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適合紋樣》教學設計教材分析:《適合紋樣》是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美術教材第七冊第18課的教學內容,屬于設計·應用類型教學活動。教學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適合紋樣,感悟適合紋樣的美麗,并嘗試設計適合紋樣。本課教學內容——紋樣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貼近學生生活,繼而發現并創作生活中的美。學生情況:對于小學四年級學生來講,適合紋樣的學習是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展開的。通過對“二方連續”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了紋樣有規律的重復排列可以表現一定的節奏美和韻律美,并且通過點線面設計出簡單的紋樣。另外,學生的直觀思維占主要,教學設計越貼近生活、學生越容易接受。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賞析,認識適合紋樣,了解適合紋樣的特點。2.過程與方法:通過思考、欣賞與討論,學會用多種方法設計適合紋樣。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對美的感受能力,感受生活中的藝術美。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了解適合紋樣的特點,并能自己設計適合紋樣。教學難點:運用點線面的組合,色彩的合理搭配,表現豐富多彩的適合紋樣。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欣賞感悟,揭示課題出示各種花朵的圖片,通過欣賞,發現花朵的形狀千差萬別,三角形、六邊形、圓形、正方形等。師:設計師把美麗的花朵通過夸張變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漂亮紋樣,裝飾著我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今天我們也來做一回小小的設計師。(教師示范:①從內向外畫;②畫的內容要把形狀撐滿。)畫一畫,畫的花朵紋樣要適合桌上的紙的形狀。美麗的紋樣,設計在一定的形狀中,即使去掉了邊框,也能顯示出原來的形狀,這些圖案被稱為適合紋樣。(板書課題)二、通過探究,尋找規律1.師:生活中有很多美麗的適合紋樣,如餐具上、瓷磚上、窗簾上……因為它的普遍,常常被我們的眼睛忽略,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老師收集到的生活中適合紋樣的圖片,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好嗎?師:在欣賞這些圖片的時候,請大家思考兩個問題:(1)這些適合紋樣用了哪些圖案內容來裝飾?(2)適合紋樣的圖案說是不是有一定的規律?2.學生欣賞討論,教師適當引導,總結適合紋樣的裝飾內容和方法(1)適合紋樣的裝飾內容:植物、動物、人物、風景…(2)適合紋樣的裝飾方法:對稱式、均衡式、離心式、向心式、旋轉式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適合紋樣的設計規律是本課教學要解決的重點,如果一味地平鋪直敘,學生聽起來就索然無味了。這一環節,我設計讓學生自主參與、合作探究,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激發學生共同參與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跟著老師做一做,把彩色紙片的適合紋樣放進白色大紙片里,還是適合紋樣嗎?(不是)但我們是小小設計師,可以把它變成適合紋樣的。看看別的小設計師是怎么做的。(欣賞同齡人作品)設計意圖:看到同齡人作品,學生克服心理上的畏難情緒,從不同角度欣賞、評價學生作品,從而培養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作力。同時,在作品比較中汲取一定的設計方法和靈感,為自己的設計尋找更加合適的表現方法,教學難點也巧妙地得到了解決。三、嘗試實踐,體驗創作的樂趣把畫好的花朵形狀放在自己白色紙片形狀里,用自己喜歡的內容和方法進行添畫,完成一個適合紋樣。作業展評學生作業以集體展示的形式張貼在黑板上。師:有沒有同學來說一說,我最喜歡這里的哪一件作品?(指名說)你覺得你最喜歡上面哪一幅,為什么?設計意圖:自評、互評、教師點評相結合,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的表述能力,使學生在多元的評價體系中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讓學生真正體驗了繪畫的快樂。課堂小結像這樣的適合紋樣在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美麗的紋樣裝飾著我們的世界,美化著我們的生活。課堂反思《適合紋樣》一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的課程,通過作品的欣賞,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動手嘗試探究出紋樣設計的方法、規律。如:適合紋樣有哪些外形?可以用什么樣的紋樣來設計裝飾呢?發現了哪些圖案設計的方法和規律?適合紋樣的設計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學生自主探究、集體討論、動手嘗試,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生真正體會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