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2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學習目標】課標要求 核心素養1.說出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描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 2.結合有關實例,闡述文化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因及要求,理解文化創新和發展必須立足時代、解決特定的時代問題。 3.運用融通不同資源,實現綜合創新的知識,結合典型案例分析說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怎樣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 1.政治認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思想,堅持正確的文化發展方向。 2.科學精神: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特別是要把握好馬克思主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國外優秀文化的資源。 3.公共參與:準確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趨勢,善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預學案】:任務1:梳理知識-根據課本自主完成填空-根據填空自主批注課本二、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一、堅定理想信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1.總體要求(1)文化發展的指導思想:必須堅持以 為指導,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2)文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 為中心。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2.為什么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1)文化發展的主體: ,文化發展要依靠人民。(2)文化創作的源泉:文化是在人民群眾偉大的 活動中孕育和創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產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3)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目的: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終享有者和 ,社會主義文化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不斷滿足人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眾的 素質。3.如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1)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貼近人民的 ,熱情謳歌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展示人民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和創造歷史的輝煌業績。(2)加強社會 建設,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 。生產創作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文化作品,讓文化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豐富高品質文化消費產品的供給,讓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斷邁上新臺階。二、立足時代之基 回答時代問題1.文化與時代的關系(1)每一種文化都是 的產物,打上了深刻的時代烙印,是時代精神的展現。(2)文化作品只有符合 的時代潮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體現時代特征,反映時代風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2.文化創新和發展的關鍵(1)回答 ,完成時代任務。(2) 是時代的聲音,只有立足時代,解決特定的時代問題,才能推動社會進步;(3)只有傾聽特定的 ,才能吹響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號角三、融通不同資源 實現綜合創新1.融通不同資源的要求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特別是要把握好 文化、國外優秀文化等資源。2.實現綜合創新的要求(1)我們要堅持不忘 、吸收 、面向未來。(2)既向內看,深入研究關系國計民生的 ,又向外看,積極探索關系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3)既向前看,準確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又向后看,善于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通過綜合創新,形成民族的 社會主義文化。任務2:易混易錯知識自主糾偏1.文化工作者是文化發展的主體。2.藝術家的靈感是文化創作的源泉。3.發展文化產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4.文化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建設文化強國。5.文化創新和發展的關鍵是融通不同資源。任務3:探究案 融入情境/小組合作/按主觀題要求寫出探究成果/展示與評價議學情境1:近日,動畫電影迎來了一部制作精良的作品《長安三萬里》。該片氣象宏闊、氣質剛健、氣韻悠然,將先進數字電影技術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妙結合,讓觀眾感受中國文化之美。截至2023年7月29日,《長安三萬里》累計綜合票房突破14億。 優質精良的影視作品是組成燦爛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是閃閃發光的一部分。思考:要制作出像《長安三萬里》這樣精良的影視作品,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什么樣的要求?議學情境2:作為一部以大唐為背景,以李白、高適等唐代詩壇“頂流”為主角的“中國風”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體現了一種自信,人的自信,大唐的自信,民族的自信。我們要追尋自己的理想,要傳遞永不放棄的樂觀精神,這對于今天的中國人來說也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將進酒》《燕歌行》《登鸛雀樓》《早發白帝城》……《長安三萬里》中出現的詩句喚醒了全年齡段觀眾刻在基因里的唐詩DNA,也激起大家的文化自信和歷史自信。觀眾對大唐產生了認同,對自己從小背過的詩歌產生了認同,觀眾們享受著這個盛唐長安帶來的視覺盛宴。思考:1.《長安三萬里》體現的是一種什么自信?這說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應該怎么做?從觀眾的反映看,《長安三萬里》堅持了怎樣的創作導向?探究情境3:開元、天寶年間的大唐盛世,李白、杜甫、高適等偉大詩人一一登上大銀幕,將《靜夜思》《將進酒》《塞上曲》《黃鶴樓》等傳世名作娓娓頌來,充分展現中國傳統文化底蘊。 原本枯燥乏味的課本知識,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個活靈活現,有血有肉的生命體。創作者不斷注入想象力和文化精神,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讓現代價值理念與傳統文化相銜接、相融合,真正起到塑造觀眾心靈的作用。精致宏大的動畫場景讓古老的詩詞煥發出嶄新的生命力。思考:《長安三萬里》的成功,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煥發新顏有什么啟示?任務4:檢測案1.(2023·浙江·統考高考真題)寧夏“文化大篷車”在農村采風,在農村演出,請農民“審稿”,演出時間、地點由農民定,送戲下鄉三十九載,流動演出2萬余場次,行程百萬干米,被譽為“我們農民自己的劇團”。由此可見,“文化大篷車“的成功在于( )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②滿足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③基層群眾文化素養顯著提升 ④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1·山東·統考高考真題)從作為國家最高榮譽載體的勛章獎章設計,到作為國家名片的國際盛會標志和吉祥物設計,新時代的中國設計正憑借其獨特的創新創造活力,成為國家形象的生動表達。2021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獎章整體以“齒輪”“書籍”“旗幟”“五星、天安門”“樣云”“麥穗”造型融合,“冰墩墩”的設計將熊貓形象與冰雪運動巧妙結合,材料啟示我們,以設計詮釋傳播國家形象時應( )①彰顯鮮明的時代精神,蘊含豐富的育人價值 ②堅持國際創作導向,展現國際審美風范③融合中華文化元素,承載深遠文化內涵 ④立足于中華美學精神,塑造文化感召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任務5:知識體系構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