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框 文化強國與文化自信自主預習1.閱讀教材,回答以下問題:(1)為什么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如何弘揚主旋律?(2)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何意義?(3)如何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4)如何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有何區別?為什么要堅定文化自信?如何堅定文化自信?2.自主生成問題請填寫在小組自主生成問題單上,學科長匯總。歸納釋疑1.區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類別 落后文化 腐朽文化形式 各種帶有迷信,愚昧、頹廢、庸俗等色彩的文化,常常以傳統習俗的方式表現出來,如看相、算命、測水、看風水等 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殖民落后文化常常以傳統習俗文化,邪教文化形式表現出來,如(如法輪功),黃賭毒等態度 不斷通過科學文化教育,加以剔除或改造 堅決抵制、依法取締2.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的關系建設文化強國,要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道德修養與科學文化修養是辯證統一的。良好的科學文化修養,能夠促進道德修養;加強道德修養,能夠促進科學文化修養。一個真正有科學文化涵養的人,同時也應該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只有堅持科學文化修養與道德修養的統一,才能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成為一個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會的人。3.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關系(1)區別類別 文化事業 文化產業含義 指以豐富和提高人們的審美水平,道德修養和才智能力,優化社會風氣、行為規范以及價值取向為目的的文化建設 指從事文化產品的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特征 政府扶持、社會贊助 面向市場、依法經營、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目的 保障人們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公共性的和高品質的文化需求,謾高人民群眾的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 滿足人民群眾般性的文化消費需求資金來源 創造性和公益性,不以盈利為目的 消遣性、娛樂性、盈利性(2)聯系: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相互聯系、相互促進。文化產業為文化事業提供載體和物質基礎,文化事業為文化產業提供內容和動力。4.堅定文化自信(1)來源:來自對時代發展潮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深刻把握,來自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2)表現:對中華文化發展前途充滿信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充滿信心,對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充滿信心。(3)意義: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4)底氣:文化自信離不開經濟的發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強了我們文化自信的底氣。(5)基礎: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完善。(6)內容:要堅定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特別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自信5.當前我們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原因(1)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我們進行文化創造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2)中華民族五千多年光輝燦爛的優秀傳統文化、黨領導人民創造的革命文化,改革開放新時期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我們進行文化創造提供了寶貴資源。(3)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我們進行文化創造提供了深厚實踐基礎。拓展鞏固1.2022年春晚小品《休息區的故事》主題鮮明,緊扣時代,圍繞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一中心主旨進行展開和演繹,講述了雙職工醫護夫妻主動投身抗疫事業的故事,是無數奮戰在抗疫一線工作者的真實寫照,謳歌了醫護人員無私忘我的偉大奉獻精神。材料表明文化創作①要以弘揚偉大精神為立足點 ②要反映時代特色,體現時代精神③要樹立時代新風,培育科學精神 ④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1年1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強調,“立文之道,惟字與義。”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發揚中國文藝追求向上向善的優良傳統,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活潑體現在文藝創作之中,倡導健康文化風尚,用思想深刻、清新質樸、剛健有力的優秀作品滋養人民的審美觀、價值觀。材料表明我們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要①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②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③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④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泡”在圖書館、走進文化館、漫步博物館、徜徉美術館……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有了更多更高的訴求。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大力推動文化場館建設,實現免費開放與數字化發展,努力讓人們享有更加充實的精神文化生活。這些措施①推動了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 ②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③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問題 ④是增強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舉行全國道德模范表彰大會、頒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召開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七一勛章”頒授儀式……近年來,一系列舉措詮釋著黨和政府對這些引領者、示范者的尊崇,更彰顯了全社會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美好風尚這些舉措有利于①加強公民教育,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②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③國外民眾深化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展示中華文化魅力④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人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來越高,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需要越來越強烈。《“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中強調,要進一步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需要①充分發揮文化企業的主導作用 ②充分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③大力提高我國文化的國際競爭力 ④加強社區和鄉村文化設施建設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墨子》是墨家遞給世界的一張“中國名片”,上面鐫刻著“兼相愛,交相利”的普適價值,描繪著“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的美好愿景。品讀《墨子》A.有助于堅定我們的文化自信 B.將體味到中國人追求夢想的執著精神C.可以領略傳統文化的民族性 D.有利于激發中國人民偉大的奮斗精神7.央視重磅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國》,被網友譽為“封神之作”。節目聚焦享譽中外、流傳千古的典籍,采用古今對話的形式,講述感人至深的故事,充分展現其中蘊涵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中國價值。節目播出后,不僅在國內迅速引起強烈反響,更是引發了海外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在海外掀起了一波中國“典籍熱”。這表明,推動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有利于①增強文化自信,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②擴大文化市場,迎合海內外觀眾文化消費需求③融通文化資源,促成經典文化向流行文化轉化④建設文化強國,發展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2年2月15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了《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共建黃河流域合作發展平臺,深化文化遺產保護、旅游資源開發、旅游品牌打造等領域的合作,推動建設“黃河故道”生態文化旅游協作區,推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辦好黃河文化旅游節等節會,打造“孔子故鄉——好客山東”對外文化旅游交流品牌。該《規劃》①活化文化遺產,豐富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 ②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福澤世人③講好黃河故事,在交流中吸收外來有益文化 ④展示黃河文化的獨特魅力,增強文化自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根據“和而不同”“和衷共濟”“天下為公”“天人合一”等中華傳統理念和價值,提出了新安全觀、文明觀、生態觀、人權觀、正確義利觀等系列進步理念、主張和倡議,同零和博弈、強權政治等陳舊思維形成鮮明對比,實現了對傳統國際關系理論的揚棄和超越,進一步拓展了中國外交理論的內涵和外延。這表明習近平外交思想①賦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兼收并蓄、求同存異的包容性②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③以優秀傳統文化為滋養,是中華文化優越性的重要見證④具有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堅定自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21年1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時代為我國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方向,聚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在培根鑄魂上展現新擔當,在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在明德修身上煥發新風貌,用事業激勵人才,讓人才成就事業,廣泛組織動員各領域各層次各方面文藝工作者投身黨的文藝事業。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強國與文化自信”的知識,分析在推動我國文藝繁榮發展中如何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第三框 文化強國與文化自信1-5DBCAD 6-9ABCC10.答案:①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方向。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培根鑄魂上展現新擔當,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力。③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在明德修身上煥發新風貌,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④推動文化事業發展,廣泛組織動員各領域各層次各方面文藝工作者投身黨的文藝事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