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文地理(上冊)2023-2024學年專項復習:03 鄉村聚落與城市聚落 非選擇題專練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文地理(上冊)2023-2024學年專項復習:03 鄉村聚落與城市聚落 非選擇題專練

資源簡介

人文地理(上冊)2023-2024學年專項復習:03 鄉村聚落與城市聚落 非選擇題專練
一、識圖題
1.讀“某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演變過程圖”,完成下列各題。
(1)最早影響該聚落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聚落后來發展高樓林立,有許多企業、商店、學校、醫院……道路縱橫,車輛很多。該類聚落叫   。該聚落的人們從事的主要工作是   。一般說來先有聚落,后有聚落。
(3)后來發展的聚落呈條帶狀分布,影響其形態的主要因素是   。
(4)聚落的形成與環境密切相關。一般來說,在地形;水源;土壤;自然資源;交通等地方比較容易形成聚落。
【答案】(1)河流
(2)城市工業;服務業鄉村城市
(3)交通
(4)平坦充足肥沃豐富便利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1)從圖中可看出,該地區的聚落基本分布在河流的沿岸,河流是影響聚落形成的自然因素。
(2)有許多商店、學校的為城市聚落,從事的主要是非農業生產活動。
(3)后來聚落逐漸沿著交通線路的發展。
(4)一般而言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容易形成聚落。
【點評】聚落的種類有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鄉村聚落主要從事的是農業生產活動。
2.(2022七上·浙江月考)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A、B、C三處聚落屬于   聚落,三處聚落的分布的共同特點是
(2)A、B、C三地最可能優先發展為城市的是哪一處?為什么?。
(3)聚落附近森林資源豐富,如果在C處建立一造紙廠是否合理?為什么?
【答案】(1)鄉村聚落;沿河流分布
(2)B 該地處在兩條河交匯處, 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便于人和物的集散;地勢平坦開闊,人口集中,發展空間大。
(3)不合理。 因 C地處于河流上游 ,造紙廠會給下游地區帶來污染,影響下游居民的生產生活。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1)、圖中A、B、C三處聚落屬于鄉村聚落,三處聚落的分布的共同特點是沿河流分布
(2)、A、B、C三地最可能優先發展為城市的是B 。該地處在兩條河交匯處, 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便于人和物的集散;地勢平坦開闊,人口集中,發展空間大。
(3)、聚落附近森林資源豐富,如果在C處建立一造紙廠,不合理。 因 C地處于河流上游 ,造紙廠會給下游地區帶來污染,影響下游居民的生產生活。
【點評】鄉村聚落既成為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主要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鄉村聚落基礎上,達到了一定的人口數量、經濟水平、規模程度而建立的規模大于鄉村和集鎮的以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為主的更高級的聚落形式。
3.(2019七上·秀洲月考)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甲 乙 丙
(1)城市和鄉村是兩種基本的聚落類型,甲圖表示   聚落,居民主要從事   等;乙圖表示    聚落,居民主要從事   等。
(2)甲圖和乙圖在景觀上存在明顯差異,造成這種景觀差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寫出丙圖的民居特點,并概括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答案】(1)城市;工業、商業、服務業、金融(非農業);鄉村;種植業、林業、漁業、畜牧業
(2)勞動生產方式的不同。
(3)民居特點:建筑材料多用磚瓦、竹木,屋頂坡度較大。
南方夏季高溫多雨,降水豐富,屋頂傾斜,便于排水。 (或民居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多用磚瓦竹木。)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和圖示判斷,甲圖有高樓大廈,由此判斷是城市聚落,居民主要從事非農業類的行業;乙圖有耕地等,可見是鄉村村落,主要從事農業類型的行業。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造成鄉村和城市聚落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勞動生產方式的差異。
(3)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丙圖民居沿河而建,材料多用磚瓦等,屋頂坡度較大,因為當地降水豐沛,便于排水。
答案:(1)城市;工業、商業、服務業、金融(非農業);鄉村;種植業、林業、漁業、畜牧業
(2) 勞動生產方式的不同。
(3) 民居特點:建筑材料多用磚瓦、竹木,屋頂坡度較大。
南方夏季高溫多雨,降水豐富,屋頂傾斜,便于排水。 (或民居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多用磚瓦竹木。)
【點評】本題考查聚落的有關內容,屬于容易題。
讀聚落圖回答
4.ABC三地有可能發展為城市聚落的是(  )
A.A處 B.B處 C.C處 D.A和C處
5.本區森林資源豐富,有人欲在C處建一造紙廠但遭到禁止,原因主要是(  )
A.保護森林,禁止砍伐
B.木柴收購價格太低,村民反對
C.水土流失,淤塞河道
D.水污染影響下游村民的生活與生產.
【答案】4.B
5.D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點評】 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等因素的影響。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的地區。地形崎嶇,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發展。
4.根據圖中信息可知, B處位于河流主干流交匯處,地形平坦開闊,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該地區最有可能優先發展為城市。 ABC三地有可能發展為城市聚落的是B處
5.本區森林資源豐富,有人欲在C處建一造紙廠但遭到禁止,原因主要是C處位于河流上游,造紙廠會污染水資源。污染的水會隨著河流流動,影響下游村民的生活與生產。
二、材料分析題
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海草房是極富地方特色的傳統民居,主要分布在膠東漁村,尤其常見于山東威海榮成的沿海一帶。海草房以石為墻,石是就近開采的山石和海石;在天然石塊或磚石塊混合壘起的屋墻上,有著高高隆起的屋脊,屋脊上面是質感蓬松、繃著漁網的屋頂,屋頂為海帶草,柔軟而有韌性,耐腐蝕,不易燃燒。海草房冬暖夏涼,常年不腐。這樣的建筑風格主要考慮冬天保暖避寒,夏天避雨防曬。
(1)海草房反映了當地怎樣的氣候特點?
(2)結合圖片,說說當地傳統名居的特色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答案】(1)夏季多雨潮濕,冬季多雪寒冷。
(2)民居建筑材料有特色:海草取材方便,具有柔軟、有韌性、耐腐蝕、不易燃燒等特點;石頭就近取材,是天然的筑墻材料。民居建筑風格有特色:因當地多雨潮濕,房頂設計坡度陡,便于排水。
【知識點】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1)、海草房反映了當地夏季多雨潮濕,冬季多雪寒冷。
(2)、結合圖片,當地民居建筑材料有特色:海草取材方便,具有柔軟、有韌性、耐腐蝕、不易燃燒等特點;石頭就近取材,是天然的筑墻材料。民居建筑風格有特色:因當地多雨潮濕,房頂設計坡度陡,便于排水。
【點評】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風格有很大的不同,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很大關系,這些民居既能適應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又與居民的社會經濟生活密切聯系.炎熱多雨地區為了更好的通風散熱、隔潮,多建墻體單薄、屋頂坡度大的雙層木樓或竹樓;熱帶沙漠地區,終年炎熱干燥,為了減少熱量的傳遞和風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頂的碉堡房;寒冷地區為了抵御嚴寒,墻體厚實、窗戶較小、屋內建有壁爐或火炕。
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李麗的家鄉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四面環山,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在6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著1萬多勤勞樸實的村民。為了使家鄉更美好,人們每天都辛勤地勞動著。終于,家鄉與外界相連的公路更寬了,學校的設備更先進了,山上的樹木更綠了,果樹上的果實更沉甸甸了,村民們臉上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1)李麗的家鄉屬于鄉村聚落,還是城市聚落?
(2)李麗家鄉的人們主要從事哪種生產活動?
(3)結合材料,說明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
【答案】(1)鄉村聚落。
(2)主要從事經濟林木的生產。
(3)第一層次:僅摘選文本材料中關于自然環境及人類活動描寫,前后描述密切程度低。如,四面環山,樹木郁郁蔥蔥,有許多村民居住。人們每天勞動,樹木更綠了,果實更加沉甸甸了。第二層次:李麗家鄉所在的村落四面環山,屬于山區,適宜發展林業。農林資源能夠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人們通過修建公路改善交通條件,可以加強與外界的溝通和聯系,能夠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等。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可知,李麗的家鄉屬于鄉村聚落。
(2)、根據材料可知,李麗家鄉的人們主要從事從事經濟林木的生產。
(3)、結合材料,說明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
第一層次:僅摘選文本材料中關于自然環境及人類活動描寫,前后描述密切程度低。如,四面環山,樹木郁郁蔥蔥,有許多村民居住。人們每天勞動,樹木更綠了,果實更加沉甸甸了。第二層次:李麗家鄉所在的村落四面環山,屬于山區,適宜發展林業。農林資源能夠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人們通過修建公路改善交通條件,可以加強與外界的溝通和聯系,能夠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等。
【點評】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鄉村和城市。鄉村是人口規模不大,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規模比較小的鄉村聚落叫做村莊,規模比較大的鄉村聚落叫做集鎮,鄉村的外圍通常分布有大片的農田,分別從事種植業、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城市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工商業和服務業等非農業產業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匯聚了大量的社會經濟活動,并且對周圍地區的發展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8.傳統民居的建筑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十分密切。它能像一面鏡子,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征、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閱讀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資料一
資料二:“蠔宅”是廣州番禺、沙灣的傳統民居,宋元時期就有記載。這里的原住民們,自小就過著踩水打魚的生活,他們利用生蠔殼修建房屋。這種材料修建的房屋具有驚人的穩定性,壽命很長,當地會有“千年磚,萬年蠔”的說法。“蠔墻”不怕滲水和潮濕氣候的腐蝕,堅硬不怕蟲蛀。壘墻的時候,把殼尾朝外,按照45度角的方式傾斜擺放整齊,下雨時雨水就能直接流到地上。蠔殼表面的小孔可以儲存微量的雨水,夏季高溫天氣下,還能讓人感到十分涼爽。
(1)聚落分為鄉村和城市兩大類,“蠔宅”所在地區的聚落為   。
(2)“蠔宅”所在地區的人們從事的生產活動主要以   (種植業/漁業/林業)為主。
(3)“蠔宅”與當地自然環境相適應,體現在哪些方面?請列舉出至少兩條。①   。②   。
(4)傳統的“蠔宅”建筑逐漸被高樓大廈取代,請你提一條好的建議   。
【答案】(1)鄉村
(2)漁業
(3)就地取材,沿海地區,蠔殼資源豐富。東南沿海降水豐富,有利于排水。東南沿海地區夏季高溫,蠔宅具有一定的降溫作用。;蠔殼來自海洋,蠔宅墻體堅固且耐腐蝕,可以抵御風雨侵蝕。
(4)納入文化遺產進行保護。保護起來,發展旅游業等等。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1)聚落分為鄉村和城市兩大類,鄉村是人口規模不大,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讀材料可知,按照這種劃分“蠔宅”所在地區的聚落為鄉村。
(2)材料中,“蠔宅”所在地區的原住民們,自小就過著踩水打魚的生活,可知以漁業為主。
(3)材料二中,“蠔宅”是廣州番禺、沙灣的傳統民居,所在地區的原住民們,自小就過著踩水打魚的生活,他們利用生蠔殼修建房屋,可知就地取材,廣東是沿海地區,蠔殼資源豐富。東南沿海降水豐富,把殼尾朝外,按照45度角的方式傾斜擺放整齊,有利于排水。東南沿海地區夏季高溫,蠔宅具有一定的降溫作用。蠔殼有穩定性,“蠔墻”不怕滲水和潮濕氣候的腐蝕,堅硬不怕蟲蛀也可以抵御風雨侵蝕。
(4)傳統的“蠔宅”建筑反映了一個時期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保護與重建應與周邊自然環境相適應;納入文化遺產進行保護;保護起來,發展旅游業等等。
【點評】鄉村聚落既成為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主要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鄉村聚落基礎上,達到了一定的人口數量、經濟水平、規模程度而建立的規模大于鄉村和集鎮的以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為主的更高級的聚落形式。
三、綜合題
9.鄉村聚落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
(1)鄉村聚落的分布、形態等反映了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
①鄉村聚落的   受自然環境的影響:
  村落分布特點 自然環境特點
洪澇區 高地上 降水多,地形低洼,易洪澇
干旱區 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 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資源不足
②鄉村聚落的   受自然環境的影響:
③鄉村聚落的   受自然環境的影響:一般而言,平原地區的村落規模比山區要__。
(2)由于所處自然條件的差異,人們的生產活動各不相同,人們的生活也各具特色
①農村,以從事   為主的人們聚居的地方。
②漁村,漁民聚居的村莊,人們主要從事   和   。
③林場,從事培育、管理、采伐森林等   工作的人們聚居的地區。
④牧村,以   為生的牧民們聚居的地區。
【答案】(1)分布;形態;規模
(2)種植業;漁業捕撈;水產養殖業;林業;畜牧業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1)鄉村聚落的村落分布特點、形態、規模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
(2)農村以從事種植業為主的聚居的地方,漁村主要從事漁業捕撈為活動,林場主要從事 從事培育、管理、采伐森林等 活動,牧村主要從事畜牧業為主的活動。
【點評】鄉村聚落主要從事農業為生產活動,可以分為農村、牧村、漁村等等
10.(2019七上·衢州期中)元旦假期,杭州的小明決定到江山江郎山游玩。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小明首先找到圖一,江郎山位于杭州的   方向。
(2)小明來到江郎山,在景區門口看到圖二,發現有甲乙兩條線路,他想輕松一點去登山,甲乙兩條登山路線他選擇   ;因為這條線路   。
(3)在圖二中,小明來到   處(填字母),看到懸崖百丈;小明來到   處(填字母),看到兩片巨石山峰聳立在自己兩則;小明也看到了一條小河,它的流向是   。
(4)小明看到圖三,這一帶是典型的   聚落,當地人大多從事   ;小明看到圖四,發現這里的民居的建筑特點和杭州相近,這是因為   。
【答案】(1)西南
(2)甲;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3)A;B;自西北向東南
(4)鄉村;林業(旅游業);氣候相似,降水豐富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1)小明首先找到圖一,根據經緯網定向法,江郎山位于杭州的西南方向。
(2)小明來到江郎山,在景區門口看到圖二,發現有甲乙兩條線路,他想輕松一點去登山,甲乙兩條登山路線他選擇甲地,原因是甲線經過地區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有利于登山。
(3)在圖二中,小明來到A處,看到懸崖百丈;小明來到B處,看到兩片巨石山峰聳立;小明看到一條小河,它的流向是自西北向東南流。
(4)小明看到圖三,這一帶是典型的鄉村聚落,當地人大多從事林業或旅游業,小明看到圖四,發現居民的民居建筑特點與杭州相似,這是因為該地與杭州氣候相似,降水豐富。
故答案為:(1)西南
(2)甲;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3)A;B;自西北向東南
(4)鄉村;林業(旅游業);氣候相似,降水豐富
【點評】鄉村聚落既成為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主要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鄉村聚落基礎上,達到了一定的人口數量、經濟水平、規模程度而建立的規模大于鄉村和集鎮的以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為主的更高級的聚落形式。
1 / 1人文地理(上冊)2023-2024學年專項復習:03 鄉村聚落與城市聚落 非選擇題專練
一、識圖題
1.讀“某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演變過程圖”,完成下列各題。
(1)最早影響該聚落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聚落后來發展高樓林立,有許多企業、商店、學校、醫院……道路縱橫,車輛很多。該類聚落叫   。該聚落的人們從事的主要工作是   。一般說來先有聚落,后有聚落。
(3)后來發展的聚落呈條帶狀分布,影響其形態的主要因素是   。
(4)聚落的形成與環境密切相關。一般來說,在地形;水源;土壤;自然資源;交通等地方比較容易形成聚落。
2.(2022七上·浙江月考)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A、B、C三處聚落屬于   聚落,三處聚落的分布的共同特點是
(2)A、B、C三地最可能優先發展為城市的是哪一處?為什么?。
(3)聚落附近森林資源豐富,如果在C處建立一造紙廠是否合理?為什么?
3.(2019七上·秀洲月考)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甲 乙 丙
(1)城市和鄉村是兩種基本的聚落類型,甲圖表示   聚落,居民主要從事   等;乙圖表示    聚落,居民主要從事   等。
(2)甲圖和乙圖在景觀上存在明顯差異,造成這種景觀差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寫出丙圖的民居特點,并概括民居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讀聚落圖回答
4.ABC三地有可能發展為城市聚落的是(  )
A.A處 B.B處 C.C處 D.A和C處
5.本區森林資源豐富,有人欲在C處建一造紙廠但遭到禁止,原因主要是(  )
A.保護森林,禁止砍伐
B.木柴收購價格太低,村民反對
C.水土流失,淤塞河道
D.水污染影響下游村民的生活與生產.
二、材料分析題
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海草房是極富地方特色的傳統民居,主要分布在膠東漁村,尤其常見于山東威海榮成的沿海一帶。海草房以石為墻,石是就近開采的山石和海石;在天然石塊或磚石塊混合壘起的屋墻上,有著高高隆起的屋脊,屋脊上面是質感蓬松、繃著漁網的屋頂,屋頂為海帶草,柔軟而有韌性,耐腐蝕,不易燃燒。海草房冬暖夏涼,常年不腐。這樣的建筑風格主要考慮冬天保暖避寒,夏天避雨防曬。
(1)海草房反映了當地怎樣的氣候特點?
(2)結合圖片,說說當地傳統名居的特色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李麗的家鄉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那里四面環山,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在6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居住著1萬多勤勞樸實的村民。為了使家鄉更美好,人們每天都辛勤地勞動著。終于,家鄉與外界相連的公路更寬了,學校的設備更先進了,山上的樹木更綠了,果樹上的果實更沉甸甸了,村民們臉上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1)李麗的家鄉屬于鄉村聚落,還是城市聚落?
(2)李麗家鄉的人們主要從事哪種生產活動?
(3)結合材料,說明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
8.傳統民居的建筑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十分密切。它能像一面鏡子,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區域的自然環境特征、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閱讀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資料一
資料二:“蠔宅”是廣州番禺、沙灣的傳統民居,宋元時期就有記載。這里的原住民們,自小就過著踩水打魚的生活,他們利用生蠔殼修建房屋。這種材料修建的房屋具有驚人的穩定性,壽命很長,當地會有“千年磚,萬年蠔”的說法。“蠔墻”不怕滲水和潮濕氣候的腐蝕,堅硬不怕蟲蛀。壘墻的時候,把殼尾朝外,按照45度角的方式傾斜擺放整齊,下雨時雨水就能直接流到地上。蠔殼表面的小孔可以儲存微量的雨水,夏季高溫天氣下,還能讓人感到十分涼爽。
(1)聚落分為鄉村和城市兩大類,“蠔宅”所在地區的聚落為   。
(2)“蠔宅”所在地區的人們從事的生產活動主要以   (種植業/漁業/林業)為主。
(3)“蠔宅”與當地自然環境相適應,體現在哪些方面?請列舉出至少兩條。①   。②   。
(4)傳統的“蠔宅”建筑逐漸被高樓大廈取代,請你提一條好的建議   。
三、綜合題
9.鄉村聚落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
(1)鄉村聚落的分布、形態等反映了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
①鄉村聚落的   受自然環境的影響:
  村落分布特點 自然環境特點
洪澇區 高地上 降水多,地形低洼,易洪澇
干旱區 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 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資源不足
②鄉村聚落的   受自然環境的影響:
③鄉村聚落的   受自然環境的影響:一般而言,平原地區的村落規模比山區要__。
(2)由于所處自然條件的差異,人們的生產活動各不相同,人們的生活也各具特色
①農村,以從事   為主的人們聚居的地方。
②漁村,漁民聚居的村莊,人們主要從事   和   。
③林場,從事培育、管理、采伐森林等   工作的人們聚居的地區。
④牧村,以   為生的牧民們聚居的地區。
10.(2019七上·衢州期中)元旦假期,杭州的小明決定到江山江郎山游玩。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小明首先找到圖一,江郎山位于杭州的   方向。
(2)小明來到江郎山,在景區門口看到圖二,發現有甲乙兩條線路,他想輕松一點去登山,甲乙兩條登山路線他選擇   ;因為這條線路   。
(3)在圖二中,小明來到   處(填字母),看到懸崖百丈;小明來到   處(填字母),看到兩片巨石山峰聳立在自己兩則;小明也看到了一條小河,它的流向是   。
(4)小明看到圖三,這一帶是典型的   聚落,當地人大多從事   ;小明看到圖四,發現這里的民居的建筑特點和杭州相近,這是因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河流
(2)城市工業;服務業鄉村城市
(3)交通
(4)平坦充足肥沃豐富便利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1)從圖中可看出,該地區的聚落基本分布在河流的沿岸,河流是影響聚落形成的自然因素。
(2)有許多商店、學校的為城市聚落,從事的主要是非農業生產活動。
(3)后來聚落逐漸沿著交通線路的發展。
(4)一般而言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容易形成聚落。
【點評】聚落的種類有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鄉村聚落主要從事的是農業生產活動。
2.【答案】(1)鄉村聚落;沿河流分布
(2)B 該地處在兩條河交匯處, 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便于人和物的集散;地勢平坦開闊,人口集中,發展空間大。
(3)不合理。 因 C地處于河流上游 ,造紙廠會給下游地區帶來污染,影響下游居民的生產生活。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1)、圖中A、B、C三處聚落屬于鄉村聚落,三處聚落的分布的共同特點是沿河流分布
(2)、A、B、C三地最可能優先發展為城市的是B 。該地處在兩條河交匯處, 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便于人和物的集散;地勢平坦開闊,人口集中,發展空間大。
(3)、聚落附近森林資源豐富,如果在C處建立一造紙廠,不合理。 因 C地處于河流上游 ,造紙廠會給下游地區帶來污染,影響下游居民的生產生活。
【點評】鄉村聚落既成為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主要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鄉村聚落基礎上,達到了一定的人口數量、經濟水平、規模程度而建立的規模大于鄉村和集鎮的以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為主的更高級的聚落形式。
3.【答案】(1)城市;工業、商業、服務業、金融(非農業);鄉村;種植業、林業、漁業、畜牧業
(2)勞動生產方式的不同。
(3)民居特點:建筑材料多用磚瓦、竹木,屋頂坡度較大。
南方夏季高溫多雨,降水豐富,屋頂傾斜,便于排水。 (或民居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多用磚瓦竹木。)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區域合作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和圖示判斷,甲圖有高樓大廈,由此判斷是城市聚落,居民主要從事非農業類的行業;乙圖有耕地等,可見是鄉村村落,主要從事農業類型的行業。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造成鄉村和城市聚落景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勞動生產方式的差異。
(3)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丙圖民居沿河而建,材料多用磚瓦等,屋頂坡度較大,因為當地降水豐沛,便于排水。
答案:(1)城市;工業、商業、服務業、金融(非農業);鄉村;種植業、林業、漁業、畜牧業
(2) 勞動生產方式的不同。
(3) 民居特點:建筑材料多用磚瓦、竹木,屋頂坡度較大。
南方夏季高溫多雨,降水豐富,屋頂傾斜,便于排水。 (或民居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多用磚瓦竹木。)
【點評】本題考查聚落的有關內容,屬于容易題。
【答案】4.B
5.D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點評】 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等因素的影響。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資源豐富、氣候適宜、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的地區。地形崎嶇,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發展。
4.根據圖中信息可知, B處位于河流主干流交匯處,地形平坦開闊,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該地區最有可能優先發展為城市。 ABC三地有可能發展為城市聚落的是B處
5.本區森林資源豐富,有人欲在C處建一造紙廠但遭到禁止,原因主要是C處位于河流上游,造紙廠會污染水資源。污染的水會隨著河流流動,影響下游村民的生活與生產。
6.【答案】(1)夏季多雨潮濕,冬季多雪寒冷。
(2)民居建筑材料有特色:海草取材方便,具有柔軟、有韌性、耐腐蝕、不易燃燒等特點;石頭就近取材,是天然的筑墻材料。民居建筑風格有特色:因當地多雨潮濕,房頂設計坡度陡,便于排水。
【知識點】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1)、海草房反映了當地夏季多雨潮濕,冬季多雪寒冷。
(2)、結合圖片,當地民居建筑材料有特色:海草取材方便,具有柔軟、有韌性、耐腐蝕、不易燃燒等特點;石頭就近取材,是天然的筑墻材料。民居建筑風格有特色:因當地多雨潮濕,房頂設計坡度陡,便于排水。
【點評】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風格有很大的不同,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很大關系,這些民居既能適應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又與居民的社會經濟生活密切聯系.炎熱多雨地區為了更好的通風散熱、隔潮,多建墻體單薄、屋頂坡度大的雙層木樓或竹樓;熱帶沙漠地區,終年炎熱干燥,為了減少熱量的傳遞和風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頂的碉堡房;寒冷地區為了抵御嚴寒,墻體厚實、窗戶較小、屋內建有壁爐或火炕。
7.【答案】(1)鄉村聚落。
(2)主要從事經濟林木的生產。
(3)第一層次:僅摘選文本材料中關于自然環境及人類活動描寫,前后描述密切程度低。如,四面環山,樹木郁郁蔥蔥,有許多村民居住。人們每天勞動,樹木更綠了,果實更加沉甸甸了。第二層次:李麗家鄉所在的村落四面環山,屬于山區,適宜發展林業。農林資源能夠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人們通過修建公路改善交通條件,可以加強與外界的溝通和聯系,能夠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等。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可知,李麗的家鄉屬于鄉村聚落。
(2)、根據材料可知,李麗家鄉的人們主要從事從事經濟林木的生產。
(3)、結合材料,說明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
第一層次:僅摘選文本材料中關于自然環境及人類活動描寫,前后描述密切程度低。如,四面環山,樹木郁郁蔥蔥,有許多村民居住。人們每天勞動,樹木更綠了,果實更加沉甸甸了。第二層次:李麗家鄉所在的村落四面環山,屬于山區,適宜發展林業。農林資源能夠產生較高的經濟效益。人們通過修建公路改善交通條件,可以加強與外界的溝通和聯系,能夠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等。
【點評】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鄉村和城市。鄉村是人口規模不大,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規模比較小的鄉村聚落叫做村莊,規模比較大的鄉村聚落叫做集鎮,鄉村的外圍通常分布有大片的農田,分別從事種植業、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城市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工商業和服務業等非農業產業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匯聚了大量的社會經濟活動,并且對周圍地區的發展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8.【答案】(1)鄉村
(2)漁業
(3)就地取材,沿海地區,蠔殼資源豐富。東南沿海降水豐富,有利于排水。東南沿海地區夏季高溫,蠔宅具有一定的降溫作用。;蠔殼來自海洋,蠔宅墻體堅固且耐腐蝕,可以抵御風雨侵蝕。
(4)納入文化遺產進行保護。保護起來,發展旅游業等等。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1)聚落分為鄉村和城市兩大類,鄉村是人口規模不大,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主要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讀材料可知,按照這種劃分“蠔宅”所在地區的聚落為鄉村。
(2)材料中,“蠔宅”所在地區的原住民們,自小就過著踩水打魚的生活,可知以漁業為主。
(3)材料二中,“蠔宅”是廣州番禺、沙灣的傳統民居,所在地區的原住民們,自小就過著踩水打魚的生活,他們利用生蠔殼修建房屋,可知就地取材,廣東是沿海地區,蠔殼資源豐富。東南沿海降水豐富,把殼尾朝外,按照45度角的方式傾斜擺放整齊,有利于排水。東南沿海地區夏季高溫,蠔宅具有一定的降溫作用。蠔殼有穩定性,“蠔墻”不怕滲水和潮濕氣候的腐蝕,堅硬不怕蟲蛀也可以抵御風雨侵蝕。
(4)傳統的“蠔宅”建筑反映了一個時期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保護與重建應與周邊自然環境相適應;納入文化遺產進行保護;保護起來,發展旅游業等等。
【點評】鄉村聚落既成為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主要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鄉村聚落基礎上,達到了一定的人口數量、經濟水平、規模程度而建立的規模大于鄉村和集鎮的以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為主的更高級的聚落形式。
9.【答案】(1)分布;形態;規模
(2)種植業;漁業捕撈;水產養殖業;林業;畜牧業
【知識點】鄉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1)鄉村聚落的村落分布特點、形態、規模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
(2)農村以從事種植業為主的聚居的地方,漁村主要從事漁業捕撈為活動,林場主要從事 從事培育、管理、采伐森林等 活動,牧村主要從事畜牧業為主的活動。
【點評】鄉村聚落主要從事農業為生產活動,可以分為農村、牧村、漁村等等
10.【答案】(1)西南
(2)甲;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3)A;B;自西北向東南
(4)鄉村;林業(旅游業);氣候相似,降水豐富
【知識點】地形圖的判讀;方向;鄉村聚落
【解析】【分析】(1)小明首先找到圖一,根據經緯網定向法,江郎山位于杭州的西南方向。
(2)小明來到江郎山,在景區門口看到圖二,發現有甲乙兩條線路,他想輕松一點去登山,甲乙兩條登山路線他選擇甲地,原因是甲線經過地區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有利于登山。
(3)在圖二中,小明來到A處,看到懸崖百丈;小明來到B處,看到兩片巨石山峰聳立;小明看到一條小河,它的流向是自西北向東南流。
(4)小明看到圖三,這一帶是典型的鄉村聚落,當地人大多從事林業或旅游業,小明看到圖四,發現居民的民居建筑特點與杭州相似,這是因為該地與杭州氣候相似,降水豐富。
故答案為:(1)西南
(2)甲;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3)A;B;自西北向東南
(4)鄉村;林業(旅游業);氣候相似,降水豐富
【點評】鄉村聚落既成為人們居住、生活、休息和進行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也是從事生產勞動的場所,主要以從事農業活動為主;城市聚落即城市,指在原有鄉村聚落基礎上,達到了一定的人口數量、經濟水平、規模程度而建立的規模大于鄉村和集鎮的以非農業活動和非農業人口為主的更高級的聚落形式。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波县| 内江市| 兰考县| 老河口市| 广丰县| 新兴县| 阿荣旗| 阜阳市| 万宁市| 安阳市| 龙江县| 普兰县| 沅江市| 万荣县| 南宁市| 海兴县| 工布江达县| 海门市| 司法| 会昌县| 囊谦县| 喀喇沁旗| 宁明县| 宜兰县| 文登市| 英山县| 白玉县| 龙里县| 伽师县| 高台县| 红原县| 武山县| 昌吉市| 石屏县| 随州市| 张掖市| 孟州市| 儋州市| 临泽县| 木兰县| 宜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