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第二課 探究世界的本質【思維導圖】【知識大串講】一 世界的物質性1.哲學上的物質概念與具體的物質形態比較 哲學上的物質概念 具體的物質形態區別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除客觀實在性以外,還有其自身的個別特性存在狀態 不生不滅、永恒存在,不能被創造、改變和消滅 有生有滅,可以被創造、改變和消滅聯系 哲學上的物質概念概括了宇宙間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而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二者的關系是一般與個別、共性與個性、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2.正確理解意識內容的客觀性和形式的主觀性內容的客觀性 無論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無論深刻的意識還是膚淺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觀存在通過生活和實踐的環節進入人腦,并在人腦中加工改造的結果形式的主觀性 從意識的主觀形式上看 包括感性認識形式,還包括理性認識形式。這兩種形式雖然是主觀的,便反映的內容都是客觀的;意識是由知識、情感、意志等各種反映形式共同組成的完整體系從意識的主觀差別上看 對于同一對象或同一客觀過程,不同的人由于社會地位、知識水平等差異,會產生不同的反映從意識的主觀特征上看 意識作為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不僅是對客觀對象的近似真實的摹寫,還可能是對現實的歪曲的、虛幻的反映二 運動的規律性1.規律是客觀的(1)物質是運動的物質①運動的含義:哲學上的運動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②物質和運動的關系:關系 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理解 任何具體的物質形態只有在運動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 任何運動都有自己的承擔者或者載體。離開物質載體的運動是不存在的強調 物質離不開運動 運動離不開物質誤區 離開運動談物質會導致形而上學 離開物質談運動會導致唯心主義(2)物質運動有其客觀規律①規律的含義: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②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原理內容: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規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的規律。方法論要求: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律。點撥:圖示規律的含義2.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 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人不僅能認識事物外部現象,還能透過現象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意識不僅能夠能動地反映客觀世界,而且可以能動地指導人們改造世界,即通過實踐把觀念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創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觀事物意識的能動性受到客觀規律制約 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只有符合客觀規律的正確意識,才能有效發揮能動作用,正確指導人們的實踐,實現改造世界的預期目標;違背客觀規律的錯誤意識,會導致實踐的失敗,會對事物的發展產生阻礙作用方法論要求 尊重規律,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樹立正確的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3.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含義 我們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以此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四個要求 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②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③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④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兩個結合 ①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 ②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兩個反對 ①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 ②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易混易錯】2.1世界的物質性1.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 因此意識來源于人腦。【解析】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 但意識來源于實踐。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是辯證唯物主義最基本,最核心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石。【答案】正確。意識內容的變化,本質上是人的反應方式的變化。【答案】錯誤。【解析】意識是對實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所以意識內容的變化,本質上是客觀存在的變化。4.沒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識的內容。【答案】正確。【解析】意識是對實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所以沒有被反映者即客觀存在,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識的內容。5.有什么樣的意識內容,就有什么樣的反映對象。【答案】錯誤。【解析】意識是對實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有什么樣的反映對象,才有什么樣的意識內容。6.思想的偉大在于他獨立于客觀存在之外。【答案】錯誤。【解析】物質決定意識,思想不能獨立于客觀存在之外,思想依賴于物質。物質和意識不可分離,相互依賴。【答案】錯誤。【解析】物質決定意識,思想不能獨立于客觀存在之外,思想依賴于物質,但物質不依賴與意識。人腦是意識產生的源泉。【答案】錯誤。【解析】人腦是意識產生的生理基礎,實踐是產生意識的源泉。意識是大腦對外界刺激的條件反射。【答案】正確。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詩詞的創作源于作者的內心感悟。【答案】錯誤。【解析】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詩詞的創作屬于意識,它源于實踐。科幻作品也是客觀存在的如實反映。【答案】錯誤。【解析】科幻作品屬于意識,它是客觀存在的反映,不一定是如實反映。詩詞是以客觀形式表達詩人的內心感受。【答案】錯誤。【解析】科幻作品屬于意識,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龍的概念無法在客觀世界找到某種原型。【答案】錯誤。【解析】意識是對物質世界的反映。不管什么樣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觀存在通過生活和實踐的環節進入人腦,并在人腦中加工改造的結果。離開了客觀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識。龍的概念作為意識能夠在生活中找到依據。為無產階級提供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使命。【答案】正確。【解析】哲學的任務是指導人們正確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15.正確的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錯誤的意識、神話、傳說是人創造出來的。【答案】錯誤。【解析】意識是對物質世界的反映。不管什么樣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觀存在通過生活和實踐的環節進入人腦,并在人腦中加工改造的結果。離開了客觀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識。正確的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錯誤的意識,如神話、傳說等是對客觀存在的歪曲反映。2.2運動的規律性1.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解析】物質的固有屬性是運動,它揭示了物質的存在方式。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它揭示了物質的本質。2.規律是客觀的,所以是永恒存在、萬古不變的。【解析】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它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規律存在和發生作用隨著事物存在的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而變化,而不是萬古不變的。3.意識都是對客觀事物及其本質規律的正確反映。【解析】意識有正誤之分,只有與客觀實際相符合的意識才是人腦對客觀事物及其本質規律的正確反映。4.意識能夠直接改造客觀世界,具有直接現實性。【解析】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的指導作用必須通過實踐,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不具有直接現實性。5.客觀規律和主觀能動性相互制約。【解析】客觀規律制約人的主觀能動性,人的主觀能動性不能制約客觀規律。6.科學理論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解析】客觀實際是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7.人們正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突破規律的制約。【解析】規律是客觀的,人們正確地發揮主觀能動性也不能能突破規律的制約。8.規則也是一種規律。【解析】規則、規定、守則、定律、公式、公理、法律等都不是規律,他們是主觀的,是對規律的反映,但不是規律本身。9.物質世界的永恒運動狀態為我們認識事物提供了可能。【解析】物質世界的相對靜止狀態為我們認識事物提供了可能。認識自然規律是改造自然規律的前提。【解析】規律是客觀的,人不能創造、改變和消滅規律。認識自然規律是利用自然規律的前提。意識具有能動創造性,可以創造出現實世界。【解析】意識具有能動創造性,可以創造出理想的世界。但意識不具有直接現實性,不能直接創造現實的世界。揠苗助長失敗的原因是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解析】揠苗助長的主人公發揮了主觀能動性,其失敗的原因是沒有尊重客觀規律。13.堅持客觀與主觀,實踐與理論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解析】正確的說法是堅持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14.意識內容的變化本質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變化。【解析】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內容的變化本質上是客觀存在的變化。15.意識可以創造出世界上原本沒有的客觀事物。【解析】意識可以創造出世界上原本沒有的客觀事物屬于主觀唯心主義的錯誤說法,但可以說意識可以通過實踐創造出世界上原本沒有的具體事物。16.意識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解析】意識對人的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的作用,積極地意識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答題模板】運用唯物論的知識分析問題1.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1.運用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或意識能動作用原理分析……原因(意義)或措施【答題要素】物質決定作用+意識能動作用(總體+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措施+意義【答題模板】(1)物質決定意識,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2)意識能動作用原理:①意識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要樹立正確意識,克服錯誤意識,發揮正確意識(或科學理論)的促進作用。②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能正確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③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怎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設問模式】運用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怎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答題要素】客觀存在+發揮主觀能動性+尊重客觀規律+反對兩種錯誤思想【答題模板】①尊重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②發揮主觀能動性,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③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④既要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唯意志主義,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3、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設問模式】運用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辯證關系分析……原因(意義)或措施【答題要素】客觀規律+主觀能動性+結合+措施+意義【答題模板】(1)規律是客觀的、普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要求我們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2)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從實際出發,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在運動變化中利用規律。(3)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4.運用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相關知識,分析。。。【答題要素】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二者結合【答題模板】①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意識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能動創造性。。。②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發展起推動作用。要求重視意識的作用,樹立正確的意識。。。。③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條件,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規律的重要條件,要求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