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節:澳大利亞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 了解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2、知道澳大利亞的特有、古老的生物。3. 認識澳大利亞的地形區和氣候4、知道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的養羊業發展的條件及地位。二、教學重點1.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2.從地形和氣候因素分析澳大利亞農牧業的發展。三、教學過程導入新課:視頻播放錄像。新課教育教學“和同學們一起去旅游哦!”出行準備——地理位置(先利用地圖讓學生了解澳大利亞的大概位置)讓學生們看地圖相互探討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和范圍完成知識活動,澳大利亞從大洲大洋上看,位于大洋洲,從半球位置上看,位于東半球和南半球,南回歸線從大陸中部穿過,大部分地區位于熱帶和南溫帶,西面是印度洋,東臨太平洋,西北隔海與亞洲相望,西南面隔海與南極洲相望。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和附近的一些島嶼。是世界上唯一獨占一塊大陸的國家。第一站——參觀野生動物園利用課件展示澳大利亞許多世界上古老的動物和特有的植物,例如袋鼠、考拉、桉樹等。(出示澳大利亞國徽) 你知道它們是哪兩種嗎?生:袋鼠和鴯鹋。還有澳大利亞的國花金合歡。講述分析澳大利亞為什么稱做“世界活化石博物館”及原因.師:對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得出結論:因為擁有許多特有而古老的生物種類,成為人們研究地球演化的活化石。所以被稱做“世界活化石博物館”。原因:①澳大利亞大陸同其他大陸分離,孤立的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②長期以來,由于自然環境比較單一,生物進化緩慢。③動物缺少與其他大陸間動物的交流,許多動物失去生存的天敵,于是在澳大利亞保存了許多特有而古老的動物種類。第二站—看看澳大利亞的山山(地形)、水水(河流)吧!看視頻后,老師進行講解分析,然后利用活動方式考察學生的聽課是否認真。用課堂活動進行檢測后,教師進行回顧歸納知識。澳大利亞的地形主要是:東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地勢:東西高中間低3.河流:最長的河流,墨累河第三站—走進氣象站,了解澳大利亞氣候吧!分析澳大利亞的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呈半環狀分布。氣候炎熱干燥,降水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共同探討:根據澳大利亞的地形和氣候條件,你覺得適合發展什么產業呢?答案是:畜牧業2、在澳大利亞眾多的動物當中,哪種數量最多?答案是:羊七嘴八舌說問題:澳大利亞發展養羊業的有利條件?自然條件:地勢低平,草原廣闊2、羊群無天敵3、地下水豐富社會經濟條件:1、港口、交通運輸方便2、羊毛及羊肉市場需求量大3、科技發達。第四站——羊的世界(先看視頻再歸納)澳大利亞養羊業產業化、機械化程度高,耗用勞動力少。羊肉和羊毛主要用于出口,商品率很高。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小結:“活化石博物館”,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地理位置和范圍2.生物的古老性和特有性3.地形,河流4.氣候5.騎在羊背上的國家課后練習: 完成課件上的活動。板書設計:1、地理位置和范圍2.生物的古老性和特有性3.地形,河流4.氣候5.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