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2課 新文化運動 教案2023_2024學年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2課 新文化運動 教案2023_2024學年部編版八年級歷史上冊

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第12課 新文化運動
一、核心素養目標:
時空觀念:知道新文化運動發生的時間、地點、過程,初步養成歷史時序意識和歷史空間觀念。
歷史解釋:通過了解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意義,能學會正確用歷史的觀點分析問題,認識歷史事件的作用。
史料實證:閱讀新文化運動中的相關作品,獲取歷史信息,認識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領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
唯物史觀:客觀地評價新文化運動,聯系近代化探索過程,清楚認識新文化運動由表及里,逐漸深入,改變國民觀念,形成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思維方法。
家國情懷:了解陳獨秀、胡適、魯迅等人在新文化運動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鋒作用,激發學生勇于創新、積極進取的精神,增強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歷史使命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新文化運動的背景、內容 ;
難點:如何評價新文化運動。
三、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多媒體教學法、講授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從器物上感覺不足……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是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 ——1923年梁啟超《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
從1915年開始,一場新文化運動在中華大地上應運而生。這場運動是如何發生的?它的主要內容和意義是什么?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12課:新文化運動,去了解吧。
(二)、講授新課:
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1、背景: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第一條 中華民國由中華人民組織。
第二條 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
第三條 中華民國領土為二十二行省、內外蒙古、西藏、青海。 (注:新疆省在二十二行省中)
第四條 中華民國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院行使其統治權。
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
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實行民主共和制。
材料:1912年9月20日,袁世凱頒布《整 飭倫常令》,下令“尊崇倫常”,提倡“禮教” 。
1914年9月28日 ,袁世凱頭戴天平冠,身穿古裝服,率文武百官到孔廟,行三跪九叩大禮。 12月23日,袁世凱再度換上離奇古怪的衣冠,登天壇祭天,一切儀禮完全模仿封建帝王。
材料反映了哪一問題?袁世凱倒行逆施,復辟帝制。新生的中華民國很快陷入了政治混亂的局面之中。
材料: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凱復辟帝制,使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我們中國多數國民……腦子里實在是裝滿了帝制時代的舊思想。如今要鞏固共和,非先將國民腦子里所有反對共和的舊思想,一一洗刷干凈不可。 ——陳獨秀《舊思想與國體問題》
材料:當時的大多數知識分子都深受法國啟蒙思想(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等)的影響,尤其有領袖地位的陳獨秀。陳的民主和人權思想源自法國思想家盧梭。
——《圖說新文化運動》
思考:先進知識分子認為如何才能挽救中國?
一部分先進的知識分子經過痛苦的反思認識到: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
2、開始標志: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在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一文。
陳獨秀(1879-1942) 《青年雜志》封面
正式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
材料:“無論何種學派,茍其言之成理,之有效,尚不持達自然淘汰之命運,即使彼此相反,也聽任他們自由發展。” ——蔡元培
蔡元培的這種思想產生了哪些影響?
1917年初,陳獨秀接受新任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的聘請,出任北京大學文科學長,《新青年》雜志社不久也遷往北京。
3、主要陣地:
材料:北京大學 :一所文理科綜合性大學 。前身是京師大學堂 ,創辦于1898年,1912年改名為北京大學,嚴復任校長 。1917年1月,蔡元培任校長,對學校進行了整頓和革新,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為辦學原則,奠定了北京大學向近代大學轉變的基礎 。
蔡元培在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之后,著力營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學術研究氛圍,聘請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學者到北京大學任教,使得北京大學不僅成為人才鼎盛、學術興旺的全國最高學府,也成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大本營。
4、代表人物:胡適、李大釗、魯迅
他們熱情宣揚西方的民主與科學思想,猛烈抨擊封建的舊道德和舊文化。《新青年》和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最為重要的陣地。
二、新文化運動的內容與意義
1、新文化運動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
材料: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
五常:仁、義、禮、智、信
三從四德: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材料:麗春之日,丈夫夭折。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譽”之間,它依然選擇了“名譽”,即永遠的有祥林名譽權的“不嫁二夫”的寡婦。然而她婆婆卻再也容不下這個克星,用極其野蠻的手段把她嫁給了何老六。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錯,可她卻要被人認為不吉祥。她本來是遵照封建禮教的規矩“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個婆婆不讓她守節,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視她,說她“不干不凈”。在年終人們祝福的歡樂氣氛中,祥林嫂懷著無限復雜矛盾的心情在凍餓中死去了…… ——魯迅《祝福》(節選)
材料:“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節選自魯迅《狂人日記》
閱讀材料,說一說魯迅在批判什么?魯迅以他堅定清醒的現實主義立場和堅忍持久的戰斗精神,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流砥柱和整個中國現代文學的精神代表。
針對北洋政府統治時期猖獗一時的尊孔復古逆流,《新青年》發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擊封建的舊道德和舊文化。魯迅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以新文學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號召人民起來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會。
2、新文化運動提提倡民主與科學:
材料: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來……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陳獨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辯書》
材料:“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陳獨秀《新青年》
分析以上材料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是什么?民主與科學
民主: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
科學:自然科學法則、科學
精神、科學方法
3、文學革命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胡適:“有位朋友邀我去做行政院秘書,我不愿去。請幫我寫一則復電,看看是白話文省字,還是文言文省字?”
文言文:“才學疏淺,恐難勝任,不堪從命。”
白話文:“干不了,謝謝。”
為什么改革思想, 一定要牽涉到文學上
1917年,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chú]議》,主張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
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須講求文法;四曰不作無病之呻吟;五曰務去爛調套語…
胡適:主張推倒陳腐、雕琢、艱澀的舊文學,建設新鮮、平易、通俗的新文學。
1917年,陳獨秀發表《文學革命論》,主張推倒陳腐、雕琢、艱澀的舊文學,建設新鮮、平易、通俗的新文學。
《蝶》李商隱
葉葉復翻翻,斜橋對側門。蘆花惟有白,柳絮可能溫。西子尋遺殿,昭君覓故村。
年年芳物盡,來別敗蘭蓀[sūn]。
《蝴蝶》胡適
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不知為什么,一個忽飛還。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
你能說一說白話文的優點嗎?為什么要推廣白話文呢?
白話文的優點:通俗易懂;缺點:粗淺,不文雅;有更多的人能接受新文化、新思想。
經過新文化運動的倡導,白話文逐漸普及開來。
4、新文化運動的意義:
材料:在新文化運動的推動下, 一批受過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開始反對包辦婚姻,主張婚姻自主;戀愛自由、婚姻自主成為一種時尚。社會上出現了許多抗婚、逃婚、離婚等現象。 ——《上海婦女志》
材料反映新文化運動哪方面的意義?
材料:打開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閘門,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聚集在《新青年》的知識分子的重要性是很難估價的。他們鑄成了一代年輕學生的信仰和態度,1919年五四運動后,這些學生是政治上的主力軍,并成為現代中國革命的領導者。
——【美】莫里斯
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的爆發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
材料:
青年學生的思想有何變化?說明新文化運動在思想層面有什么重要影響?
動搖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人民接受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
材料:陳獨秀:若是決計革新,一切都應該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國粹、國情的話來搗亂”。
魯迅:“中醫不過是有意無意的騙子。”
劉半農:“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的口號
錢玄同:將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閣,廢除漢字,采用“世界語”。
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
盡管新文化運動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打開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閘門,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課堂小結:
陳獨秀等先進的知識分子抨擊尊孔復古思想,在社會上掀起了生氣勃勃的思想解放運動,推動了歷史的進步。為了便于大家記憶,編成如下歌訣:新舊思潮沖突激,青年雜志運動起。四代表胡魯陳李,民主科學搖大旗。人們思想大解放,文化運動載史籍。
(四)、課堂練習:
1、“北洋軍閥統治前期,在中國滿布陰霾的天空中,響起一 聲春雷,爆發了一場崇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猛烈抨擊幾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啟蒙運動 。”文中的這次“文化啟蒙運動”的主要陣地是( C )
A.《 新民叢報》 B.《民報》C.《新青年》 D.《新華日報》
2、1916年5月, 李大釗在《民彝與政治》一文中疾呼:“民與君不兩立,自由與專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則國民死,專制活則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釗主張( A )
A.提倡科學,反對迷信 B.提倡人性,反對神學
C.提倡民主,反對專制 D.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3.有人將中國傳統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樹,認為洋務運動只是剪斷了其枝葉,辛亥革命是砍斷了樹干,但樹墩還在,還會萌發。為了不讓“樹墩”萌發,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掀起了( B )
A.戊戌變法 B.新文化運動 C.五四運動 D.北伐戰爭
4、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指出:寫文章“須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無病之呻吟”該言論反映了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是(D )
A.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B.提倡新科技,反對舊科技
C.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專制愚昧 D.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五)、板書設計
第12課 新文化運動
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1、背景:
2、新文化運動開始標志:
3、新文化運動主要陣地:
3、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
二、新文化運動的內容與意義
1、新文化運動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
2、新文化運動提提倡民主與科學
3、文學革命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4、新文化運動的意義
(六)、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港 | 泸水县| 黎川县| 淮南市| 台湾省| 西平县| 莱芜市| 河池市| 专栏| 彰化县| 北票市| 靖宇县| 盘山县| 深州市| 横峰县| 平潭县| 武山县| 惠水县| 吉林市| 涿州市| 井研县| 栾城县| 萍乡市| 隆林| 南开区| 兴国县| 巍山| 墨玉县| 恭城| 黑水县| 甘洛县| 双峰县| 嘉禾县| 东阿县| 绥滨县| 达日县| 汶上县| 阆中市| 大同县| 濮阳县| 连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