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美術人美版五年級上冊第1-1課《美麗的白樺林》1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通過學習,了解北方白樺樹的視覺形象特征,感受不同季節白樺林色彩和形象的變化。2、技能目標:學生在欣賞、觀察、體驗的過程中,嘗試使用不同的繪畫形式表現樺樹林四個季節豐富的色彩變化,培養學生的色彩表象能力。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們觀察、發現白樺林之美,感受家鄉大自然的獨特魅力,培養他們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2學情分析 學生對于白樺林并不十分陌生,但是如何運用美術的手法恰當地表現白樺林的美,使作品更加富于個性特點與藝術氣息,則需要教師適當地加以點撥與指導。本課我要求學生運用中國畫的形式來表現白樺林,國畫是中華民族引以為豪的藝術瑰寶,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是中國文化,作為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把民族文化傳承下去,但是作為五年級的小學生用國畫來表現白樺林還是有一定困難的,作為教師我有信心把學生教好。3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掌握不同季節白樺林色彩與造型的特征,運用中國畫的繪畫形式,表現自己喜歡的季節里的白樺林。2、教學難點:如何運用中國畫表現不同季節里的白樺林。4工具準備毛筆、墨汁、宣紙、國畫顏料等5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4.1.1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美麗的白樺林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準備好教學用具和相關資料。(師生問好)請同學們認真聽歌曲猜一猜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想到的同學可以舉手說出名字,這首歌的名字叫《白樺林》。 出示課題:《美麗的白樺林》(設計意圖:調動學生主動思考的意識,同時激發學生對本課的學習興趣。)活動2【講授】美麗的白樺林三、新授講解 師: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了有關白樺樹的相關資料,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對白樺樹有了哪些了解。高可達25米,樹皮呈紙質分層,可寫字畫畫,還可以制作精美的工藝品呢。樹皮上有許多線形的橫生孔,遠看好像樹上生了 無數只眼睛在四處瞭望。喜光、抗寒、耐旱,是綠化造林的先鋒樹種。樹皮可提煉白樺油,供做化妝品香料用,樹汁可藥用。5、白樺樹是俄羅斯的國樹,是這個國家民族精神的象征。在我們畫人像的時候老師就和你們說過,要畫好一個物體首先要對其進行觀察,要了解他。所以說我們本節課的任務就畫白樺林,那我們第一步要干什么啊 學生回答:(觀察、了解白樺林) 師:好 那我們就來進一步的認識下白樺樹。(教師主要從白樺樹的基本資料:生長地 高度 樹干 葉片等相關的知識和特征進行講解(總結出關鍵詞語白樺樹特點板書:高、細、直、白) 師:在講解白樺樹特征的時候結合課前準備的范畫進行講解設計意圖:(突出本課重難點,讓學生更透徹的認識白樺樹。)四、圖片欣賞(邊欣賞邊敘述)同學們通過剛才的講解我相信同學們已經對白樺樹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里讓我們欣賞并且感受下大自然中每個季節的白樺林的樣貌。(教師播放幻燈片)(學生邊聽著音樂邊觀察自然界中的白樺林) 展示畫家作品和學生作品(設計意圖:通過對自然界中白樺林、畫家的作品以及學生的作品欣賞進一步感受白樺林的美并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活動3【作業】美麗的白樺林五、學生創作通過欣賞畫家們筆下的白樺林你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動起畫筆了呢!相信同學們在來時的講解和圖片欣賞后,已經對白樺林有了自己的認識,接下來的時間就將你對白樺林的感受描繪到你的畫面上去。教師示范,用中國畫的方法畫一棵白樺樹。以 “美麗的白樺林” 為主題。創作要求:用中國畫的方法進行創作,抓住白樺林的主要特征和季節特點加以表現。教師輔導巡視(期間加上音樂)(設計意圖:解決難點,用中國畫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增加學生對中國畫的學習興趣。)六、展示評價(選取有特點的作品到前邊展示并進行師生互評。)看誰的作品更能體現白樺林的意境。(設計意圖:培養同學們的語言表達和審美能力和評價能力)七、小結師:通過本節課對白樺林的學習,同學們都能基本掌握中國畫的基本技法,我們要通過中國畫教學,才能使學生認識中國畫,了解中國畫,喜歡中國畫、會畫中國畫,傳承經典文化。(設計意圖:強化同學們保護水資源的意識)拓展延伸:師:(出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4月3日上午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圖片)他強調:植樹造林是實現天藍、地綠、水凈的重要途徑,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要堅持全國動員、全民動手植樹造林,努力把建設美麗中國化為人民自覺行動。(設計意圖:通過習主席的引領作用強化同學們植樹造林、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師:(出示我校師生響應習主席號召植樹造林的圖片)讓學生知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教育學生愛護樹木,保護我們的家園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的義務。師:同學們當你長大了你要怎么做呢?(設計意圖: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本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