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給科學插上藝術的翅膀學情分析:五年級學生具有比較完備的綜合實踐能力、探究發現能力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結合教學內容參與探索、研究、創造等活動,積極合作,尋求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此學段學生正處于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努力向更高層次開拓進取的過程,同時,學生研究的主動性不足,研究科學與藝術學題的具體方法并不完善。因此,教學目標的實現,需要教師在探究的過程中給予學生細致的指導,幫助學生規劃有針對性的問題鏈,方便學生從活動中提煉、總結科學與藝術的關系,并指導學生高效地完成報告,全面提升學生綜合探索的能力及興趣。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識:初步認識科學與藝術的關系,了解人類創造的科學與藝術完美結合的作品。技能:學習制作圖文并茂的考察報告。(2)過程與方法小組合作搜集、觀察、討論、發現科學與藝術的相互聯系,用繪畫、攝影、文字記錄等方式進行一次科學藝術考察活動。(3)情感、態度和價值感知人類科學與藝術的智慧結晶,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綜合探索的能力。教學重點:啟發學生從科學與藝術的不同視角發現美、欣賞美,激發學習興趣。教學難點:感受科學與藝術之間產生的相互影響。教學用具準備:相關資料的收集、課件、夾子、報告表、水彩筆等。教學過程:一、導入:用放大鏡觀察細胞切片,體會微觀世界的美。提問:怎樣表現出有秩序的美?在其他的自然界中或生活中,你能發現蘊涵的科學美與藝術美嗎?能找到表現方法嗎?素材:宏觀世界:城市中建筑的變化,如體育場、橋梁、房屋、亭、塔等。微觀世界:病毒與人類抗衡的演變圖,不同的細胞切片,有意菌、植物的生長資料、蠶寶寶的生長過程等。二、用藝術表現科學1、展示《下樓梯的女人》。我們一起來欣賞法國著名畫家杜尚的油畫作品《下樓梯的女人》。給你什么特別的感覺?這種現象你在哪里見過嗎?(一個人在下樓梯,而且好像是連續的動作畫在了一起)點擊出示用數碼相機拍攝合成的擊劍運動連續動作圖片,與《下》對比觀察:這張照片是用數碼相機選用連拍功能后合成的,是不是和這幅作品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呢?小結:通常的繪畫是在平面上表現一個靜止的瞬間影像,而杜尚正是看到了高速攝影機拍出的連動畫面才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用獨特的藝術創作表現了全新的科學技術。這幅作品打破了貫常的表現形式和局限,進行了新的有意義的嘗試。2、欣賞修拉作品《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1)另外一位畫家則是研究并運用了光學原理來作畫。請欣賞法國畫家修拉的“點彩畫”。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畫家是怎樣運用小色點來排列作畫的。(2)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展示細節圖)(3)小結:畫家作畫時沒有將各種顏色混合在一起,而是將需要調和的小圓色點按照一定的規律并列排點在畫布上,利用光學原理和人眼對環境色的自我調和功能而達到色彩的自然調和效果。是科學的發展激發了人們藝術創作的新靈感,用藝術去表現科學的新技術。并與普通畫法的作品進行對比。介紹點彩派及修拉的故事,引導學生關注藝術作品中蘊涵著科學。三、體驗 表現 創新創作交流:引導學生針對觀察對象進行討論、分析和表現四、展示 交流五、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