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課 中古時期的歐洲教學設計1.唯物史觀:掌握西歐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莊園與農奴制度。體會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了解莊園法庭的相關內容。2.史料實證:知道歐洲教會和城市發展的史實,體會二者對王權強化的影響。3.時空觀念:了解拜占庭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的發展歷程。重點:掌握西歐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莊園與農奴制度。難點:西歐封建社會的產生、城市自治產生的影響。1.教師利用教科書及其他相關備課資料進行前期課前準備。2.學生課前預習,查閱相關背景資料,搜集有關資料。【導入新課】【師】請同學們觀察圖片,了解西歐莊園的組成。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中古時期的歐洲。【新課講授】【師】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產生了西歐的封建社會。西歐封建社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下面我們來一起學習。西歐封建社會1.西歐封建社會(1)產生背景:在羅馬帝國的廢墟和日耳曼人遷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國的基礎上,西歐封建社會產生了。(2)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莊園與農奴制度。【師】請同學們觀察圖片,思考封君封臣制度的組成以及封君與封臣之間享有的權利與義務。2.封君封臣制度(1)產生背景:是社會動蕩和自然經濟的產物。(2)權利和義務:封君授予封臣土地,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經濟等權力;封臣必須效忠封君,主要義務是服兵役。(3)影響:一方面國王或皇帝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通過封君封臣制度與各級封建主聯系起來,成為西歐社會的統治階級。另一方面封建主作為領主,在各自的領地內獨立行使權力,政治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據局面。材料:一個領主單獨管轄的特別區域的農業種植園叫作莊園,有時鄉村和莊園是相當一致的,也就是說,一個農民的村落形成一個領主特有的莊園;但是,有時一個莊園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鄉村,而有時一個大鄉村可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莊園。——《西歐中世紀史》【美】布菜恩·蒂爾尼西尼·佩因特【師】封君在分封土地時,往往會把士地上的農民一塊兒授予封建主。這些封地就形成了大小不一的莊園。請同學們根據材料回答什么是莊園。3.西歐莊園制度(1)概念:莊園是中古西歐基本的農業經濟組織,大小不一,耕地由領主自營地和農民分地組成。(2)產生背景:是社會動蕩和自然經濟的產物。【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并結合《西歐封建莊園示意圖》找出莊園的組成部分。(3)主要組成①領主自營地:由領主直接經營,由農奴耕種,收入歸領主所有。②農民分地:是農民從領主那領有的土地,分為農奴分地和自由份地,自耕自收。【師】農奴和自由農民他們有何區別?他們的義務分別是什么?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回答問題。義務①農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著于土地上,需要自備工具為領主服一定時間的勞役,向領主納稅。②自由農民:為領主服一定時間的勞役,向領主納稅。【師】同學們莊園里生活著領主和農民,他們之間如果產生矛盾和糾紛,有誰處理?生:莊園法庭【師】莊園法庭有誰主持?法庭的主要職責是什么?請同學們結合教材小組討論得出。莊園法庭①主持者:領主或其管家②特點:沒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沒有固定的開庭地點。③職責:審理侵犯領主利益的行為;審理佃戶之間關于土地、借貸和婚姻的糾紛;審理違反莊園公共規則的行為。④審判依據:習慣法或村法。⑤懲罰手段:通常處以罰金。⑥作用:維護莊園秩序;既維護了領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師】西歐封建社會出現了許多新變化,在多方面取得進步,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找出。中古西歐的王權、城市與教會王權的強化(1)背景:封建制初期,權力分散,王權軟弱。(2)表現:到15世紀晚期,英格蘭逐漸形成了較為強大的王權;到15世紀晚期,法蘭西國王基本完成了法蘭西的統一;15世紀末,西班牙和葡萄牙國家形成。2.西歐城市的興起(1)興起背景:封建社會走向穩定,封建經濟獲得一定發展。(2)城市自治①城市居民構成:主要居民是手工業者和商人。②爭取自治的原因:封建主用對待農奴的方式對待城市市民,對市民的生產和經營活動造成影響。材料:瑯城是法國北部一個比較富裕的工商業城市,它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領地上,高德理非常貪得無厭。為了擺脫高德理的統治,12世紀初,瑯城的居民湊了一大筆贖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國王路易六世買回了城市的自治權。但是,高德理背信棄義,得到錢后不久,他又要重新統治瑯城。瑯城居民聞訊十分憤怒,1112年,瑯城居民發動起義,成立“公社”,堅持斗爭,直到1128年路易六世不得不向瑯城頒發特許狀。【師】請同學們閱讀材料,以瑯城為例分析城市爭取自治的方式有哪些?③爭取自治的方式:與封建主談判、金錢贖買、武裝暴動。④結果:贏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權。⑤影響:有利于城市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大學的興辦;城市以金錢和人力支持王權,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王的統一事業。【師】基督教在中古修占有重要地位,他擁有大量莊園和土地,向教徒征收什一稅,他是最大的有組織的力量,請同學們閱讀教材學習基督教的統治在政治、經濟、文化方便的表現及影響。3.基督教會的統治(1)經濟:擁有大量莊園和廣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稅。(2)政治:形成了從教皇到各級神職人員的等級制度。(3)文化:控制著人們的精神生活。(4)影響:在中古西歐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整個西歐社會的居民幾乎都是基督教徒,宗教戒律嚴重束縛了人性的發展。【師】西羅馬帝國滅亡后,東羅馬帝國繼續發展,查士丁尼大帝是東羅馬帝國的皇帝,因首都在古希臘殖民城邦拜占庭的舊址——君士坦丁堡,又稱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在位期間東征西討,拜占庭一度成為強大的帝國,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找出拜占庭帝國發展歷程,取得了哪些成就,又是如何走向滅亡的。拜占庭與俄羅斯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成就①經濟:工商業發達,君士坦丁堡是當時歐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為溝通東西方的橋梁。②法律:《查士丁尼法典》的編訂使羅馬法成為系統、完整的法律體系;它與同時或稍后編纂的《法學匯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稱《羅馬民法大全》。【師】觀察圖片對比6世紀中期的和15世紀中期拜占庭帝國疆界的范圍,結合教材學習拜占庭帝國滅亡的過程。2.走向滅亡①6世紀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的沖擊和內部矛盾,拜占庭帝國陷入混亂。②7世紀中后期,帝國喪失了從敘利亞到北非的大片土地,僅保有小亞細亞和巴爾干半島等地區。此后帝國一度復興,但再也未能恢復鼎盛時期的疆域。③奧斯曼土耳其興起后,逐步蠶食小亞細亞和巴爾干地區。④1453年,拜占庭首都被攻陷,帝國滅亡。【師】下圖分別是俄羅斯帝國的國徽和圣巴索大教堂,俄羅斯最著名的東正教場所。【師】俄羅斯曾被蒙古統治,在反抗蒙古統治的過程中,莫斯科公國逐漸興起建立統一國家,并不斷向外擴張,請同學們閱讀教材,了解俄羅斯帝國建立的過程。2.俄羅斯帝國(1)概況:俄羅斯發端于9世紀建立的基輔羅斯;13世紀上半期被蒙古征服,在反抗蒙古統治的過程中,莫斯科公國逐漸興起;16世紀初,以莫斯科公國為中心的統一國家建立,并向周圍擴張;17世紀末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師】俄羅斯在對外擴張的同時,對內進行改革,上圖為伊凡四世的圖像,伊凡四世在位期間采取了哪些措施,產生了什么影響?(2)伊凡四世改革: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為沙皇。他頒布新法典,改組中央機關,鎮壓大貴族,鞏固和強化了中央集權。【深化探究】歐洲中世紀自治城市的興起開啟了現代文明。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動;市民可以隨時向城市法庭提出訴訟請求和控告;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財產,并隨便處置它們,這是承認城市市民財產私有制。與城市外的居民相比,城市市民在經濟活動上有很多的經濟優勢和優先權。因此,中世紀西歐城市特許狀的內容是紛繁蕪雜的。在早期國王和封建領主頒發給城市的特許狀中確認市民的身份自由是最基本的內容。——摘編自馮正好:《中世紀西歐的城市特許狀》材料二 在地中海世界,特別是在歐洲的中西部,商品經濟的復蘇與發展需要更靈活、更都市化的法律,也需要一種比地方習慣法的適用范圍更廣、普適程度更高的法律。系統而有縝密的羅馬法恰逢其時,不僅具有詳細的人法、物權法、繼承法、債權法和訴訟法,而且對社會各種組織的地位亦有較為明確的法律界定。而且,在中世紀一種觀念與羅馬法中的個人權利思想元素一拍即合,逐漸融為一體:上帝關心每個人的命運和靈魂得救,通過上帝揀選,每個追隨上帝的人都可能成為天國的選民。——摘編自侯建新:《交融與創生:西歐文明的三個來源》材料三 因為城市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使得它成為了手工業和商業中心,大量的人口、資金從四面八方涌入到了城市。中世紀時,萬人規模的城市已經很多,比較著名的如14世紀時倫敦和科隆人口約有4萬人,被認為是大城市;巴黎的人口約有8萬,意大利的威尼斯、米蘭、那不勒斯等人口超過5萬。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使城市的經濟更為繁榮。而在廣大農村,不可能提供大學所需的經濟需求。因此,中世紀西歐的大學一般都位于經濟比較發達、交通比較便利的城市中。——摘編自魏麗:《論西歐中世紀大學與城市的關系》(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括中古西歐城市市民享有的自由及意義。(2)概括材料二,概括中古西歐個人“自由”產生的歷史淵源。(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分析中古西歐的自治城市對歷史發展的影響。答案:(1)自由:身份自由或個人自由、司法自由、處置財產的自由、某些特定的經濟特權等;意義:市民的身份和地位得到了法律上的保證和認可,可以更好地從事商業活動。(2)羅馬法中的個人權利思想;基督教的上帝選民觀。(3)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王的統一事業;擺脫了封建主的控制,沖擊了農奴制度;有利于工商業的發展,有利于城市經濟的繁榮;一些城市興辦大學,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打破了教會壟斷教育的局面;瓦解西歐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現代西方文明。本課學習了中古時期歐洲封建社會的狀況,5-15世紀被稱為中古時期,時間跨度較大,因此時空線索非常重要,需要同學們學習教材的同時結合地圖,梳理中古時期歐洲社會發展的時間脈絡,掌握拜占庭和俄羅斯帝國的發展歷程。同時運用史料結合教材幫助同學們理解中古世界西歐封建社會基本特征和封建社會發展中的變化,使學生認識到西歐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認識到城市爭取自治的斗爭以及基督教會的統治地位。中古世界的歐洲西歐封建社會1.封君封臣制度2.莊園與農奴制度二、中古西歐的王權、城市與教會1.教會利用經濟和精神力量,地位顯赫2.城市自治、大學興辦三、拜占庭與俄羅斯1.拜占庭帝國與《查士丁尼法典》2.俄羅斯帝國與伊凡四世改革【課后作業】掌握重難點,完成課后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