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依法治國 第八課 法治中國建設 第2框 法治政府【復習目標】課標要求 3.依法治國 3.3列舉事例,闡明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意義。核心素養 1.政治認同:認同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增強建設法治政府的信心。 2.科學精神:理解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的內涵、要求、意義和措施。 3.法治意識:從不同角度掌握法治政府的措施。 4.公共參與:全民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建設法治社會。重點難點 1.什么是法治政府; 2.如何建設法治政府。【預復習案】1.知識體系構建(要求:呈現課本內容/注意布局合理)2.新版教材更新(要求:認真閱讀/新舊融合)P89正文第一段后面增加一句: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3.知識歸納釋疑(要求:認真閱讀/適當批注)(1)政府職能的錯位、缺位和越位含義 表現 應對措施錯 位 政府內部發生的職能混亂現象,即你干我的事,我干你的事 各級政府部門職能交叉、重疊,職權劃分不清,互相推諉扯皮,政出多門 (1)各級政府需要完善行政組織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 (2)各級政府一定要嚴格依法行政,切實履行職責,該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該放的權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堅決克服政府職能錯位、缺位、越位現象缺 位 指本來應當由政府履行的職責,政府卻沒有充分盡職盡責,沒有管好,甚至出現了“真空” 應由政府提供的醫療、養老、失業、救濟以及其他社會保障服務的公共供給仍然不足;應由各級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服務、公共衛生服務、城市公用事業服務等,仍然不能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等越 位 主要是指政府超越自己的權限,干了不該干的事情和管了不該管的事情 我國政府的一些部門和一些管理者仍然習慣于代替市場去配置與私人產品相關的資源,行政審批的不合理和過多過濫,就是政府取代市場的典型表現(2)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①行政權力要透明,接受社會和人民的監督。②加強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的制度體系建設。加強黨內監督、人大監督、監察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制度建設。健全政府內部權力制約機制:加強對關鍵部門和重點崗位的行政權力制約和監督、完善政府內部層級監督和專門監督、完善糾錯問責機制,完善審計制度,依法實行審計監督全覆蓋。(3)區分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與依法行政依法治國 依法執政 依法行政含義 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執政黨接受憲法和法律的規范,努力建立科學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通過完備的制度和法律體系來治理國家。 要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行使其權力。主體 人民群眾 執政黨 各級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聯系 三者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統一于法律規范、黨的領導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我的預復習疑惑【復習探究案】1.探究任務:法治政府的內涵國家機構改革是依法治國的應有之義。某校高三(5)班通過收看2023年3月召開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實況,收集了以下材料:問題成因:隨著經濟與社會、科技高速發展,個別國家機構設置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出現條塊分割、部門利益、冗員繁多、相互推責、職責缺位等問題。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提出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并提交給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道過。根據改革方案要求,國家組建國家數據局與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這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將產生重要影響。出謀劃策:該班學生受此啟發,隨即在當地以“機構改革,我有話說”開展了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對策,提交給當地政府作為機構改革的決策參考。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的相關知識,簡析國家機構改革對建設法治政府的必要性與重要性。2.探究任務:法治政府2022年,E市政府法治建設滿意度測評、法治化營商環境滿意度測評、群眾安全感第三方測評、公正執法滿意度、社會治安滿意度等穩居全省第一方陣。2023年以來,根據H省委《關于開展2023年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的實施方案》要求,E市政府認真對照指標體系開展自查自評,E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充分行使地方立法權,據實制定地方性法規:行政權力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高效辦理建議提案:“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入推進,建成運行“智慧E市”政務云平臺;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加強行政執法人員培訓,矛盾糾紛化解機制不斷完善,公共法律服務便捷高效。有人認為,“建設法治政府,就是把政府工作納入法治軌道”。結合材料,運用《政治與法治》的有關知識對這一觀點進行評析。【復習檢測案】1.根據《中國法治政府評估報告(2021—2022)》,廣州在全國100個城市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評估中排名第四,是全國唯一一個連續7次穩居前五的城市。其中,“行政決策”“數字法治政府”兩項一級指標榮登全國榜首。廣州法治政府建設()①通過數字化改革助力政府高效履職 ②表明政府依法執政要科學審慎用權③提升政府決策能力和政務服務效能 ④規范執法讓全社會對法治普遍信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3年,“淄博燒烤”火了。為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維護消費者合法價格權益,五一期間,淄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規范經營者價格行為提醒告誡書》。對賓館酒店客房價格實行漲價幅度控制措施,價格上浮超過50%的,按哄抬價格行為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并公開曝光典型案例,涉嫌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有關部門處理。此舉有利于()①建立執法嚴明的政府,促進政府更好履行市場監管職能②建立職能科學的政府,推動政府管理職能轉向服務職能③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貫徹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④建設公開公正的政府,有效增強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3年3月,某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某省賦予鄉鎮(街道)部分縣級行政職權指導目錄(2023年版)》(以下簡稱《行政賦權指導目錄》)。該《行政賦權指導目錄》采取“端菜”與“點菜”相結合的方式:縣級部門將賦權項目形成賦權“菜單”,“端菜”給各鄉鎮(街道)。各鄉鎮(街道)“點菜”,選擇適合本鄉鎮(街道)情況、有能力承接的職權。“端菜”與“點菜”相結合的賦權方式()①使賦權更精準,能夠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②擴大了政府自由裁量權,不利于政府依法行政③優化了基層政府工作流程,能夠提高行政效率④符合權責明確、法治政府建設的要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治國無其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出自唐代歐陽詢等人編纂的《藝文類聚》,意思是治理國家若沒有法度就會混亂,固守法度若不知變革就會衰落。這句古語啟示我們()①全面依法治國要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總目標②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③立法要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同不斷變化著的實際相適應④法治政府建設是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3年上半年,為貫徹落實黃河保護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部署開展涉及黃河流域保護的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集中清理,督促推動各方面修改、廢止各類規范性文件154件,其中行政法規5件,地方性法規74件,其他各類規范性文件75件。此舉有利于()A.實現立法過程科學化和民主化 B.強化法在國家治理中的政治職能C.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的統一和尊嚴 D.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和能力建設6.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三條中新增“首違不罰”的內容。2023年2月以來,保定市公安交警在市主城區現場查處交通違法開展溫情執法,推行“十不罰”,只對當事人進行溫情提示、告知教育、督促其進行整改。實行“首違教育”,限期改正,二次違法處罰,營造了文明和諧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此舉有利于()①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提升基層治理能力②改善執法形象;優化執法效果,體現執法溫度③實現政府管理和服務方式創新,打造智能高效的政府④通過良法善治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建設職能科學的政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我們黨堅持林草興則生態興理念,領導人民開展國土綠化,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完善生態環境法律法規體系,美麗中國正在不斷變為現實。這表明()①黨堅持科學執政和依法執政推進美麗中國的建設②倡導愛綠植綠護綠的文明風尚是法治政府的職能③改進黨領導生態文明建設方式旨在堅持民主執政④要增強全民的生態意識和勞動意識促進綠色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我的復習收獲參考答案【復習探究案】1.①法治政府是職能科學的政府。通過國家機構改革,解決個別國家機構條塊分割、部門利益問題,有利于推動政府部門之間、上下級政府之間關系的配置科學合理。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國家組建國家數據局與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利于履行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的基本職能。②法治政府是權責法定的政府。通過國家機構改革,解決冗員繁多、相互推責、職責缺位等問題,有利于避免政府權力行使的錯位、缺位現象,降低政府運行成本,提高政府運行效率,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2.題中觀點是不全面的。①建設法治政府需要把政府工作納入法治軌道,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行職責,確保行政權在法治框架內運行。②建設法治政府,還要加強黨的領導,完善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機制,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③建設法治政府,還要打造公開公正、執法嚴明的政府,健全行政權力制約和監督體系,促進權力規范透明運行,讓行政權力接受監督、制約,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④建設法治政府,還要打造智能高效、職能科學的政府,運用互聯網等技術手段促進依法行政,優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復習檢測案】1.B。①③:廣州在全國100個城市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評估中排名第四,是全國唯—一個連續7次穩居前五的城市。其中,“行政決策”“數字法治政府”兩項一級指標榮登全國榜首,廣州法治政府建設通過數字化改革助力政府高效履職,提升政府決策能力和政務服務效能,①③符合題意。②:政府依法行政,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②說法錯誤。④:材料強調的是政府的決策和服務,未涉及“讓全社會對法治普遍信仰”,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2.A。①:對賓館酒店客房價格實行漲價幅度控制措施,價格上浮超過50%的,按哄抬價格行為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并公開曝光典型案例,涉嫌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有關部門處理,此舉有利于建立執法嚴明的政府,促進政府更好履行市場監管職能,①符合題意。③:為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維護消費者合法價格權益,五一期間,淄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規范經營者價格行為提醒告誡書》,此舉有利于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貫徹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③符合題意。②④:材料體現了建立執法嚴明的政府和人民滿意的政府,不涉及建立職能科學的政府和公開公正的政府,②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3.B。①④:選擇適合本鄉鎮(街道)情況,有能力承接的職權,有利于干部高質量完成任務,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權力通過清單方式進行選擇,權責明確,是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①④正確。②:規范政府自由裁量權,而不是擴大自由裁量權,②排除。③:材料沒有涉及優化基層政府工作流程,③排除。故本題選B。4.C。②③:“治國無其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強調法治的重要性,立法要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同不斷變化著的實際相適應,②③入選。①: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①說法錯誤,不選。④:法治政府建設是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說法雖正確,但是④不符合題意,不選。故本題答案選C。5.C。AB:材料強調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部署開展涉及黃河流域保護的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集中清理,督促推動各方面修改、廢止各類規范性文件,以推動貫徹落實黃河保護法,這不涉及實現立法過程科學化和民主化,也不涉及強化法在國家治理中的政治職能,AB不符合題意。C: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部署開展涉及黃河流域保護的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集中清理,督促推動各方面修改、廢止各類規范性文件,有利于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的統一和尊嚴,C符合題意。D:材料強調的是法律的實施,而不是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和能力建設,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6.A。①②:保定市公安交警在市主城區現場查處交通違法開展溫情執法,首違不罰,限期改正,二次違法處罰,有利于體現執法溫度,改善執法形象,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優化執法效果,營造了文明和諧有序的道路交通環境,①②符合題意。③:材料做法有利于提高執法效果,與智能高效無關,③不符合題意。④: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三條中新增“首違不罰”的內容,材料的做法是按法律規定從事執法活動,沒有涉及自由裁量權,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7.B。①:我們黨堅持林草興則生態興理念,遵循生態保護的客觀規律,帶領人民開展國土綠化,改善城鄉人居環境,領導立法,完善生態環境法律法規體系,體現了黨堅持科學執政和依法執政,①正確。②:材料體現的是黨堅持生態文明理念,改善人居環境,沒有體現法治政府職能,②不符合題意。③:改進黨領導生態文明建設方式,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而不是為了堅持民主執政,③不符合題意。④:建設美麗中國要求增強人民生態意識和勞動意識,引導人人愛綠植綠護綠的文明風尚,促進綠色發展,④正確。故本題選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