。考點4【低中高頻點】臺灣省1.臺灣省的自然環境及經濟狀況2.臺灣的物產:盛產稻米、甘蔗、茶葉和熱帶、亞熱帶水果;島上森林面積廣闊,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樟樹是臺灣最著名的樹種,紅檜是臺灣特有的樹種。3.主要城市:臺北是臺灣最大的城市;高雄是臺灣第二大城市,也是最大港口。2024年中考晚默資料專題十七 南方地區考點1【高頻點】自然特征與農業南方地區的概況范圍 秦嶺—淮河以 、青藏高原以 ,東臨黃海和① 海,南臨 ② 海 地形 西部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有交錯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積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主要的地形區有③ 盆地、④ 平原、⑤ 高原、⑥ 丘陵 氣候 氣候 以 氣候為主,南部有小部分 氣候 1月平均氣溫 高于 ℃ 年平均降水量 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雨季較 ,屬于 區 水文特征 河流水量 ,汛期 ,冬季 現象,含沙量 ,河湖 _植被和土壤 以 林為主。在濕熱的環境下發育了 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區被稱為“ 土地” 農耕 制度 耕地類型 以 為主 作物熟制 一年 熟或 熟 糧食作物 _經濟作物 、茶、 、棉花、橡膠等 水果 、香蕉、菠蘿等熱帶、亞熱帶水果 農業發展條件 有利:氣候 ,水熱條件優越,地勢 ,河湖密布,灌溉條件 ;不利:多丘陵,耕地較 ,土壤較 _考點2【高頻點】長江三角洲地區1.江海交匯之地長江三角洲地區簡圖位置和范圍 位于 的 游地區,主要包括A 市、B 省南部和C 省北部地區,瀕臨 海和 海,地處江海交匯之地 地形和河湖 大部分地區地勢低平,地形以 為主,河網密布,湖泊星羅,是我國著名的 “ ” 重要性 地處江海交匯之地,沿江沿海港口眾多。依托長江干支流發達的水運,可以聯系廣大的內陸地區;同時這里又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中樞,并通過遠洋航線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2.我國最大的城市群:長江三角洲是我國城市分布最密集、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 是核心城市,也是我國超大城市和最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城市,對長江三角洲地區、長江流域、全國都有輻射帶動作用。借助發達的 鐵路和 公路,長江三角洲地區出現了“ ”效應。3.水鄉文化特色與旅游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旅游資源豐富,主要包括:(1)世界文化遺產: 和 。(2)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戲曲文化、茶文化、絲綢文化、飲食文化等。★長江沿江地帶的區域差異與經濟發展考點3【中頻點】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1.概況:位于中國大陸的東南端,與 省相鄰名稱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地理位置 位于珠江口 ,鄰近 經濟特區 位于珠江口 , 鄰近 經濟特區 范圍 香港島、九龍和“新界” 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經濟支柱 以 為基礎,以金融業、房地產業、加工制造業和旅游業為支柱 _美稱 “ 天堂” “海上花園”著名景點 維多利亞港、金紫荊廣場 新葡京酒店、大三巴牌坊2.人多地狹:香港人多地少,山地多、平地少,擴展城市用地的兩種重要方式是“上天”——建設高層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澳門擴展城市用地的主要方式是填海造地。3.港澳與祖國內地的密切聯系(1)改革開放初期:“前 后 ”( 為“店”, 地區為“廠”) (2)新合作模式:廣東 業與香港 業結合,使粵港地區成為世界先進制造業和現代化服務業基地。考點4【低中高頻點】臺灣省1.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范圍 臺灣省包括C ,以及附近的B 島,D 島等許多小島,臺灣島是我國面積 的島嶼 緯度位置 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島,位于 和 _海陸位置 北臨F ,東臨E ,南臨G , 西隔A 與H 省相望 氣候 臺灣省屬于 氣候,冬暖夏熱,雨量充沛。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是臺灣的 _河湖 河流 ,水能 。臺灣省最長的河流是 ,最大的湖泊是 _地形 臺灣島多山,山地面積約占2/3,臺灣山脈縱貫南北,主峰是 ,是我國 部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 部沿海地區,是人口、城市、農業、工業等主要分布的地區 2.美麗富饒的寶島:臺灣島森林、礦產和水產資源十分豐富,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1)由于水熱充足,多山地,臺灣森林面積廣闊,樹種豐富,被稱為“ ”。最著名的樹種是 , 產量居世界前列。 (2) 是鐵、銅等金屬礦的重要產地,西部平原是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產的主要分布區。 (3)臺灣島 平原土地肥沃,盛產稻米、甘蔗、茶葉和熱帶、亞熱帶水果。臺灣有“海上 ”“東方 ”“ 之鄉”等美稱。 3.外向型經濟(1)臺灣省經濟發展過程20世紀50年代 以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為主20世紀60年代 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20世紀90年代 重點發展以電子工業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出口貿易為臺灣省重要的經濟命脈(2)臺灣省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有利因素:多 勞動力,多 ,吸收外國 ,大力建設出口加工區等。4.居民:臺灣省 族人口約占全省人口的97%,他們大部分人的祖籍是 和 。少數民族主要是 ,過豐收節。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 5.城市: 市是臺灣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臺灣省最大的城市。 市是臺灣省最大的港口和第二大城市。新竹科學園區被稱為“ ”。 答案考點1南,東,東,南,四川,長江中下游,云貴,東南,亞熱帶季風, 熱帶季風,0,800毫米,長,濕潤,大,長,無結冰,小,多,常綠闊葉,紅,紅,水田,兩,三,水稻,油菜,甘蔗,柑橘,濕熱,低平,良好,少,貧瘠考點21. 長江,下,上海,江蘇,浙江,黃,東,平原,魚米之鄉2. 上海,高速,高速,同城3. 蘇州古典園林,杭州西湖考點31.廣東2. 東側,深圳,西側,珠海,國際貿易,博彩旅游業,購物3.(1)店,廠,港澳,珠江三角洲,香港,祖國內地(2)制造,服務考點41. 臺灣島,澎湖列,釣魚,最大,熱帶,亞熱帶,東海,太平洋,南海,臺灣海峽,福建,亞熱帶、熱帶季風,火燒寮,短急,豐富,濁水溪,日月潭,玉山,東,西2.(1)亞洲天然植物園,樟樹,樟腦(2)臺灣山脈(3)西部,米倉,甜島,水果3.(2)高素質,港口,資本4. 漢,福建,廣東,高山族5、臺北,高雄,臺灣硅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年中考晚默資料:南方地區.docx 2024年中考晨讀資料:南方地區.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