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發展與合作(第一課時)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運用實例,說明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性,列舉主要國際經濟組織。 教學重點: 運用資料,理解國際經濟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知道主要的國際經濟組織并了解 其在國際經濟合作中發揮的作用。教學過程時間 教學環 節 主要師生活動1.認識 經濟全 球化 (1)閱讀資料和案例,了解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2)運用資料,理解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開展國際合作的必要性和主 要意義。2. 了 解世界 主要國 際經濟 (1)運用資料,例舉主要國際經濟合作組織的; (2)運用資料,說明主要國際經濟合作組織在國際經濟合作中發揮的主 要作用合作組 織3.認識 發達國 家和發 展中國 家之間 的經濟 合作模 式 運用資料,討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關系及其影響。3.課堂 小結 梳理本節課討論的三個主要問題 (1)不同地域發展水平的差異,表現在哪些方面? (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空間分布上有什么特點? (3)為什么要加強國際合作?課題 發展與合作(第一課時)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運用數據和實例,說出不同地域發展水平的差異; 2.運用地圖,指出代表性的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并歸納其分布特點。 教學重點: 運用資料,歸納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特點,了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 發展水平差異的主要表現。教學過程時間 教學環節 主要師生活動一.新課導 入 簡單介紹本節課的內容,引出新課。二.新授課 1. 認 識 地 域發展水 平的差異 (1)通過閱讀世界燈光影像圖、世界氣候圖等資料,說出資料所反 映的地域發展差異; (2) 閱讀圖表、數據等資料,從多個角度了解地域發展差異的主要 表現;2. 了解發 展 中 國 家 與發達國 家之間發 展水平差 異 (1)運用世界政區圖,指出代表性的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并歸納 其分布特點; (2)閱讀資料,了解“南南合作 ”、“南北對話 ”的內涵和意義; (3)閱讀圖表,從人類發展指數的角度了解不同國家的發展差異; (4)通過案例資料,了解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3. 課 堂 小 結 地域發展差異是由自然條件差異、開發歷史早晚、經濟和社會發展水 平等多方面差異造成的; 國家之間、國家內部、地區內部都普遍存在差異; 地區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不是絕對的,而是動態變化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發展與合作_教學設計_第一課時.docx 發展與合作_教學設計_第二課時.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