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章 發酵工程第1節 傳統發酵技術的應用1.千百年來,腐乳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這是因為經過微生物的發酵,豆腐中的蛋白質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味道鮮美,易于消化吸收,而腐乳本身又便于保存。多種微生物參與了豆腐的發酵,如酵母、曲霉和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P5)2.像這種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發酵保存下來的面團、鹵汁等發酵物中的微生物進化發酵、制作食品的技術一般稱為傳統發酵技術。傳統發酵以混合菌種的固體發酵及半固體發酵為主,通常是家庭式或作坊式的。(P5)3.乳酸菌是厭氧細菌,在無氧的情況下能將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反應簡式①),可用于乳制品的發酵、泡菜的腌制等。乳酸菌種類很多,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空氣、土壤、植物體表、人或動物的腸道內都有乳酸菌分布。常見的乳酸菌有乳酸鏈球菌和乳酸桿菌。①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P5)4.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微生物,在無氧條件下能進行酒精發酵(反應簡式②),可用于釀酒、制作饅頭和面包等。溫度是影響酵母菌生長的重要因素,釀酒酵母的最適生長溫度約為28 ℃。②C6H12O62C2H5OH(酒精)+2CO2+能量(P6)5.泡菜在腌制過程中會有亞硝酸鹽產生。膳食中的亞硝酸鹽一般不會危害人體健康,但如果人體攝入過量,會發生中毒,甚至死亡。(P6“探究·實踐”)6.醋酸菌是好氧細菌,當O2、糖源都充足時能通過復雜的化學反應將糖分解成乙酸(反應簡式③);當缺少糖源時則直接將乙醇轉化為乙醛,再將乙醛變為乙酸(反應簡式④)。醋酸菌可用于制作各種風味的醋。多數醋酸菌的最適生長溫度為30~35 ℃。③C6H12O6+2O22CH3COOH(乙酸)+2H2O+2CO2+能量④C2H5OH+O2CH3COOH(乙酸)+H2O+能量(P7)7.果酒自然發酵時,利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工業生產時,人工接種純化的酵母菌,以提高發酵效率。(P7“探究·實踐”)8.果酒變果醋發酵改變兩個條件:一、通氧,因為醋酸菌是好氧細菌;二、升高溫度,因為果酒的發酵溫度在18~30 ℃,而果醋的發酵溫度在30~35 ℃。(P7“探究·實踐”)9.果酒與果醋發酵流程:挑選葡萄→沖洗(再去梗)→榨汁→酒精發酵乙酸發酵。(P7)知識點默寫1.發酵:是指人們利用 ,在適宜的條件下,將原料通過微生物的 轉化為人類所需要的產物的過程。2.腐乳制作過程中,經過微生物的發酵,豆腐中的蛋白質被分解成 。參與的微生物有酵母、曲霉和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3.果酒制作與果醋制作的比較項目 果酒制作 果醋制作發酵菌種 菌種來源 傳統的葡萄酒釀造采用自然發酵,菌種主要是 空氣中的野生醋酸菌或購買醋酸菌的菌種或從食醋中分離醋酸菌發酵原理 ①在有氧條件下: ②在無氧條件下: ①氧氣、糖源都充足時: ②缺少糖源時: 發酵 條件 溫度 一般控制在 ℃ ℃時間 10~12 d 7~8 d氧氣 初期 氧,后期 始終 氧4.泡菜制作所需菌種及原理常見類型 乳酸鏈球菌、乳酸桿菌生物學分類 分布 廣泛分布于空氣、土壤、植物體表、人或動物的腸道內代謝類型 型生產應用 制作泡菜、酸奶等發酵原理 5.用于制作泡菜的蔬菜應新鮮,若放置時間過長,蔬菜中的亞硝酸鹽含量相對較高。用清水和食鹽配制質量分數為 的鹽水。鹽的用量過高,乳酸發酵受抑制,泡菜風味差;用量過低,雜菌易繁殖,導致泡菜變質。鹽水要煮沸后冷卻。煮沸的作用:一是除去 ,二是殺滅 。【知識點默寫參考答案】1.微生物 代謝 2.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毛霉 3.酵母菌 醋酸菌 附著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 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能量 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18~30 30~35 需 不需 需要 4.原核生物 異養厭氧 C6H12O62C3H6O3+能量 5.5%~20% 水中的氧氣 鹽水中的其他微生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