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六年級第一單元第4課《 算法的程序體驗 》學案許樂一、學習內容算法是計算思維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培養學生信息意識和計算思維的重要載體。《算法的程序體驗》選自浙江省義務教育2023版信息科技教科六年級上冊第4課,是第一單元《算法的實現》的第4課。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知道在計算機中實現算法的一般步驟,理解算法與計算機程序之間的關系,培養運用算法思維的習慣,利用算法與計算機程序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也為后續理解和分析算法的效率奠定知識基礎。 本課與其前后兩課緊密相連。在前幾節課中,學生學習了計算機中運用算法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通過雞兔同籠問題,感受了抽象與建模的過程,并能通過枚舉法的思想進行算法設計。本課將通過不同編程語言的觀察對比,引導學生發現計算機語言的不同。通過在計算機上運行,體驗python編程語言,認識基礎的編程語句。二、學習要求通過在計算機上運行python,掌握編程語言的運行環境。 通過雞兔同籠的程序,理解認識基礎編程語句。三、學習資源Python官網:https://www.python.org/四、學習方式本課的主要學習方式為自主探究、互學討論、實踐操作。五、學習過程(一)導入 1.出示生活中常見的APP截圖(淘寶、高德、支付寶等) 說一說主要功能及使用體會,思考還有哪些生活中常見的程序?(二)算法的描述 1.出示多張程序截圖(解決同一問題),c語言,python語言,scratch等。 2.思考這些截圖內容有什么差異,引出同一個算法可以用不同的算法描述。(三)程序運行環境 1.出示案例或微課讓學生嘗試在IDLE shell中運行python 。 任務1通過自學微課,書本,嘗試輸出 hello,world。 任務2通過雞兔同籠問題的流程圖,打開程序文件。 小組合作,探究書本18頁小知識,填補缺少的內容,并嘗試運行程序。(四)實踐總結 1.任務3補全程序并運行,小組成員互相分享心得。 2.嘗試用新知識完成書本18頁的練習題 在IDLE shell中編寫一段代碼,計算并輸出邊長為3.4.5厘米的三角形的周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