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藍白之美---藍印花布》教學設計【教材分析】《藍印花布》是蘇少版初中美術第18 冊第6課的內容,本課屬于 “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本課以我國民間傳統工藝品—藍印花布為載體,教學時應著意于傳統文化底蘊的熏陶和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既要展示藍印花布的獨特藝術魅力,又要掌握藍印花布的特殊制作工藝,讓學生學會用替代的方法創造“新藍”。從而培養學生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讓學生領悟藍印花布所折射出的深厚的文化底蘊,培養新時代的文化傳承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本課教學一課時完成。【教學目標設計】1.知識與技能:了解藍印花布的藝術特點和特殊的制作工藝,嘗試藍印花布的設計和制作。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藍印花布的藍印之美,激起學生的創作欲望。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掌握設計畫稿的注意點,理解不同的涂染法決定著不同的印染效果。每一位學生的成品通過最終的集體合作來完成對“藍白之美”的藝術暢想。3.情感與態度:感受藍印花布的深厚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培養學生愛家鄉、愛生活的美好情操;在集體合作中鍛煉學生的協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學會與他人分享,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學重點】認識藍印花布的藝術特點和藍印花布的特殊制作工藝;尋找簡便的方法替代復雜的傳統工藝。【教學難點】如何設計藍印花布紋樣圖案。三、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法;情境創設法;問題設疑法;啟示法;演示法;歸納總結法。【學習方法】小組討論法;實驗法;分組合作法;自評法;互評法;展示法。【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藍印花布圍巾、包、工藝品等實物。【學具準備】鉛筆、鉛畫紙、“心”形圖案紙、藍黑墨水、白油畫棒、底紋筆、碟子。【教學過程】一、導入:師:同學們,這位女士你們熟悉嗎?生:國母彭麗媛。師:她那儒雅高貴的氣質讓世人折服,她那具有中國風的服飾更讓時尚界羨慕!哪位同學知道這件服飾用什么樣的面料制作而成的呢 生:藍印花布今天老師就帶你們走進藍印世界感受藍白之美。播放視頻。師:看到這些簡潔、淳樸、美麗而帶有濃濃鄉土情的藍印作品,你們有沒有一種迫不及待的心情想去了解它,熟悉它,有沒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藍印花布。設計意圖:學習情境的創設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二、講授新課:首先請同學們一起看藍印花布簡介。藍印花布是南通民間一種古老的手工印花織物,它以藍白兩色相配,色調清新,圖案淳樸,工藝簡單,取材方便,深受人們喜愛。藍印花布,又是傳統的江南民間工藝,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歷史。她那幽雅的文化韻味,在我國民間藝術中堪稱獨樹一幟,千載之下散發著東方文化迷人的芳香。接下來請同學們再次欣賞感受藍印花布在生活中的運用。出示藍印花布生活中的圖片。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藍印花布淵源流長的歷史,從而體會到自己肩上的歷史責任感,吸引學生做一名文化傳承者。活動一、體 驗 制 作 工 藝看到這么多漂亮、美麗的藍印作品,我們每個人心中不禁有個疑問藍印花布是怎么制作而成的?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去現場參觀一下,在參觀之前老師有個要求,拿起你們的筆將每個工藝用兩三個字概括一下,比一比哪個同學又快要全面的記錄下來。播放視頻通過視頻欣賞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藍印花布工業流程分哪幾個步驟。師:請哪一組代表歸納一下。生答:刻版--刮漿--染色--刮白--清洗、晾曬—成品師:回答很對,大家給他鼓掌,讓我們再進一步加深印象,小結、鞏固。設計意圖:本內容是教學的重點。短片中展示了制作藍印花布的工藝流程,讓學生觀看后自己歸納,在自主學習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活動二、工業探討首先學習藍印花布工業分類,出示兩塊藍印花布,問這兩塊布有什么區別?生答:藍底白花 白底藍花設計意圖:本內容是教學的難點。在問題情境中,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培接下來學習什么是藍印花布圖案。藍印花布的圖案造型絕大部分采用了吉祥的紋樣,這些圖案題材堅持從正面角度進行表現,畫面中的內容和形式巧妙結合,讓老百姓觀之悅目,聽之悅耳。這些圖案紋樣都富有吉祥寓意。欣賞藍印花布常用圖案。小結:通過欣賞知道了藍印花布常用圖案。設計意圖:本內容是教學的重點。通過觀察圖片,知道藍印畫布圖案題材和圖案寓意。活動三、藍印花布圖案構成出示一塊藍印花布,藍印花布圖案一般有哪些紋樣構成呢?一起回憶初一學過哪些紋樣,單獨紋樣、適合紋樣、連續紋樣、角隅紋樣。生答:師總結。設計意圖:讓學生知道藍印畫布紋樣構成,培養學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活動四、藍印花布圖案設計我們如何用取代材料設計藍印花布圖案呢?1、藍底白花:修正液或白顏料在藍紙上畫2、白底藍花:藍色水筆在白紙上畫設計意圖:知道如何用取代材料設計藍印花布圖案,認識制作藍印花布的替代流程,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與理解能力。活動五、實踐——作業臨摹或設計一幅藍印花布圖案作業要求:1、設計應簡潔美觀,注意點線面的運用2、先構思好再下筆,可先用鉛筆構一下圖,再用藍水筆畫出來,圖案形式既要表現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也可加入流行元素,體現當代人的審美觀。設計意圖:這是本堂課難點,嘗試藍印花布的設計和制作。能夠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從小樹立關心國家,關愛家鄉,以主人翁的精神為江蘇文化的繼承和傳播作出貢獻。活動六、評價——展示將作品貼在黑板上上,并上臺展示交流,請大家評出你認為最漂亮的作品,為什么吸引你?說明你的看法。最后教師點評。設計意圖:藍印花布圖案展示設計,讓學生的作品得到實際的應用,讓學生在濃濃的傳統文化氛圍中,進一步加深對民間工藝的喜愛。而當作品受到教師、同伴的肯定時,學生們更是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悅。結束語:最后,我想:作為新一代的南通人,我們有責任去傳承、去保護藍印花布這朵民間藝術的奇葩。我堅信:有了你們,它一定會散發出越來越迷人的魅力。課后反思:本課的教學我圍繞著藍白之魅,讓學生了解傳統藍印花布的知識;了解傳統藍印花布的造型裝飾手法;了解藍印花布的基本創作方法;動手嘗試用替代的方法進行藍印花布制作。使學生對傳統圖案理解,對現代藍印花布圖案的大膽創新;老師對學生作品個性化的引導,鼓勵學生之間自主探究,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學到了知識。這節課內容稍多,部分學生在活動中不夠主動,以后應多鼓勵這部分學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