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3文化強國與文化自信【學習目標】知識目標 核心素養1.掌握建設文化強國的要求; 2.掌握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3.掌握堅定文化自信的措施。 1.政治認同:認同中華文化,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堅定文化自信,認同國家提出創新文化、建設文化強國的戰略意義。 2.科學精神:能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分析各種文化觀點,辨識各種文化現象,從中領悟優秀文化作品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建設文化強國的過程中堅定文化自信。 3.公共參與:青年學生不斷提高個人修養,積極參與各種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講好中國故事,堅定文化自信,為建設文化強國作貢獻。【學習過程】任務1:梳理知識-根據課本自主完成填空-根據填空自主批注課本文化強國與文化自信(一)建設文化強國1.建設文化強國,要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1)為什么(原因/現狀)我們面對的文化有 和 、 和 、 和 、 和 、 和 等。各種各樣的文化有吸納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爭,有滲透又有抵御,呈現出前所未有的 、 之勢。(2)怎么做(要求)大力發展 ,支持 ,努力改造或剔除 ,堅決抵制、依法取締 ,是我們加強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2.建設文化強國,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什么/原因、必要性)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的 ,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源源不斷的 和 。3.建設文化強國,要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怎么做/要求)①要廣泛開展 ,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②要加強 、 、 、 教育,大力弘揚 ,激勵人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③要弘揚 ,普及科學知識,弘揚時代新風。4.建設文化強國,要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怎么做/要求)建立健全把 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創作生產體制機制,繁榮發展 ,大力發展 ,加快發展 ,提高 服務水平,提升文化產品的質量。5.建設文化強國,要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怎么做/要求)要講好 ,傳播好 ,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讓國外民眾深化對中國的認識,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二)堅定文化自信1.為什么要堅定文化自信?(地位、意義)(1)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 、 、 的力量。(2)堅定文化自信,事關 、事關 、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3)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 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我們為什么有文化自信的底氣?文化自信離不開 和 。我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發展,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活力不斷迸發,國際地位不斷提升,社會主義中國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屹立在世界東方。 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強了我們文化自信的底氣。我們要繼續大力發展 ,完善 ,不斷夯實文化自信的基礎。3.文化自信是指什么?(1)文化自信不是僅對中國歷史發展某一階段優秀文化的自信,而是對 的自信。我們要堅定對 、 和 的自信。(2)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對 的自信,特別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自信。任務2:易混易錯知識自主糾偏1.文化自信就是對全部中華優秀文化的自信。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維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3.制度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任務3:探究案 融入情境/小組合作/按主觀題要求寫出探究成果/展示與評價探究情境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扎實推進網絡文明建設,全社會共建共享網上美好精神家園的新格局正在形成。●網絡文明法治保障根基不斷夯實《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陸續出臺,推動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關于加強網絡直播規范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等網絡治理系列政策法規出臺,促進形成良好網絡輿論生態,促使“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的觀念深入人心。●共建共享網絡文明新風尚有關部門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豐富網上內容供給;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中國好人”網上評議和發布活動形成良好示范帶動效應;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引導網民崇尚英雄、捍衛英雄;舉辦“五個一百”網絡正能量精品評選活動……這些活動在網絡空間掀起宣傳正能量、唱響新時代主旋律的浪潮。●網絡生態環境更加清朗有關部門持續開展網絡專項整治行動,“清朗”專項行動在全網開展“大掃除”,為構建清朗網絡空間打下堅實基礎;“護苗”專項行動堅決清理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內容,有效提高中小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網絡安全意識……各方共同努力讓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享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網民數量達10.11億,構成了全球最大的數字社會,網絡空間紛繁復雜,文明創建也任重道遠。網絡世界仿佛是一個“草根”遍布的“草野”,需要讓它繁花似錦而不是荒草叢生。(1)結合材料,從建設文化強國角度,說明如何讓“草野”繁花似錦而不是荒草叢生。關鍵詞①: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引導網民崇尚英雄、捍衛英雄;舉辦“五個一百”網絡正能量精品評選活動→可聯系建設文化強國,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關鍵詞②: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中國好人”網上評議和發布活動形成良好示范帶動效應→可聯系建設文化強國,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詞③:促使“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的觀念深入人心;“護苗”專項行動堅決清理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內容,有效提高中小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網絡安全意識→可聯系建設文化強國,要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關鍵詞④:有關部門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豐富網上內容供給→可聯系建設文化強國,要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教材信息與材料、時政信息相結合。①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加強網絡文明建設要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堅決抵制、依法取締腐朽文化,匯聚向上向善的力量。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力,發揮其引領作用,大力整治有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絡內容,遏制錯誤價值觀的傳播。③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要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自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鼓勵人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④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建立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創作生產體系,加強對有關企業的監管,提升文化產品的質量。(2)請你談一談作為青年學生的我們應如何以身作則,推動我國的文化建設。(寫出兩條)探究情境二:立春時節,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在萬眾矚目中驚艷亮相。從“雨水”到“立春”的二十四節氣流傳,“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奔涌恣肆,“破冰”出五環的精彩絕倫,由中國設計、中國技術、中國材料、中國制造組成的冬奧舞臺,融入博大精深的中國元素,展現詩情畫意的中國式浪漫,深度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的驚艷創意,令世界驚嘆,盡得風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包括中國悠久文化的發揚光大,必然蘊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遍共識和價值認同,必然要求構建一套獨特的中國話語體系,掌握中國自己的話語權。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國人目光向內,認真思考“我們自己是誰”,從以過洋節、吃洋餐為榮到逐步懷念傳統節日、習俗,日益回歸國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呈現出文化自信之美。結合材料并運用文化知識談談你對文化自信的理解。①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文化自信。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強了我們文化自信的底氣。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國人開始回歸國風。我們要繼續大力發展生產力,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夯實文化自信的基礎。③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不僅要將中國悠久文化的發揚光大,更要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普遍共識和價值認同。任務4:檢測案1.(2022·天津·統考高考真題)隨著文化傳播方式的不斷更新,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代表的古典詩詞從文獻與書本走上熒幕,以生動新穎的方式走向大眾,為大眾搭建一個思接千載、溝通古今的通道,讓古典詩詞的美學內涵走進當代人的審美世界。這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①為人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②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③與時代同行,實現創造性轉化④是夯實文化自信的物質基礎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2.(2023·江西·校聯考二模)2023年3月4日晚《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如期而至。錢七虎、鄧小嵐、楊寧、沈忠芳、徐淙祥、“銀發知播”群體、徐夢桃、陳清泉、陸鴻、林占嬉,在極不平凡的2022年,他們或在危難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堅守,以凡人之力,書寫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感動了國人。《感動中國》評選和頒獎活動旨在( )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②提高人民科學文化素養③發揮大眾傳媒在文化傳播中的重要作用④促進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任務5:知識體系構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