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 題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 授課時間課 型 新授課 教學用時 2課時教學目標 1.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凝心聚力教學重難點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凝心聚力教學方法 講授法、練習法、材料分析法教學用書 《思想政治基礎模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具/教學資源 PPT課件、教材課后作業 做好課堂筆記課堂板書教學反思教學過程 時間分配第一部分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新課導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是什么?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本課,我們將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意義,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講授新課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閱讀與思考 2022年7月,第五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微視頻)征集展播活動評選出了88部優秀作品。這些優秀作品主題鮮明、立意深刻、貼近群眾,通過新穎活潑的表現方式、生動感人的故事情節,講述各行各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風貌和生動實踐,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你看過這些優秀作品嗎?你最喜歡哪部作品?請說明理由。結合這些作品,談談為什么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賴以維系的精神紐帶,是一個國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礎;核心價值觀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穩定器。在當代中國,我們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要求,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這實際上回答了中國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體人民一起努力,通過持之以恒的奮斗,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富強、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諧、更加美麗,讓中華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強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 ——習近平相關鏈接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集中表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由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等方面構成。2.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閱讀與思考 拉齊尼·巴依卡生前是新疆某邊防部隊的義務巡邏向導,他多次冒著生命危險救助巡邏戰士,10余年來足跡踏遍帕米爾高原邊防一線。2021年1月,拉齊尼·巴依卡為解救落入冰窟的兒童,不幸英勇犧牲。他愛國護邊的執著堅守、舍己救人的英雄壯舉,感動無數軍民,鮮明體現了新時代共產黨員忠誠奉獻的真摯情懷。2021年中共中央宣傳部追授拉齊尼·巴依卡“時代楷模”稱號。拉齊尼·巴依卡是怎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 (1)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遵循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要勤學,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知識是樹立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基礎。為學之要貴在勤奮、貴在鉆研、貴在有恒。要修德,加強道德修養,注重道德實踐。要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這是大德,養大德者方可成大業。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決斷選擇。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篤實,扎扎實實干事,踏踏實實做人。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邁穩步子、夯實根基、久久為功。(3)核心價值觀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要堅持由易到難、由近及遠,努力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準則,進而形成自覺奉行的信念理念。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要堅守在中國大地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時代大潮中建功立業,成就自己的寶貴人生。啟思導行參加校園、社區、專業實踐的志愿活動,分享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體會,談談自己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做法。相關鏈接 2014年5月,習近平在北京大學考察時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凝心聚力1.弘揚中國精神閱讀與思考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詩經》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秋 瑾這些詩句體現了怎樣的中國精神?(1)中國精神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2)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在近代中國的歷史上,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全體中華兒女同仇敵愾、眾志成城,奏響了氣吞山河的愛國主義壯歌。(3)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愛國是 本分,也是職責,是心之所系、情之 所歸。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新時代中國青年要聽黨話、跟黨走,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不斷奉獻祖國、奉獻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輩子的頑強奮斗來體現愛國主義情懷,讓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始終在心中高高飄揚。(4)改革創新是時代的最強音,是中華民族繁榮發展的靈魂,是我們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改革創新精神表現為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正是依靠改革創新精神,我們創造了改革開放40多年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5)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中華民族開拓進取的思想品格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相結合的偉大成果。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已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之一。(6)要弘揚中國精神,不斷增強自己的精神力量,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勇當新時代的“拓荒牛”,努力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相關鏈接 2020年4月以來,有關外軍嚴重違反兩國協定協議,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甚至暴力攻擊前往現場交涉的我國邊防兵。面對外方的非法侵權暴力挑釁行徑,邊防官兵予以堅決回擊,有效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某邊防團團長祁發寶重傷,某機步營營長陳紅軍和戰士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犧牲。2021年2月,中央 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在這些官兵身上展現了誓死捍衛祖國領土的赤膽忠心,彰顯了新時代衛國戍邊英雄官兵的昂揚風貌和愛國主義精神。 2.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閱讀與思考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簡稱“文博會”)自2004年創辦以來,以博覽與交易為主題,集中展示全國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成果和文化產業發展新成就,突出文化產業核心層和科技融合的新產品、新技術,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檢闊臺、風向標,被譽為“中國文化產業展”。作為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文化產業展會,文博會走過的歷程,見證了中國文化產業日益枝繁葉茂、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不斷邁進的過程。你知道的文化產業有哪些?這些文化產業對于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發揮了什么作用?(1)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2)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推動全黨全社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按照學懂、弄通、做實的要求,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不斷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不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3)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和適用性,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黨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4)講好中國故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和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展示出來。弘揚革命文化,續紅色基因,確保紅色政權不變色不變質。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著力推動反映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價值理念、文藝精品、文化成果走向海外,努力進入主流市場、影響主流人群。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影響力。相關鏈接 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實事求是,從中國實際出發,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進行艱辛探索,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導中國人民不斷推進偉大社會革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以弘揚民族精神或時代精神為主題,結合所學專業,發揮個人所長,說說自己可以為推義文化建設做些什么,寫在下面的橫線上。三、 布置作業四、教學反思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