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2023-2024學年人文地理(上冊)綜合探究二 從地球儀上看世界 綜合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2023-2024學年人文地理(上冊)綜合探究二 從地球儀上看世界 綜合練習

資源簡介

浙江省2023-2024學年人文地理(上冊)綜合探究二 從地球儀上看世界 綜合練習
一、非選擇題
1.讀圖,回答:
(1)寫出下列各點的經緯度:
A:   、   .
B:   、   .
D:   、   .
(2)寫出C、D、E三點所在的半球(東西半球、南北半球)
C:   、   .
D:   、   
E:   、   
(3)A在B的   方向.
(4)A點和D點,位于熱帶的是   ;位于北溫帶的是   .
【答案】(1)20°N;20°E;30°S;20°W;60°N;140°E
(2)東半球;南半球;東半球;北半球;西半球;北半球
(3)東北
(4)A;D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方向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根據題意,寫出下列各點的經緯度:A:20°N、20°E;B:30°S、20°W;D:60°N、140°E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 以南是南半球。西經20°以東,東經160°以西為東半球,西經20°以西,東經160°以東為西半球;根據題意,寫出C、D、E三點所在的半球(東西半球、南北半球)。其中,C:東半球,南半球;D:東半球,北半球;E:西半球,北半球。
(3)、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以B建立方向坐標,A在B的東北方向.
(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點和D點,位于熱帶的是A;位于北溫帶的是D.
【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
2.讀經緯網圖,回答問題。
寫出A、B、C、D的經緯度
A:   
B:   
C:   
D:   
【答案】140°E80°N;140°W40°N;140°E20°N;140°W20°S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因此,A點的地理坐標是( 140°E,80°N );B點的地理坐標是( 140°W,40°N );C點的地理坐標是( 140°E,20°N );D點的地理坐標是( 140°W,20°S )。
【點評】東西經度的劃分是以0°經線為界,向東向西各分了180°,以東的180°稱東經,用符號“E”表示,以西的180°,稱西經,用符號“W”表示,南北半球和南北緯度的劃分都是以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的緯度稱北緯,用符號“N”表示,屬于北半球,赤道以南的緯度稱南緯,用符號“S”表示,屬于南半球。
3.讀臨沂市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1)和該地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圖2),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圖1,描述該地區的地形、地勢特點.
(2)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布局農業,圖1中甲、乙、丙三地適宜發展的農業部門分別是   、   、   .
(3)2016年該地區春旱嚴重,致使湖泊水位下降,面積減小,灌溉用水緊張,給該地區農業生產帶來較大的影響,讀圖2,分析該地區春旱形成的原因.
(4)圖中李村是該區域規模最大的村莊,試據圖分析其形成與發展的有利條件.
【答案】(1)地形以丘陵為主,地勢西高東低;
(2)林業;種植業;水產養殖業
(3)春季風從大陸吹向海洋,氣候干燥,蒸發旺盛;
(4)靠近河流、公路,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鄉村聚落;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解析】【分析】(1)、結合圖1,描述該地區的地形以丘陵為主,地勢西高東低;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地海拔高,坡度陡,適宜發展林業。乙地位于平原地區,適宜發展種植業。丙地是湖泊,適宜發展水產養殖業。因此,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布局農業,圖1中甲、乙、丙三地適宜發展的農業部門分別是林業、種植業、水產養殖業
(3)、讀圖2,當地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春季降水少,氣溫回升快,春季風從大陸吹向海洋,氣候干燥,蒸發旺盛;最終導致春季干旱。
(4)、圖中李村靠近河流、公路,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自然條件優越,適宜人們在這里居住。
【點評】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適于耕作;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資源豐富。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工農業生產比較發達,聚落分布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
4.讀下圖,回答問題:
(1)A地的經緯度是B地的經緯度是   
(2)A點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B點位于東西半球中的   半球。
(3)按高、中、低緯度劃分,A點處在   緯度,B點處在   緯度。
(4)A點在B點的   方向。
【答案】(1)(60°E,40°N);(100°E,20°N)
(2)北;東
(3)中;低
(4)西北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方向
【解析】【分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可以判斷出該圖緯度是北緯度,經度是東經度。A地的經緯度是 (60°E,40°N) ;B地的經緯度是 (100°E,20°N) 。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點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 B點位于東西半球中的東半球。
(3)、按高、中、低緯度劃分,A點處在 中緯度, B點處在 低緯度。
(4)、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以B建立方向坐標,A點在B點的西北方向。
【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
5.讀經緯網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B點的經緯度:B。
(2)A、B、C、D四點中,緯線最長的是:;位于東半球的是;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高緯度的是;位于北溫帶的是。
(3)四點中,B位于D的方向,C位于A的方向。
【答案】(1)0°,0°
(2)B,B、C、D,A、D,D,A
(3)正南東南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方向
【解析】【分析】 (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B點正好位于0°經線和0°緯線的交點。因此,寫出B點的經緯度 ( 0°,0° )。
(2)、A、B、C、D四點中,緯線最長的是B;位于東半球的是B,C,D;位于北半球的是A,D;位于高緯度的是D;位于北溫帶的是A。
(3)、 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四點中,B位于D的正南方向,C位于A的東南方向。
【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
6.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大青山頂峰的海拔是   米,大青山頂峰比小青山頂峰高   米。
(2)圖中甲地坡度比乙地   ,判斷理由是   。
(3)寫出以下代碼所處的地形類型名稱: CD位于   ,丙處是   。
(4)如果沿AB線登山,則前進的方向大致是從   向   。
(5)圖中大清河的流向大致是從   向   。
【答案】(1)535;17
(2)緩;甲處的等高線稀疏
(3)山谷;陡崖
(4)西;東
(5)東北;西南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大青山頂峰的海拔是535米,小青山的海拔是518米,大青山頂峰比小青山頂峰高17米。
(2)、圖中甲地坡度比乙地緩,判斷理由是甲處的等高線稀疏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寫出以下代碼所處的地形類型名稱: CD位于山谷,丙處是陡崖。
(4)、本題采用指向標定向法。如果沿AB線登山,則前進的方向大致是從西向東。
(5)、本題采用指向標定向法,根據河流從高處往低處流可知,圖中大清河的流向大致是從東北向西南。
【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7.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兩山頂間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實際直線距離為   千米。甲山在乙山的   方向。
(2)甲山的海拔是   米,甲山比乙山低   米。
(3)B處與H處相比,坡度較緩的是   。
(4)A處為   ,G處為   ,DC線表示   ,EF線表示   。
【答案】(1)6;東北
(2)1150;170
(3)H
(4)鞍部;陡崖;山脊;山谷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比例尺是1:300000,甲、乙兩山頂間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實際直線距離,300000X2=600000厘米=6千米。根據圖中的指向標,以乙地建立方向坐標,甲山在乙山的東北方向。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乙山的海拔是1320米,甲山的海拔是1150米,甲山比乙山低170米。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等高線密集,坡度陡。B處與H處相比,坡度較緩的是H
(4)、根據圖中信息可知,A處為鞍部,G處為陡崖,DC線表示山脊,EF線表示山谷。
【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8.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字母中位于山脊的是   ,位于陡崖的是   ,位于鞍部的是   ,易形成小河的是   ,山峰甲和乙點的相對高度是   。
(2)甲山位于乙山的   方向。
(3)甲乙兩山的圖上距離是3厘米,甲乙兩山的實地距離是   。
【答案】(1)B;E;C;D;400米-500米
(2)西南
(3)1500米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字母中位于山脊的是B,位于陡崖的是E,位于鞍部的是C,易形成小河的是D,山峰甲和乙點的相對高度是400米-500米。
(2)、本題采用指向標定向法,以乙山建立方向坐標,甲山位于乙山的西南方向。
(3)、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比例尺是1:500000000,甲乙兩山的圖上距離是3厘米,甲乙兩山的實地距離,3X5000=1500000000厘米=15000千米。
【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9.閱讀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我國局部地區等高線地形圖
材料二:我國五種地形面積比例
地形類型 山地 丘陵 高原 盆地 平原
比例 33% 10% 26% 19% 12%
(1)圖示地區的地形在我國地勢的第   級階梯分布廣泛。
(2)圖中村莊所在的地形類型屬于材料二中的   ,河流沿岸的農民伯伯主要從事    (填耕作業或畜牧業);如果①②兩村莊之間的圖上距離約為2厘米,那么其實際距離大約為   米。
(3)周末,你和好朋友小華按虛線從A攀登到B,你們應朝   方向前進。出發時,你們測得A的氣溫為25℃,這時,B的氣溫大約為   ℃。
(4)圖中③處的坡度比④處   (填陡或緩),其原因是   。
(5)根據材料二,可以得出我國地形類型的特點是:   ;   面積廣大。
【答案】(1)三
(2)平原;耕作業;1000米
(3)西北;23.2℃
(4)緩;③處等高線稀疏(④處等高線密集)
(5)地形復雜多樣;山區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海拔較低,以丘陵為主,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示地區的地形在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分布廣泛。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村莊位于海拔200米以下的河谷地區,根據題意,圖中村莊所在的地形類型屬于材料二中的平原,河流沿岸的農民伯伯主要從事耕作業;如果①②兩村莊之間的圖上距離約為2厘米,那么其實際距離大約為1000米。
(3)、周末,你和好朋友小華按虛線從A攀登到B,根據指向標定向法可知,他們應朝西北方向前進。出發時,你們測得A的氣溫為25℃,這時,B的氣溫大約為23.2℃。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4)、圖中③處的坡度比④處 緩 ,其原因是 ③處等高線稀疏(④處等高線密集)
(5)、根據材料二,可以得出我國地形類型的特點是: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點評】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地形復雜多樣,陸地地形的基本類型在我國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總面積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
10.讀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各題。
(1)該地區地形以   為主。
(2)該河流在AB段的流向是   ,若河流在AB段的圖上距離為1厘米, 則該圖的比例尺可能是   。
(3)該地居民點得以形成和發展的有利因素有那些?(至少兩點)
【答案】(1)平原和丘陵
(2)自北向南流;1:2220000
(3)地形平坦、離河流近,水源充足(言之有理即可)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比例尺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該地海拔在200米以下,該地區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因此,該河流在AB段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流,若河流在AB段的圖上距離為1厘米, 實際距離是25-24.8=0.2,0.2X111=22.2千米。則該圖的比例尺可能是1:2220000
(3)、該地居民點得以形成和發展的有利因素有地形平坦、離河流近,水源充足(言之有理即可)
【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11.讀下圖完成問題:
(1)寫出圖中A.D兩點的位置:A:   D:   
(2)判斷圖中B點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E點東西半球中的   .
(3)甲乙兩圖中的各點,能夠看到太陽直射現象的點是   ,能夠觀察到極晝極夜現象的點有   。
(4)判斷圖中點C在點D的   方向,點E在點D的   方向。
(5)根據五帶的知識判斷:乙圖中的D點位于五帶中的   。
(6)結合中.低.高緯度的劃分分析:甲圖中的點B位于   緯度帶。
【答案】(1)90°E,20°S;170°E,70°N
(2)南;東
(3)A;C
(4)西北;正西
(5)北溫帶
(6)低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方向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結合經緯網的判斷可知,A點地理坐標(90°E,20°S),D點地理坐標(170°E,70°N)。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判斷圖中B點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南半球;E點東西半球中的東半球。
(3)、甲乙兩圖中的各點,能夠看到太陽直射現象的點是A,能夠觀察到極晝極夜現象的點有C。
(4)、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判斷圖中點C在點D的西北方向,點E在點D的正西方向。
(5)、根據五帶的知識判斷:乙圖中的D點位于五帶中的北溫帶
(6)、結合中、低、高緯度的劃分分析:甲圖中的點B位于低緯度帶。
【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
12.讀下圖經緯網地圖,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丁圖中心位置是   極,D點緯度是   。
(2)圖中A、B、C、D四點位于熱帶的點是   。
(3)寫經緯度:A   ,B   。
【答案】(1)南;60°S
(2)A、B
(3)(179°W、1°N);(35°E、15°S)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
【解析】【分析】(1)、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可知,丁圖中心位置是南極,D點緯度是60°S
(2)、圖中A、B、C、D四點位于熱帶的點是A、B
(3)、根據經緯網可知,A 的地理坐標是(179°W、1°N);B的地理坐標是(35°E、15°S)。
【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
13.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A點位于高中低緯度地區的   。
(2)B點的經緯度是   ,它位于東西半球中的   半球。
(3)A點位于B點的   方向。
(4)A、B、C三點中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
【答案】(1)中
(2)45°W,30°N;西半球
(3)東北
(4)C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方向
【解析】【分析】(1)、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可知,圖中極點是北極點,A點位于30°N到60°N之間,屬于中緯度地區。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B點的經緯度是(45°W,30°N),它位于東西半球中的西半球。
(3)、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可知,A點位于B點的東北方向。
(4)、A, B,C三點中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C。理由是只有位于極圈以內的地區才有極晝和極夜現象。
【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
14.下圖是我國東部某沿海等高線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要求。
(1)A為   地形區, A地夏季的氣候特征是   。
(2)a、b兩條支流水流較急的是   ,原因是   。
(3)A在B的   方向;療養院位于   (南 北)坡。
(4)已知療養院海拔為200米,實測氣溫為17℃,此時D點的氣溫應在   ℃以下。
(5)若將小河水引向療養院,圖中有兩條計劃路線①、②,更合理的是    。
(6)擬從甲村向乙村修一條公路,③、④兩條線路中,較為合理的是   。
【答案】(1)盆地;高溫多雨
(2)a;a河河谷的坡度較大(落差大)
(3)西北;南
(4)14.6
(5)①
(6)④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A為盆地地形區,根據題中信息可知,A地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 A地夏季的氣候特征是高溫多雨。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a、b兩條支流水流較急的是a,原因是a河河谷的坡度較大(落差大)
(3)、本題采用經緯網定向法,以B建立方向坐標,A在B的西北方向;療養院位于南(南 北)坡。
(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已知療養院海拔為200米,實測氣溫為17℃,此時D點的氣溫應在14.6℃以下。
(5)、若將小河水引向療養院,圖中有兩條計劃路線①、②,更合理的是①。理由是水往低處流,可以自流,節省運營成本。
(6)、擬從甲村向乙村修一條公路,③、④兩條線路中,較為合理的是④。理由是坡度小,工程難度小,易施工。
【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15.讀經緯網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B點的經緯度    。
(2)圖中A點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
【答案】(1)130°E、 30°N
(2)北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
【解析】【分析】 (1)、 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可以判斷出該圖緯度是北緯度,經度是東經度。B 的地理坐標是( 130°E、 30°N )。
(2)、根據南北半球的劃分可知,圖中A點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
【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
1 / 1浙江省2023-2024學年人文地理(上冊)綜合探究二 從地球儀上看世界 綜合練習
一、非選擇題
1.讀圖,回答:
(1)寫出下列各點的經緯度:
A:   、   .
B:   、   .
D:   、   .
(2)寫出C、D、E三點所在的半球(東西半球、南北半球)
C:   、   .
D:   、   
E:   、   
(3)A在B的   方向.
(4)A點和D點,位于熱帶的是   ;位于北溫帶的是   .
2.讀經緯網圖,回答問題。
寫出A、B、C、D的經緯度
A:   
B:   
C:   
D:   
3.讀臨沂市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1)和該地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圖2),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圖1,描述該地區的地形、地勢特點.
(2)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布局農業,圖1中甲、乙、丙三地適宜發展的農業部門分別是   、   、   .
(3)2016年該地區春旱嚴重,致使湖泊水位下降,面積減小,灌溉用水緊張,給該地區農業生產帶來較大的影響,讀圖2,分析該地區春旱形成的原因.
(4)圖中李村是該區域規模最大的村莊,試據圖分析其形成與發展的有利條件.
4.讀下圖,回答問題:
(1)A地的經緯度是B地的經緯度是   
(2)A點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B點位于東西半球中的   半球。
(3)按高、中、低緯度劃分,A點處在   緯度,B點處在   緯度。
(4)A點在B點的   方向。
5.讀經緯網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B點的經緯度:B。
(2)A、B、C、D四點中,緯線最長的是:;位于東半球的是;位于北半球的是;位于高緯度的是;位于北溫帶的是。
(3)四點中,B位于D的方向,C位于A的方向。
6.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大青山頂峰的海拔是   米,大青山頂峰比小青山頂峰高   米。
(2)圖中甲地坡度比乙地   ,判斷理由是   。
(3)寫出以下代碼所處的地形類型名稱: CD位于   ,丙處是   。
(4)如果沿AB線登山,則前進的方向大致是從   向   。
(5)圖中大清河的流向大致是從   向   。
7.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兩山頂間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實際直線距離為   千米。甲山在乙山的   方向。
(2)甲山的海拔是   米,甲山比乙山低   米。
(3)B處與H處相比,坡度較緩的是   。
(4)A處為   ,G處為   ,DC線表示   ,EF線表示   。
8.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字母中位于山脊的是   ,位于陡崖的是   ,位于鞍部的是   ,易形成小河的是   ,山峰甲和乙點的相對高度是   。
(2)甲山位于乙山的   方向。
(3)甲乙兩山的圖上距離是3厘米,甲乙兩山的實地距離是   。
9.閱讀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我國局部地區等高線地形圖
材料二:我國五種地形面積比例
地形類型 山地 丘陵 高原 盆地 平原
比例 33% 10% 26% 19% 12%
(1)圖示地區的地形在我國地勢的第   級階梯分布廣泛。
(2)圖中村莊所在的地形類型屬于材料二中的   ,河流沿岸的農民伯伯主要從事    (填耕作業或畜牧業);如果①②兩村莊之間的圖上距離約為2厘米,那么其實際距離大約為   米。
(3)周末,你和好朋友小華按虛線從A攀登到B,你們應朝   方向前進。出發時,你們測得A的氣溫為25℃,這時,B的氣溫大約為   ℃。
(4)圖中③處的坡度比④處   (填陡或緩),其原因是   。
(5)根據材料二,可以得出我國地形類型的特點是:   ;   面積廣大。
10.讀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各題。
(1)該地區地形以   為主。
(2)該河流在AB段的流向是   ,若河流在AB段的圖上距離為1厘米, 則該圖的比例尺可能是   。
(3)該地居民點得以形成和發展的有利因素有那些?(至少兩點)
11.讀下圖完成問題:
(1)寫出圖中A.D兩點的位置:A:   D:   
(2)判斷圖中B點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E點東西半球中的   .
(3)甲乙兩圖中的各點,能夠看到太陽直射現象的點是   ,能夠觀察到極晝極夜現象的點有   。
(4)判斷圖中點C在點D的   方向,點E在點D的   方向。
(5)根據五帶的知識判斷:乙圖中的D點位于五帶中的   。
(6)結合中.低.高緯度的劃分分析:甲圖中的點B位于   緯度帶。
12.讀下圖經緯網地圖,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丁圖中心位置是   極,D點緯度是   。
(2)圖中A、B、C、D四點位于熱帶的點是   。
(3)寫經緯度:A   ,B   。
13.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A點位于高中低緯度地區的   。
(2)B點的經緯度是   ,它位于東西半球中的   半球。
(3)A點位于B點的   方向。
(4)A、B、C三點中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
14.下圖是我國東部某沿海等高線分布圖,據此完成下列要求。
(1)A為   地形區, A地夏季的氣候特征是   。
(2)a、b兩條支流水流較急的是   ,原因是   。
(3)A在B的   方向;療養院位于   (南 北)坡。
(4)已知療養院海拔為200米,實測氣溫為17℃,此時D點的氣溫應在   ℃以下。
(5)若將小河水引向療養院,圖中有兩條計劃路線①、②,更合理的是    。
(6)擬從甲村向乙村修一條公路,③、④兩條線路中,較為合理的是   。
15.讀經緯網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B點的經緯度    。
(2)圖中A點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20°N;20°E;30°S;20°W;60°N;140°E
(2)東半球;南半球;東半球;北半球;西半球;北半球
(3)東北
(4)A;D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方向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根據題意,寫出下列各點的經緯度:A:20°N、20°E;B:30°S、20°W;D:60°N、140°E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 以南是南半球。西經20°以東,東經160°以西為東半球,西經20°以西,東經160°以東為西半球;根據題意,寫出C、D、E三點所在的半球(東西半球、南北半球)。其中,C:東半球,南半球;D:東半球,北半球;E:西半球,北半球。
(3)、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以B建立方向坐標,A在B的東北方向.
(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點和D點,位于熱帶的是A;位于北溫帶的是D.
【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
2.【答案】140°E80°N;140°W40°N;140°E20°N;140°W20°S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因此,A點的地理坐標是( 140°E,80°N );B點的地理坐標是( 140°W,40°N );C點的地理坐標是( 140°E,20°N );D點的地理坐標是( 140°W,20°S )。
【點評】東西經度的劃分是以0°經線為界,向東向西各分了180°,以東的180°稱東經,用符號“E”表示,以西的180°,稱西經,用符號“W”表示,南北半球和南北緯度的劃分都是以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的緯度稱北緯,用符號“N”表示,屬于北半球,赤道以南的緯度稱南緯,用符號“S”表示,屬于南半球。
3.【答案】(1)地形以丘陵為主,地勢西高東低;
(2)林業;種植業;水產養殖業
(3)春季風從大陸吹向海洋,氣候干燥,蒸發旺盛;
(4)靠近河流、公路,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鄉村聚落;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解析】【分析】(1)、結合圖1,描述該地區的地形以丘陵為主,地勢西高東低;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地海拔高,坡度陡,適宜發展林業。乙地位于平原地區,適宜發展種植業。丙地是湖泊,適宜發展水產養殖業。因此,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布局農業,圖1中甲、乙、丙三地適宜發展的農業部門分別是林業、種植業、水產養殖業
(3)、讀圖2,當地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春季降水少,氣溫回升快,春季風從大陸吹向海洋,氣候干燥,蒸發旺盛;最終導致春季干旱。
(4)、圖中李村靠近河流、公路,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自然條件優越,適宜人們在這里居住。
【點評】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適于耕作;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資源豐富。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工農業生產比較發達,聚落分布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
4.【答案】(1)(60°E,40°N);(100°E,20°N)
(2)北;東
(3)中;低
(4)西北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方向
【解析】【分析】 (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可以判斷出該圖緯度是北緯度,經度是東經度。A地的經緯度是 (60°E,40°N) ;B地的經緯度是 (100°E,20°N) 。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點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 B點位于東西半球中的東半球。
(3)、按高、中、低緯度劃分,A點處在 中緯度, B點處在 低緯度。
(4)、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以B建立方向坐標,A點在B點的西北方向。
【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
5.【答案】(1)0°,0°
(2)B,B、C、D,A、D,D,A
(3)正南東南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方向
【解析】【分析】 (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B點正好位于0°經線和0°緯線的交點。因此,寫出B點的經緯度 ( 0°,0° )。
(2)、A、B、C、D四點中,緯線最長的是B;位于東半球的是B,C,D;位于北半球的是A,D;位于高緯度的是D;位于北溫帶的是A。
(3)、 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四點中,B位于D的正南方向,C位于A的東南方向。
【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
6.【答案】(1)535;17
(2)緩;甲處的等高線稀疏
(3)山谷;陡崖
(4)西;東
(5)東北;西南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大青山頂峰的海拔是535米,小青山的海拔是518米,大青山頂峰比小青山頂峰高17米。
(2)、圖中甲地坡度比乙地緩,判斷理由是甲處的等高線稀疏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寫出以下代碼所處的地形類型名稱: CD位于山谷,丙處是陡崖。
(4)、本題采用指向標定向法。如果沿AB線登山,則前進的方向大致是從西向東。
(5)、本題采用指向標定向法,根據河流從高處往低處流可知,圖中大清河的流向大致是從東北向西南。
【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7.【答案】(1)6;東北
(2)1150;170
(3)H
(4)鞍部;陡崖;山脊;山谷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比例尺是1:300000,甲、乙兩山頂間的圖上距離為2厘米,實際直線距離,300000X2=600000厘米=6千米。根據圖中的指向標,以乙地建立方向坐標,甲山在乙山的東北方向。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乙山的海拔是1320米,甲山的海拔是1150米,甲山比乙山低170米。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等高線密集,坡度陡。B處與H處相比,坡度較緩的是H
(4)、根據圖中信息可知,A處為鞍部,G處為陡崖,DC線表示山脊,EF線表示山谷。
【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8.【答案】(1)B;E;C;D;400米-500米
(2)西南
(3)1500米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比例尺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字母中位于山脊的是B,位于陡崖的是E,位于鞍部的是C,易形成小河的是D,山峰甲和乙點的相對高度是400米-500米。
(2)、本題采用指向標定向法,以乙山建立方向坐標,甲山位于乙山的西南方向。
(3)、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比例尺是1:500000000,甲乙兩山的圖上距離是3厘米,甲乙兩山的實地距離,3X5000=1500000000厘米=15000千米。
【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9.【答案】(1)三
(2)平原;耕作業;1000米
(3)西北;23.2℃
(4)緩;③處等高線稀疏(④處等高線密集)
(5)地形復雜多樣;山區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地形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中海拔較低,以丘陵為主,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圖示地區的地形在我國地勢的第三級階梯分布廣泛。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村莊位于海拔200米以下的河谷地區,根據題意,圖中村莊所在的地形類型屬于材料二中的平原,河流沿岸的農民伯伯主要從事耕作業;如果①②兩村莊之間的圖上距離約為2厘米,那么其實際距離大約為1000米。
(3)、周末,你和好朋友小華按虛線從A攀登到B,根據指向標定向法可知,他們應朝西北方向前進。出發時,你們測得A的氣溫為25℃,這時,B的氣溫大約為23.2℃。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4)、圖中③處的坡度比④處 緩 ,其原因是 ③處等高線稀疏(④處等高線密集)
(5)、根據材料二,可以得出我國地形類型的特點是: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點評】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地形復雜多樣,陸地地形的基本類型在我國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總面積的10%,山地占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
10.【答案】(1)平原和丘陵
(2)自北向南流;1:2220000
(3)地形平坦、離河流近,水源充足(言之有理即可)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比例尺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該地海拔在200米以下,該地區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因此,該河流在AB段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流,若河流在AB段的圖上距離為1厘米, 實際距離是25-24.8=0.2,0.2X111=22.2千米。則該圖的比例尺可能是1:2220000
(3)、該地居民點得以形成和發展的有利因素有地形平坦、離河流近,水源充足(言之有理即可)
【點評】河流發育于山谷,山谷的等高線凸向高處,水往低處流,由此可以推斷河流的流向與等高線的凸向相反。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值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11.【答案】(1)90°E,20°S;170°E,70°N
(2)南;東
(3)A;C
(4)西北;正西
(5)北溫帶
(6)低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方向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結合經緯網的判斷可知,A點地理坐標(90°E,20°S),D點地理坐標(170°E,70°N)。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判斷圖中B點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南半球;E點東西半球中的東半球。
(3)、甲乙兩圖中的各點,能夠看到太陽直射現象的點是A,能夠觀察到極晝極夜現象的點有C。
(4)、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判斷圖中點C在點D的西北方向,點E在點D的正西方向。
(5)、根據五帶的知識判斷:乙圖中的D點位于五帶中的北溫帶
(6)、結合中、低、高緯度的劃分分析:甲圖中的點B位于低緯度帶。
【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
12.【答案】(1)南;60°S
(2)A、B
(3)(179°W、1°N);(35°E、15°S)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
【解析】【分析】(1)、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可知,丁圖中心位置是南極,D點緯度是60°S
(2)、圖中A、B、C、D四點位于熱帶的點是A、B
(3)、根據經緯網可知,A 的地理坐標是(179°W、1°N);B的地理坐標是(35°E、15°S)。
【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
13.【答案】(1)中
(2)45°W,30°N;西半球
(3)東北
(4)C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方向
【解析】【分析】(1)、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可知,圖中極點是北極點,A點位于30°N到60°N之間,屬于中緯度地區。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B點的經緯度是(45°W,30°N),它位于東西半球中的西半球。
(3)、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可知,A點位于B點的東北方向。
(4)、A, B,C三點中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C。理由是只有位于極圈以內的地區才有極晝和極夜現象。
【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
14.【答案】(1)盆地;高溫多雨
(2)a;a河河谷的坡度較大(落差大)
(3)西北;南
(4)14.6
(5)①
(6)④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A為盆地地形區,根據題中信息可知,A地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 A地夏季的氣候特征是高溫多雨。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a、b兩條支流水流較急的是a,原因是a河河谷的坡度較大(落差大)
(3)、本題采用經緯網定向法,以B建立方向坐標,A在B的西北方向;療養院位于南(南 北)坡。
(4)、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已知療養院海拔為200米,實測氣溫為17℃,此時D點的氣溫應在14.6℃以下。
(5)、若將小河水引向療養院,圖中有兩條計劃路線①、②,更合理的是①。理由是水往低處流,可以自流,節省運營成本。
(6)、擬從甲村向乙村修一條公路,③、④兩條線路中,較為合理的是④。理由是坡度小,工程難度小,易施工。
【點評】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15.【答案】(1)130°E、 30°N
(2)北
【知識點】經線和經度;緯線和緯度;經緯網
【解析】【分析】 (1)、 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可以判斷出該圖緯度是北緯度,經度是東經度。B 的地理坐標是( 130°E、 30°N )。
(2)、根據南北半球的劃分可知,圖中A點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
【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什市| 德化县| 九龙坡区| 章丘市| 扶余县| 中山市| 旺苍县| 成都市| 宾川县| 河源市| 韶关市| 海宁市| 鸡西市| 陕西省| 利津县| 油尖旺区| 鄂州市| 伽师县| 新余市| 米泉市| 平潭县| 南城县| 五华县| 米林县| 玉门市| 鸡泽县| 酉阳| 榆社县| 友谊县| 南投县| 罗平县| 东莞市| 浦江县| 西吉县| 伊通| 昌黎县| 建宁县| 开封县| 平顶山市| 庆城县| 潼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