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富有活力的運動會第三課 喜悅與收獲課題:喜悅與收獲課型:欣賞·評述課時安排:1課時年級:初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3課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對運動會比賽場景和頒獎活動圖片的欣賞,讓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學習并掌握獎杯獎牌的構成及其設計理念。 2、過程與方法:通過運動會主題中的優秀獎牌、獎杯作品賞析,讓學生了解獎牌、獎杯的創意設計和制作工藝,初步養成創意設計和制作技術意識。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實踐制作以及,了解工藝設計制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培養學生愛學習、愛勞動、團體協作的意識,增強榮譽感。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在教學中帶領學生認識獎牌、獎杯的設計構成、設計理念以及所傳達出來的設計精神。2、教學難點:通過教師評述,學生探究,理解設計作品所傳達的精神內涵,并通過一定的手法將其進行表現。三、教學方法 本課教學屬于“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教學內容。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播放各大體育賽事的頒獎過程,讓學生直觀體驗獎牌、獎杯之于比賽的意義。并通過北京奧運會和世界杯足球賽等重大體育賽事的獎牌、獎杯設計創意和文化內涵,使學生了解設計創意在主題運動比賽中的實際應用,理解運動文化的精神,認識獎牌、獎杯的設計制作方法;然后結合校園運動會,挖掘校園文化和學校運動會的精神內涵,尋找和設計具有明顯地域特征的藝術元素,描述自己的創意思路;并在教學的最后階段,通過小組分工合作的方式,能利用周圍的廢舊材料讓學生有意識地為校園運動會設計并制作一枚獎牌或獎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 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引領、賞析、描述、實踐等活動,讓學生體驗到設計和制作的樂趣,體驗到創造的快樂。四、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相關文字及其材料,圖片ppt多媒體課件2、學生準備:自己收集到的有關運動會獎牌獲獎杯的資料,卡紙、廢置將狀物、彩筆、膠帶等工具材料。五、教學過程(一)課前準備安排學生課前閱讀教材,初步了解本課的學習內容,了解教材中所涉及的設計作品及其設計理念等。(二)導入教學1、播放中國運動員獲獎視頻,分享獲獎的瞬間。2、請同學們嘗試著描述得獎時的心情、狀態,會有什么樣的表現?同時PPT展示。(學生描述,教師鼓勵)揭示課題《喜悅與收獲》(板書)(三)新課教學1、播放世界杯總決賽獲獎片段,并展示大力神杯的獎杯形象。提問:大力神杯由哪幾部分組成,有什么樣的造型特點?學生回答。教師小結:由杯身和杯座組成(同時展示百花獎、金雞獎、奧斯卡獎杯設計)。從基座上延伸出的幾條曲線呈螺旋狀向上伸展,一直連接到頂部的地球造型。作為雕像主體的兩名運動員的形態設計充分展現那令人激動萬分的勝利瞬間2、圖片展示北京奧運會獎牌。提問:獎牌由哪幾部分構成?北京奧運會獎牌有什么樣的文化內涵?學生回答。教師小結:獎牌一般由綬帶和牌面兩部分構成。獎牌正面為國際奧委會統一規定的圖案。北京奧運會獎牌背面鑲嵌著取自中國古代龍紋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屬圖形上鐫刻著北京奧運會會徽。北京奧運會獎牌中國特色濃厚,和諧地將中國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結合在一起。是一種崇高的榮譽和禮贊。3、欣賞歷屆奧運會的獎牌,了解獎牌的設計思路。提問:為什么歷屆奧運會獎牌的造型設計各不相同?學生思考并回答。教師小結:獎牌的設計與國家、民族、地域有著一定的關系,體現著不同的文化內涵。(四)實踐設計并展示1、以小組為單位,為我們的家鄉、班級設計獎牌和獎杯,并說明設計意圖。2、可將第一課“凝練的視覺符號”的優秀運動會標志作為獎牌的正面主題圖形,將第二課“親切的使者”學習活動中設計的優秀運動會吉祥物形象作為獎牌的背面主體圖形。3、選擇適合的材料制作并進行相應的造型裝飾和美化。4、獎牌。獎杯制作大小以方便裝飾為宜,并不拘于其標準規格。5、裝飾美化可采用繪制、粘貼等表現手法。選擇優秀的作品進行展示,教師評價,生生互評。(五)知識拓展與延伸在課后按照獎杯獎牌設計方案的基礎上,嘗試運用橡皮泥、卡紙、顏料等材料將設計方案用實物進行呈現。(六)教學總結獎杯獎牌代表著喜悅與收獲,更代表著新的征程,通過我們今天的學習,我想同學們既了解到了如何去設計一件獎牌、一座獎杯,我更期待同學們用積極熱情的心態去探索那些未知的世界。六、教學反思本課教學知識點較少,教材以圖片展示為主,學生提前閱讀形成視覺上的直觀感受。通過視頻導入到課程內容,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控制課堂節奏,此階段繼續引導學生對此類設計的興趣。案例展示,強化視覺的直觀性。學生相互討論,提升參與感,師生互動,以探究方式推進課堂教學。通過對獎牌設計多樣性原因的探討,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通過課堂練習加強對獎杯獎牌設計的理解,教師對每組的展示與回答進行評價并鼓勵,同時要求學生繼續完善設計作品。強化設計思維,并通過動手操作將設計想法進行實物表現,增加趣味性和愛勞動的行為習慣。鼓勵作業效果及課堂表現,總結下課。七、板書設計3、喜悅與收獲神杯:杯身、杯座獎牌:綬帶、牌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