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 第16課 早期殖民掠奪 (章/課)1節序號 項目 具體內容 討論 記錄 修改 內容一 教學目標知識 與技能 了解三角貿易的過程和早期殖民掠奪的影響過程與 方法 了解三角貿易的過程,立足史料,分析“三角貿易”和早期殖民掠奪的影響,理解早期殖民擴張的野蠻性、殘酷性以及客觀進步作用。(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辯證分析早期殖民掠奪對歐洲、殖民地及世界產生的影響,進而全面認識資本主義的進步性與貪婪性并存的本質。二 教學重點 三角貿易的背景、路線、影響三 教學難點 全面客觀地評價早期的殖民掠奪四 教材和學情分析 教材 分析 本課是關于歐洲國家進行早期殖民掠奪的教學,可通過對比了解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活動,感受二者的差別。關于英國的殖民擴張,要讓學生通過示意圖,明白三角貿易的過程,分析它對英國和非洲的影響。在荷、法、英殖民爭霸的環節,要了解三個國家殖民的區域及實力的轉換,懂得日不落帝國是怎樣形成的。最后關于殖民掠奪的影響,可以結合教材介紹,引導學生從兩方面去體會,感受其雙重作用。學情 分析 學生對世界地圖有一定的了解,可借助地圖讓學生知道兩牙的殖民地域。關于英國的殖民擴張,要讓學生通過示意圖,明白三角貿易的過程,分析它對英國和非洲的影響。關于殖民掠奪的影響,可以結合教材介紹,引導學生從兩方面去體會,感受其雙重作用。五 教學策略及教學設計 教學 策略 講授法、小組討論、問答法、史料研習教學 設計六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你知道嗎?著名的籃球運動員科比、詹姆斯,美國總統奧巴馬,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摩根弗里曼都是黑人,在美洲生活著很多黑人,你知道為什么在美洲會有這么多黑人呢?黑人是在什么時候大量的來到美洲?他們為什么來美洲呢?讓我們共同走進第16課《早期殖民掠奪》, 二、講授新課 (一)葡萄牙與西班牙的殖民掠奪 1、歷史解釋 殖民:指強國向它所征服的地區移民,并掠奪原當地人民的利益。 殖民主義:是資本主義強國對力量弱小的國家或地區進行壓迫、統治、奴役和剝削等的政策。 本課所指“早期”,特指西方的資本原始積累時期。 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強國向它所征服的地區移民,其表現形式主要是:采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發展資本主義,如武裝占領、海外移民、海盜式的掠奪、欺詐性的貿易、血腥的奴隸買賣等掠奪原當地人民的利益。 2、殖民掠奪原因 (1)根本原因:中世紀晚期,西歐商品經濟空前繁榮,早期資本主義發展,需要擴展市場、推銷產品、尋找原料。 (2)新航路開辟后,歐洲人開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奪活動。 3、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掠奪: 殖民國家殖民區域殖民方式(特點)葡萄牙亞洲、非洲、拉丁美洲①建立殖民據點與商站,控制從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②進行劫掠式貿易。西班牙以美洲為主(除巴西外)①憑借“無敵艦隊”,在美洲建立起一個殖民大帝國; ②強迫印第安人無償開采金銀礦,強迫印度安人和黑人作為努力在種植園里勞作。4、殖民者對拉丁美洲的殖民統治 (1)殖民者對拉丁美洲的掠奪: 西班牙掠去了約250萬公斤的黃金和1億公斤的白銀。葡萄牙從巴西運走至少有價值6億美元的黃金和3億美元的金剛石。 (2)屠殺印第安人:有人估計在西班牙人入侵后12年,墨西哥的印第安人便被屠殺了好幾百萬。大規模的屠殺很快使西印度群島上的居民幾乎絕跡,這種現象接著在其他地區也出現了。 (3)推行種族歧視: (二)英國的殖民擴張 1、教師過渡:英國國土面積只有24萬多平方公里,大小僅相當于中國的一個中等省份。17世紀末人口只有600萬,可謂“小國寡民”。但在18世紀下半葉,它卻一躍成為世界殖民大帝國,它是如何崛起的? 2、英國殖民擴張背景:16世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確立,英國手工業尤其是毛紡織業迅速發展,促使英國開拓海外市場。英國位于海上貿易航道的要沖,只有打破西班牙的海上霸權才能向海外發展。 3、“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羅馬哲學家西塞羅,簡述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經過。 4、打敗西班牙后,英國的殖民擴張是如何進行的?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探究英國殖民方式。 (1)在美洲,建立大種植園,進行資本主義生產。(2)從事“三角貿易”。 5、三角貿易 (1)講述三角貿易的原因: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殖民者開始進行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美洲印第安人慘遭屠殺和奴役,人數銳減,無法為種植園提供大量的勞動力(根本原因);歐洲一些人看到從非洲販賣黑人到美洲有利可圖(直接原因)。 (2)結合英國在大西洋進行的“三角貿易”示意圖,說說“三角貿易”的主要路線及流程。 出程:歐洲(火氣、機械制品和酒等)——非洲(虜獲黑人) 中程:非洲(黑人奴隸)——美洲(販賣黑人得利,購買蔗糖、煙草) 歸程:美洲(煙草、蔗糖等工業原料)——歐洲 (3)三角貿易的影響有哪些? 使非洲喪失了近億的精壯勞力;給歐洲帶來巨額利潤,促進了當地資本主義的發展。黑人奴隸為美洲的開發作出了巨大貢獻。 (三)荷、法、英殖民爭霸 1、荷蘭: 荷蘭,因為荷蘭一度控制著波羅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貿易。17世紀,荷蘭入侵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從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去了馬六甲和錫蘭;一度搶占中國臺灣;在好望角建立殖民地;在北美洲建立了新尼德蘭殖民地。荷蘭有“海上馬車夫”之稱。 2、法國:法國先后在北美洲、非洲和亞洲建立了法屬殖民地。 3、“日不落帝國”---英國: 通過一系列爭霸戰爭,英國先后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擊敗競爭對手荷蘭、法國,到18世紀下半葉,英國掌握了海上霸權,成為最大的殖民帝國,自詡為“日不落帝國”。并在此后長達兩個多世紀的時間里,始終處于天下獨尊的地位。 4、歐洲殖民國家的早期殖民擴張產生了哪些影響? 出示材料: 材料一 在歐洲以外直接靠掠奪、奴役和殺人越貨而奪得的財寶,源源不斷流入宗主國,在這里轉化為資本。 材料二 歐洲殖民者在殖民地掠奪了大量財富,他們還將美、非和亞洲殖民地的物產運回歐洲,把歐洲的葡萄酒等銷往殖民地 材料三 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殺、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非洲變成了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 教師總結:(1)歐洲:客觀上有利于歐洲國家的資本主義原始積累。(2)世界市場:加速了物種、商品的交流,有助于世界市場逐漸形成 (3)殖民地:A、給殖民地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B、歐洲文化傳到殖民地,對殖民地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帶來了歐洲文明,傳播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政治制度和思想觀念,促進了殖民地的發展) 三、課堂小結 歐洲殖民國家的殖民活動具有雙重作用:殖民侵略給人民帶來的困苦和仇恨,它造成了當地的貧窮和落后;也不能否認殖民侵略從客觀上帶來的進步和文明,它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方式,對落后地區的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而促進了當地封建制度的解體,推動了當地的資本主義發展。七 板書設計八 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