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第一章 分子動理論與內能第3節 比熱容1.通過實驗探究,能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了解比 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2.能用比熱容知識解釋簡單的自然、生產、生活現象。3.能根據比熱容進行簡單的熱量計算。大量的生活經驗和實驗說明,對同種物質的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的多少,與物體質量的大小和溫度的變化多少有關。思考: 不同物質的物體,比如一杯水和一瓶沙子,在質量相等、溫度變化也相同的情況下,吸收的熱量是不是一樣多呢?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實驗器材:試管兩支、酒精燈、水、鐵砂、鐵架臺、溫度計、停表。實驗步驟:1.將質量相等的水和鐵砂分別加入兩只相同的試管中。2.分別用同一酒精燈對水和鐵砂進行加熱。3.用溫度計測量水和鐵砂的溫度,將它們升高相同溫度所需的時間記錄在表格中。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實驗數據:記錄水和沙子分別上升5℃、10℃、15℃所需時間。材料 升高5℃ 所需時間/s 升高10℃ 所需時間/s 升高15℃所需時間/s水沙子6012018071420(1)升高相同的溫度,水的加熱時間長,即水吸收的熱量多。(2)換其他的兩種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進行實驗,在升高的溫度相同時,吸收的熱量一般不相等。分析論證:實驗方法 :轉換法和控制變量法。(1)控制變量法的運用:控制變量法的運用:實驗中,控制水和鐵砂的質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加熱時間的長短(替代吸收熱量的多少).另外,還可控制水和鐵砂的質量相同,加熱相等的時間(替代吸收熱量相等),比較升高的溫度。(2)轉換法的運用:相同的加熱器在相同時間內放出的熱量相等,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反映吸收熱量的多少,即將“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時間的長短”替代吸收熱量的多少。A.實驗中,沙子吸熱升溫較快,說明沙子吸熱能力較強B.在本實驗中,物體吸熱多少是由物質的種類決定的C.實驗中,將沙子和水加熱到相同溫度時,它們吸收的熱量相同D.實驗中,加熱相同的時間,末溫低的物質吸熱能力強比較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時,同學們用酒精燈同時開始均勻加熱質量和初溫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裝置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解析:實驗中,沙子吸熱升溫較快,說明沙子吸熱能力弱,A錯誤。在本實驗中,物體吸熱多少是由加熱時間決定的,B錯誤。將沙子和水加熱到相同溫度時,水吸收的熱量多,C錯誤。加熱相同的時間,吸收的熱量相等,末溫低的物質吸熱能力強,D正確。知識點2比熱容1. 物理意義 :用來描述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2. 定義:一定質量的某種物質,在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與它的質量和升高溫度的乘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3. 定義式4. 比熱容的單位: J/(kg ℃)。方法技巧所謂比值定義法,就是用兩個(或多個)物理量的比值來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的方法。用比值定義法定義的物理量有密度、速度和壓強等。5. 理解比熱容(1)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它既不隨物體質量的變化而變化,又不隨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及溫度的變化而變化。(2)不同的物質比熱容一般不同,在同一狀態下同種物質的比熱容相同。比熱容反映了不同物質吸、放熱本領的強弱,利用物質的這種特性可以鑒別物質的種類。(3)對于同種物質,比熱容還與物質的狀態有關,同種物質在不同狀態下,比熱容一般不同。例如,水的比熱容是4.2 ×103 J/(kg ℃),而冰的比熱容是2.1 ×103 J/(kg ℃)。(4)比熱容還反映了物質溫度改變的難易程度.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當吸收或放出相同熱量時,比熱容大的物質溫度變化較小;比熱容小的物質溫度變化較大。6. 水的比熱容及其應用(1)在常見物質中,水的比熱容較大,是4.2 ×103 J/(kg·℃),其物理意義是質量為1 kg 的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 J。它的顯著特點是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時,溫度變化幅度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溫度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較多。(2)水的比熱容大的應用①調節氣候。沙漠地區和沿海地區相比,晝夜溫差大,這是因為沙石、泥土等物質的比熱容比較小。種植花草樹木,能有效地改善氣候,如圖所示。②用水作為冷卻劑或導熱介質,如圖所示。工廠里的冷卻塔大多用水作為冷卻介質北方樓房中的暖氣用水作為輸運能量的介質已知銅的比熱容比鋁的比熱容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將一塊銅的質量減小一半,它的比熱容減半 B.質量相同的銅塊和鋁塊,銅塊的內能比鋁塊的內能小 C.質量相同的銅塊和鋁塊,吸收相同的熱量,銅塊升高的溫度多 D.質量和初溫都相等的銅塊和鋁塊,放出相等熱量后相接觸,熱傳遞 的方向是從銅塊傳給鋁塊C解析: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質量無關;未知銅塊和鋁塊的溫度,不確定二者的內能大??;銅的比熱容比鋁的比熱容小,放出相等熱量后,銅塊降低的溫度多,而銅塊和鋁塊初溫相同,則銅塊的末溫較低,熱傳遞的方向是從鋁塊傳給銅塊。如果用Q吸表示吸收的熱量、Q放表示放出的熱量,用c表示比熱容,用m表示質量,用t0表示物體原來的溫度,用t表示物體后來的溫度,那么:(1)升溫吸熱:Q吸=cm(t-t0)(2)降溫放熱:Q放=cm(t0-t)知識點3熱量的計算特別提醒(1) 注意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2)公式只適合于物質狀態不變時的吸熱升溫或放熱降溫。(3)注意比熱容的單位:不可去掉分母的括號寫成“J/kg·℃”。(4)注意認真審題:“升高”“升高了”不同于“升高到”。“升高”和“升高了”是指溫度的變化量,即Δt;“升高到”是指末溫,即t。2. 計算物體初溫和末溫的方法(1)已知初溫求末溫:先由Δt=求出物體升高(或降低)的溫度,再由t =t0+Δt(或t =t0-Δt)來求末溫。(2)已知末溫求初溫的方法同上。把質量為2kg,溫度為20℃的水加熱到80℃,水吸收的熱量是多少?解析:從比熱容表査知水的比熱容是c水=4.2×103J/(kg·℃)即質量是1kg的水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J;則2kg的水溫度升高1℃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J/(kg·℃)×2kg×1℃=8.4×103J;把質量為2kg,溫度為20℃的水加熱到80℃,水吸收的熱量是多少?2kg的水溫度升高80℃-20℃=60℃時,吸收的熱量是4.2×103J/(kg·℃)×2kg×(80℃-20℃)=5.04×105J;上述計算可以寫成一個算式:吸收的熱量Q=4.2×103J/(kg·℃)×2kg×(80℃-20℃)=5.04×105J。人類發展史也是利用燃料的歷史,干木柴、煤的放熱本領不同,是因為它們的________(填“熱值”“熱量”或“溫度”)不同,完全燃燒0.28 m3 的天然氣可放出________ J 的熱量,這些熱量若全部被水吸收,可讓________ kg 的水溫度升高20 ℃。[已知天然氣熱值q=3.0×107 J/m3,水的比熱容c=4.2×103 J/(kg·℃)]熱值8.4×106100解析:干木柴和煤的放熱本領不同,是因為它們的熱值不同; 完全燃燒0.28 m3 的天然氣放出的熱量Q=qV=3.0×107 J/m3×0.28 m3=8.4×106 J;水的質量m= ==100 kg。1.物體的吸熱能力:與質量、升高的溫度、物質種類有關。3.比熱容反映了物質吸收或放出熱量的能力。水的比熱容最大,為 4.2×103J/(kg·℃)。4.熱量Q=cmΔt,吸收熱量Q吸=cm(t-t0);放出熱量Q放=cm(t0-t)。2.比熱容:質量為m的某種物質從外界吸收熱量Q,溫度升高了Δt,則即是這種物質的比熱容,用符號c表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mp4 第3節 比熱容.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