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旅行團的標志和旗幟教學設計一、學情分析學生在七年級上冊已經對“設計”一詞有了一定的認識,初步了解設計需要素材、思維拓展、設計方法等,并掌握了一定的造型、色彩知識,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能力、理性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標志設計是以特定形象來代表事物的視覺識別符號,它具有描述功能,而且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捷,因此貼近學生生活。但對于學生來講是陌生又熟悉的感情特點,標志和旗幟雖然天天可見,無所不在,但是旗幟和標志的設計是一種抽象的符號設計,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要求學生表現自己的審美、創意、色彩搭配、平面設計等等方面的能力,還要求懂得形式美的設計法則,這些內容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比較不容易面面俱到。二、教材分析本課選自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旅行團的旗幟和標志》屬于“設計.應用”領域,《美術課程標準》要求:“美術課要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究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提要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旅行團的旗幟和標志》一課,與新課標的要求完全符合。審視本課教材,它選擇性地提供了包括“中國旅游”標志、“北京旅游集團”標志等,具有較強的視覺識別特征,并對旗幟和標志的設計方法和要點給出概括和解釋。其次,展示了一些學生設計制作的旗幟和標志,可以指導我們如何把新課標的要求與實際教學融為一體。既啟發了教者,又引導了學習者。在教學中,通過創設情景、層層設問,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與創作動力,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討論探究、摸索、總結,了解旗幟和標志的作用和功能,掌握旗幟和標志的設計原則、設計方法;故事性的導入調動了全體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采用分組制作學生出游或旅游公司所需的導向旗幟和標志的方式,促進了學生的合作與交流,讓學生在了解理論知識后探索設計旗幟和標志,實踐中證實自己的理論掌握情況,包括設計的方法和基本要素,人文、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內涵;希望學生對標志設計的類別有整體-局部-整體這樣的感知過程,并能夠區分標志設計的角度和設計方法,課堂中能夠完成一個班級或者旅游公司的旗幟或標志設計打下良好的基礎,并從中體會到生活中離不開旗幟和標志設計,培養學生發現美、感受美的基本美術素養。同時,在設計旗幟和標志過程中,加強了學生愛班、愛校、愛家鄉、愛祖國的德育滲透。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標志設計運用的廣泛性及不同類別的標志設計。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三個不同的設計角度分類,讓學生從標志的設計靈活巧妙的變化中找到設計規律和方法。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滿標志設計,它為我們的生活及國際間的合作提供了便捷,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四、教學重點了解并掌握旗幟和標志的設計規律、設計方法。五、教學難點1.設計出形象簡練、主題明確、適合遠距離美感的標志和旗幟。教具準備教師準備:了解掌握所教班級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設計教學內容、課件、學生作品2-3個學生準備:彩色卡紙、剪刀、雙面膠或畫紙(素描紙、水彩紙等)、色彩顏料(水彩、水粉、馬克筆等)七、教學過程導入 王先生的周末清早起床肚子很餓—開車去吃早飯-尋找加油站-碰到人行橫道-到達吃飯的地方-不小心打翻可樂尋找洗手間-買新衣服找品牌(通過王先生清早起床短短幾分鐘遇到的標志,引入標志和旗幟是一種快速識別符號,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點出我們即將學習的內容其實與生活息息相關;其次真實故事性的導入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興趣。)圖片展示王先生遇到的這些標志,總結出:標志和旗幟是一種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識別符號學生討論環節:標識由哪些元素構成?學生回答:圖形(阿迪達斯三葉草外輪廓線條);文字(中英文字母漢字);歷史文化內涵(教師引導西漢時期青銅器作品馬踏飛燕剪影,蘊含著中國優秀的歷史文化在其中,并意為中國旅游為大家提供的“一日千里”的快捷服務。)(此環節讓學生自主談論學習標識的元素構成,我選取了簡單明了的標志,讓學生能夠快速總結出來,歷史文化內涵的總結選取的是中國旅游標志,需要教師引導一下,概括出圖形這個關鍵詞及歷史文化內涵,總體來說這個討論還是比較簡單的,學生可以快速獨立完成。)標識的特點總結學生從色彩、形式、構圖三方面討論總結回答色彩方面最容易想到;形式方面教師引導如果你特別著急尋找洗手間,可是在眾多紛繁復雜的廣告牌中,如何能快速發現呢?創設情境這是你看到一個標志,結果進去一看是個吃飯的地方,學生自然會想到要簡單、準確一目了然;構圖方面不需要太多的提示,洗手間標識、杭州城市標志已經明確說明了構圖的巧妙性。(此環節讓學生自主總結標志的特點,其中教師利用反面教材、創設情境,經講解說明,讓學生從三方面條理清晰的總結出來。)標志的設計方法文字形式通過文字的字體、顏色或 變形,簡單易懂,容易受到語言障礙的限制抽象形式(教師講解湖南臺臺標,大家口口相傳的芒果臺其實讓設計者哭笑不得,他本身的設計意圖是外輪廓像一粒大米,里面空白的部分為一條小魚,意為湖南為魚米之鄉的意思。那么這種容易產生無數種聯想,每個人的理解都不相同的繪畫形式為抽象派,那么設計上這種方法被稱為抽象形式。)具象形式(與抽象形式相反的,讓人一目了然,看出它是三葉草、麥穗的形式是什么呢?學生回答具象)(此環節很好的驗證了學生對于設計元素的理解和匯總,是第一個討論環節的深入和提高,看到給出的杭州城市標志,學生會自然而然總結出文字變形的表現形式,接下來具象和抽象的總結比較困難,學生可能會想到圖形設計的標志、圖形文字綜合設計的標志,他們很難高度概括為抽象和具象,在此我運用講解分析湖南臺標的方法,給學生以引導,讓學生能夠知道這種容易產生歧義的設計稱之為抽象形式,利用學生的思維慣性,推理出具象形式;并且此環節還結合學生的課前預習,讓學生在此加深理解記憶。)旗幟的設計內容旗幟的設計方法基本復合標志的設計方法,而又有小小的不同,老師將它總結為四句話“外觀有型,色彩鮮明,圖文符合,表明主人”其中那個外觀有型是什么意思?這個很容易揮發。圖文符合是什么意思?學生會說說明作者、說明旅行社的名字,給出圖片兩個旗幟,讓學生觀察它的主人是誰,學校名稱才是“主人”。(此設計環節旗幟的設計內容我把它放在略講的層次,它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了,所以我直接總結出四句話,然后讓學生自己來理解,針對他們容易產生歧義的地方,給出圖例,讓學生觀察并說明。)作品欣賞圖片和學校設計團隊學生作品(作品欣賞環節主要以學校設計團隊學生作品為主,給學生展示身邊的優秀設計“高二年級成人禮徽章”、校學生會肩章、秘境旅游公司標志等,讓學生看到身邊的同學也能做出優秀的設計作品,同時為作業展示環節鋪設情境。)7、小組作業:設計班級或者若羌縣秘境旅游公司的標志和旗幟學生討論探究:怎樣體現你們的班級特點?古樓蘭新若羌的特色?什么樣的色彩搭配適合遠距離容易發現?(形象設計和色彩原理)(學生作業之前有一個探討,再次強調設計需要注意點,教師在指導時,前期主要指導學生各組分工,每人學生保證有任務分工合理,各組的設計主題、想法,提出合理的建議;中期主要讓愛偷懶的學生動起來,有些學生不會畫的圖形做得不太合理的地方提出改正方法等;后期教師提示時間,讓學生提高效率,給他們以緊迫感。)作業展示匯總校設計團隊準備納新,只要你的設計足夠優秀,就能夠加入我們,現在我聽你說,哪組先來展出本小組的設計方案,每組選一名代表對其設計的標志進行講解說明。(此環節承接作品欣賞環節,形成環環相扣的課堂緊湊感,并創設真實情景,讓學生深入其中,感受到濃郁的設計氛圍。)9、教師總結及課后拓展點評每個小組的作品你們今天都很努力,學會了標志和旗幟設計的方法,并且親身體驗做出了不錯的成績,其實在我們生活中設計無處不在,還有包裝設計、海報設計、書籍裝幀、等等,希望你們每天都能尋獲寶藏。(點評總結環節,主要以鼓勵認可為主,針對設計原則上的失誤,提出教師合理的建議,再次強調設計的原則和方法;設立“尋寶征途”讓學生進行課外拓展,留心觀察生活中的設計作品,并說明設計無處不在,緊扣課堂開始的導入環節,做到首尾呼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