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章 神經調節第3節 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1.在神經系統中,興奮是以電信號(又叫神經沖動)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P27)2.靜息電位表現為外正內負;主要原因是靜息時鉀離子外流,使膜外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內。(P28)3.動作電位表現為外負內正,產生原因是Na+內流,使興奮部位內側陽離子濃度高于膜的外側。在興奮部位與未興奮部位之間由于電位差的存在而發生電荷移動,這樣就形成了局部電流。(P28)4.突觸的結構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三部分。(P28)5.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即只能由上一個神經元的軸突→下一個神經元的樹突或細胞體,單向傳遞的原因是: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上。(P29)6.興奮在突觸小體中傳遞時信號的轉換是電信號→化學信號,在突觸中信號的轉換是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P29)7.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體現了細胞膜的細胞間信息交流功能。遞質與受體結合并發揮完作用后的去向是迅速被降解或回收進細胞,以免持續發揮作用。(P29)第4節 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1.軀體各部分的運動機能在皮層的第一運動區內都有它的代表區,而且皮層代表區的位置與軀體各部分的關系是倒置的。下肢的代表區在第一運動區的頂部,頭面部肌肉的代表區在底部,上肢的代表區則在兩者之間。(P34)2.皮層代表區范圍的大小與軀體的大小無關,與軀體運動的精細程度有關,運動越精細且復雜的器官,其皮層代表區的面積越大。對軀體運動的調節支配具有交叉支配的特征(頭面部多為雙側性支配)。(P34)3.軀體的運動受大腦皮層以及腦干、脊髓等的共同調控,脊髓是機體運動的低級中樞,大腦皮層是最高級中樞,腦干等連接低級中樞和高級中樞(如下圖)。(P34)4.排尿不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腦皮層的調控。脊髓對膀胱擴大和縮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經系統支配的:交感神經興奮,不會導致膀胱縮小;副交感神經興奮,會使膀胱縮小。(P35)第5節 人腦的高級功能1.人的大腦除了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機體的反射活動,還具有語言、學習、記憶等方面的高級功能。(P37)2.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它包括與語言、文字相關的全部智能活動,涉及人類的聽、說、讀、寫。(P37)3.人類的語言活動是與大腦皮層某些特定區域相關的,這些特定區域叫言語區。大腦皮層言語區的損傷會導致特有的各種言語活動功能障礙。(P38)人類大腦皮層(左半球側面)的言語區4.學習和記憶涉及腦內神經遞質的作用以及某些種類蛋白質的合成。短時記憶可能與神經元之間即時的信息交流有關,尤其是與大腦皮層下一個形狀像海馬的腦區有關。長時記憶可能與突觸形態及功能的改變以及新突觸的建立有關。(P39“小字內容”)5.情緒也是大腦的高級功能之一。(P39)6.抗抑郁藥一般都通過作用于突觸處來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P39“相關信息”)知識點默寫1.靜息電位表現為 ,主要是由 形成的;動作電位表現為 ,主要是由 形成的。2.神經纖維上興奮的產生主要是Na+內流的結果,Na+的內流是從高濃度到低濃度,需要膜載體(離子通道);在恢復靜息電位時,Na+運出細胞是由低濃度到高濃度。可以推斷Na+內流和運出細胞的方式分別是 、 。3.神經沖動是以 的形式沿神經纖維傳導的,神經沖動傳導的方向與膜內局部電流的方向一致,與膜外局部電流的方向 。4.突觸的結構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突膜前膜處發生的信號轉變是 ;突觸后膜處的信號轉變是 。興奮在突觸處傳遞的信號轉換方式為: 。5.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 結合后,會引起下一神經元的興奮或抑制。神經遞質的釋放過程體現的是 ;突觸小泡的形成與 密切相關;突觸間隙的液體是 。6.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只能單向傳遞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興奮經突觸的傳遞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有 和 兩種功能7.興奮在離體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 的,在突觸上的傳遞是 的。在生物體內,神經纖維上的神經沖動只能來自感受器,并且反射弧中存在突觸,因此在生物體內興奮在神經纖維上是沿反射弧方向單向傳導的。8.神經遞質是小分子物質,但仍主要通過胞吐方式釋放到突觸間隙,其意義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遞質分為興奮性遞質與抑制性遞質,前者可導致 內流,使突觸后膜興奮,產生動作電位,實現由“內負外正→內正外負”的轉化,后者則可導致 進入突觸后膜,從而強化“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10.成年人可有意識地控制排尿,但嬰兒不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一般來說,位于脊髄的低級中樞受腦中相應的 中樞的調控。12.短時記憶可能與神經元之間即時的信息交流有關,尤其是與大腦皮層下的一個形狀像 的腦區有關。長時記憶可能與突觸形態及功能的改變以及 的建立有關。【知識點默寫參考答案】1.內負外正 K+外流 內正外負 Na+內流 2.協助擴散 主動運輸 3.局部電流 相反 4.電信號→化學信號 化學信號→電信號 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5.特異性受體 生物膜的流動性 高爾基體 組織液 6.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小體的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 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7.雙向 單向8.短時間內使神經遞質大量釋放,從而有效實現神經沖動的快速傳遞 9.Na+ 負離子(如Cl-) 10.成人和嬰兒控制排尿的初級中樞都在脊髄,但它受大腦控制。嬰兒因大腦的發育尚未完善,對排尿的控制能力較弱 11.高級 12.海馬 新突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