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三課《用相機記錄我的旅行》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在旅行中用鏡頭捕捉什么、記錄什么 2.過程與方法:學習資料收集整理知識,使自己的照片更加有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善于發現美,旅行同時關注大自然的環境保護教學重難點 重點: 體會和捕捉旅途中的美好事物上,捕捉美需要一定的光影、色彩和構圖知識。 二、導入 播放《萬佛湖宣傳片》片段導入 設問:看到短片里的萬佛湖美嗎?是用什么工具記錄下的這美好的瞬間呢?同學們曾經用相機記錄過旅行嗎? 如果只是用書面文字或口頭語言去描述你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是否能全面的表達清楚呢?三、講授新課隨著相機的普及,攝影已經成為我們記錄生活和傳達信息的一種重要手段。1.快樂分享 同學們,趕快翻開你珍藏的旅途記憶,我們一同來分享這尋美之旅的點點滴滴吧! 請幾位同學到講臺上分享快樂旅途的照片,并用幻燈片播放。 除了幾位同學介紹到的旅途,還有更多未知的旅途等待我們去探索、去發現。 天下第一奇山---黃山,是安徽旅游的標志。黃山素來“無山不峰,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無論是艷陽高照下,顯現出鐵骨崢嶸之陽剛之美,還是云遮霧繞下若隱若現的嫵媚之美,亦或是陽春三月里,漫山遍野盛開的鮮花透出的浪漫之美,甚至在雪花紛飛的嚴冬處處銀裝素裹的圣潔之美-----都難以描述“黃山之美”除了安徽黃山,全國各地還有很多風景名勝,數不勝數。例: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紅色角礫巖鋪就 、其十三座雪峰連綿不絕,宛若一條“巨龍”騰越飛舞—— 玉龍雪山、絕對的山清水秀,千百年來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青松翠竹掩映下的毛澤東故居吸引著海內外游人。 山西平遙的古建筑默默地訴說著歷史的變遷。 大紅燈籠為喬家大院增添了新的光彩。 傳統手工藝品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 身邊的美好:這是老師自己平時去過的地方或者就是身邊美好說明用相機記錄的意義。攝影小知識:旅途中,拿起相機可不能漫無目的噢!光線、構圖、色彩等都要考慮的。嘗試從多個視角、構圖拍照 邊走邊拍,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旅游線路的規劃、設定要科學、高效,以求事半功倍。 旅途中還要注意環境保護,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會使生活更美好! 2.議一議 對比鳳凰古城吊腳樓的照片,分析它們在構圖和色彩上有什么特點?你更喜歡哪一張?為什么? 隔岸遠觀: 構圖:主題突出; 色彩:以深色為主,將鳳凰古城吊腳樓古樸的特質表現得淋漓盡致。 泛舟河上: 構圖:近處的小船,中間的吊腳樓,遠處的樹木使構圖層次豐富。 色彩:色彩清新,深綠的樹木和淺綠的水面相互呼應,協調統一。 反觀岸上: 構圖:有層次感,近處平靜的湖面,中間洗衣服的人們和遠處趕集的人們使畫面富有節奏感。 色彩:人物衣著色彩豐富,使畫面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情趣。3.自主探究 攝影和繪畫有許多密切的聯系, 你能說一說攝影對美術創作有哪些幫助嗎?收集素材——整理加工——美術創作 攝影與繪畫相互交融在當代造型藝術的開放性與多樣性同步發展過程中,攝影與繪畫更是自覺不自覺地在相互撞擊、交叉中表現出多方位的藝術交融,從一些意境深邃的作品,可以看出它們的互補因素和特征。眾所周知,繪畫是攝影的姊妹藝術。攝影術誕生以后就受到繪畫的熏染。繪畫的很多基本功,如對明暗的把握、色彩的認識和運用、構圖的選擇等等,攝者無不用之。有繪畫基礎的人進入攝影行業可在很多方面輕車熟路,事半功倍。 4.比一比 旅行歸來,你若還沒來得及整理照片的話,現在就趕快行動起來吧! 小組分工合作(6人為一個小組,共8個小組):看誰安排的版面更合理、更美觀。 溫馨提示:同學在進行版式設計時應考慮以下幾點 主題鮮明突出——一目了然 整體性與協調性——前后一致、互相呼應 趣味性與獨創性——吸引人、打動人 5.展示評價 我的創意、、、、、6.課堂延伸除紙介質相冊外,我們還可以利用 電子相冊 、 我的美篇來記錄旅途中的美好,制作更加精美的配樂的多媒體相冊,制作幸福滿滿的回憶。四、課堂小結今天我們的學習只是用攝影的鑰匙開啟了生活與自然的大門,并且一起分享了點滴的收獲和感悟。人生旅途上還有更多的精彩等待我們去發現和創造,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