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4章 基因的表達第1節 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1.與DNA不同的是,組成RNA的五碳糖是核糖而不是脫氧核糖;RNA的堿基組成中沒有堿基T(胸腺嘧啶),而替換成堿基U(尿嘧啶);RNA一般是單鏈,而且比DNA短,因此能夠通過核孔,從細胞核轉移到細胞質中。(P64~65)核糖和脫氧核糖的結構模式圖2.RNA有三種,它們分別是mRNA、tRNA和rRNA;核仁受損會影響rRNA的合成,進而影響核糖體的形成。(P65)3.基因的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過程;細胞分化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P65)4.RNA是在細胞核中,通過RNA聚合酶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的,這一過程叫作轉錄。(P65)5.mRNA上3個相鄰的堿基決定1個氨基酸。每3個這樣的堿基叫作1個密碼子。(P66)6.tRNA的種類很多,但是,每種tRNA只能識別并轉運一種氨基酸。tRNA比mRNA小得多,其一端是攜帶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3個相鄰的堿基。每個tRNA的這3個堿基可以與mRNA上的密碼子互補配對,叫作反密碼子。(P67)tRNA的結構示意圖7.在正常情況下,UGA是終止密碼子,但在特殊情況下,UGA可以編碼硒代半胱氨酸。在原核生物中,GUG也可以作起始密碼子,此時它編碼甲硫氨酸。(P67圖表注釋)8.核糖體是沿著mRNA移動的。核糖體與mRNA的結合部位會形成2個tRNA的結合位點。(P68)9.通常,一個mRNA分子上可以相繼結合多個核糖體,同時進行多條肽鏈的合成,因此,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質。下面圖示中核糖體沿mRNA移動的方向是從左向右移動(P69)10.科學家克里克于1957年提出了中心法則: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DNA,即DNA的復制;也可以從DNA流向RNA,進而流向蛋白質,即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對中心法則作出了補充:少數生物(如一些RNA病毒)的遺傳信息可以從RNA流向RNA以及從RNA流向DNA。(P69)中心法則圖解(虛線表示少數生物的遺傳信息的流向)11.遺傳信息、密碼子和反密碼子的區別遺傳信息指DNA分子中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密碼子指mRNA上可以決定一個氨基酸的三個相鄰的堿基。反密碼子指tRNA上與密碼子互補配對的三個堿基。12.中心法則(1)表示DNA復制 (2)表示轉錄 (3)表示翻譯 (4)表示RNA復制 (5)表示逆轉錄。注:真核生物,只可能發生(1)(2)(3)(注:不同細胞發生的過程不同);原核生物,只能發生(1)(2)(3);如果是DNA病毒,被其侵染的細胞內可發生(1)(2)(3);如果是RNA病毒,被其侵染的細胞內可發生(4)(3)或(5)(1)(2)(3)第2節 基因表達與性狀的關系1.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1)基因控制性狀的兩條途徑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間接控制生物性狀;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性狀(2)基因與性狀的數量對應關系: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2.柳穿魚Lcyc基因和小鼠Avy基因的堿基序列沒有變化,但部分堿基發生了甲基化修飾(如下圖),抑制了基因的表達,進而對表型產生影響。這種DNA甲基化修飾可以遺傳給后代,使后代出現同樣的表型。像這樣,生物體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 ,但基因表達和表型發生可遺傳變化的現象,叫作表觀遺傳。(P74)DNA甲基化示意圖3.除了DNA甲基化,構成染色體的組蛋白發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飾也會影響基因的表達。(P74“相關信息”)知識點默寫1.RNA是在細胞核中,通過 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的,這一過程叫作轉錄。2.mRNA上3個 的堿基決定1個氨基酸。每3個這樣的堿基又稱做1個 。3.核糖體是可以沿著 移動的。核糖體與mRNA的結合部位會形成 個tRNA的結合位點。4.通常,一個mRNA分子上可以相繼結合多個 ,同時進行多條肽鏈的合成,因此,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 。5.請寫出被HIV侵染的細胞中HIV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基因控制性狀的兩條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生物體基因的堿基序列保持不變,但基因表達和表型發生可遺傳變化的現象,叫作 。8.細胞分化的本質就是 。【知識點默寫參考答案】1.RNA聚合酶 2.相鄰 密碼子 3.mRNA 2 4.核糖體 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質5.6.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從而間接控制生物性狀;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性狀7.表觀遺傳 8.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