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年級上冊社會法治測試卷 班級 姓名 得分(九上歷史第1-4單元、九上道法第1-3單元)一、選擇題(本題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23年9月4日杭州第十九屆亞運會火炬在浙江寧波交付。杭州亞運會火炬是亞運會的重要象征物之一,火炬名為A.薪火 B.潮流 C.飛揚 D.長城2.九年級學生小江搜集了以下時事,如果用一個關鍵詞概括,你認為最貼切的是A.科技創新 B.良法善治 C.改革開放 D.共同富裕3.從“摸著石頭過河”到“逢山開路、遇河架橋”,從“殺出一條血路”到“開辟發展新境界”,從“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到“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不斷深化改革、不斷擴大開放已凝結為中國發展的內在邏輯。這表明①對外開放已成為我國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②實行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③我國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奏響新時代的奮進強音 ④改革開放見證中國與世界同步發展的偉大歷程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4.下列選項中能直接反映現階段主要矛盾的是A.博鰲亞洲論壇將在海南盛大開幕 B.出臺環境保護方面的政策C.農村居民期盼健全醫療保障機制 D.慶祝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5.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在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巨大勝利的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了全面推進多村振興這一重大歷史戰略,實施這一戰略的意義在于有利于A.早日實現全面小康 B.實現同等富裕 C.徹底解決主要矛盾 D.共享發展成果6.“文明一古國,法老來統治,象形文字早,莎草紙張多,制定太陽歷,農業多收獲”。該文明古國應是A.古代希臘 B.古代埃及 C.古代羅馬 D.古代印度7.在古巴比倫,夫妻關系是不平等的,丈夫在家庭中以奴隸主身份進行活動。丈夫欠債無力償還的時候,可以將妻子或兒女交出去抵債,供債主奴役。這反映了A.古巴比倫嚴格的等級制度 B.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C.古巴比倫王國的國力強盛 D.家庭奴隸制是古巴比倫的特征8.“(國王)應極力使吠舍和首附羅執行自己的任務,因為他們逃避自己的義務時,會使這個世界動搖。剎帝利無婆羅門不能幸福,婆羅門無剎帝利不能昌盛。”這段材料反映了A.種姓制度下各等級不得通婚 B.種姓制度是為了維護奴隸主利益C.種姓制度下各等級世代相襲 D.種姓制度激化了當時的社會矛盾9.隨著亞歷山大帝國建立,大量希臘手工工匠、商人、冒險家涌入東方,他們在亞非的許多城市從事商業經營,一個由印度至尼羅河的廣大貿易區就此建立。這反映了亞歷山大帝國的建立A.促進了希臘文化的傳播 B.推動了手工工藝的發展C.強化了帝國的統治根基 D.加強了東西方經濟聯系10.利用年代尺能夠有效地將復雜的歷史較為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以下對羅馬發展年代尺的解讀正確的是①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了奴隸制共和國 ②公元前49年,凱撒打敗對手控制了元老院③公元前27年,羅馬共和國演變為羅馬帝國 ④476年,羅馬帝國在日耳曼人的打擊下滅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建筑被稱為“凝固的藝術”。吳越同學曾參觀了以下建筑,你認為他旅游的主題是帕特農神廟遺址 大競技場遺址外景 萬神廟穹頂A.探秘古埃及神秘的金字塔 B.領略希臘羅馬的建筑藝術C.探訪奧林匹亞神廟的奧秘 D.尋覓釋迎傘尼走過的足跡12.796年,法蘭克王國國王查理寫信給教皇利奧三世:“我的天職是用武力保衛教會,使它不受異教徒的攻擊蹂躪,在教會內部確保教會的純正信仰……你的天職是用祈禱支持我的武力。”這反映了當時A.封君要為封臣提供保護 B.王權與教權互相扶持利用C.教會權力高居王權之上 D.基督教會內部發生了分裂13.“僅1100—1300年,英國新增城市達到140座,德意志則更多。”關于這些“城市”的說法正確的是A.農奴在城市住滿一百天,即成為城市居民 B.城市取得自由的形式,是取得“特許狀”C.自治的城市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的控制 D.爭取自治的常用的手段是尋求領主支持14.拜占庭帝國時期,包括《查士丁尼法典》在內的一系列法律文獻規定了公民之間的各種法律關系。據此可知,拜占庭帝國A.注重依法穩固統治 B.維護奴隸階級的利益C.學習雅典民主政治 D.否定《十二銅表法》15.右側示意圖的主題應是A.古代亞非文明 B.古代歐洲文明C.封建時代歐洲 D.走向近代16.據圖1、圖2可知,大化改新著眼于A.大力推行民主政治 B.傳播中華傳統文化C.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D.實現近代社會轉型17.時空定位與按時空排序以形成歷史線索。下列關于阿拉伯帝國的史實,排序正確是①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 ②哈里發設立“智慧宮” ③建立穆斯林公社④蒙古人攻陷巴格達 ⑤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A.③①②⑤④ B.①③④②⑤ C.①③⑤②④ D.③①⑤②④18.根據歷史現象探究歷史原因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如表格中,歷史現象與原因的對應關系正確的一項是歷史現象 原因A 公元前5世紀中后期,雅典達到全盛 屋大維首創元首制B 中世紀,西歐城市市民階層逐漸形成 大學的興起C 7世紀,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 伊斯蘭教創立和傳播D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帝國滅亡 亞歷山大東征19.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了“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下列舉措有助于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是①固守中華文化,抵制外來文化 ②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③推進科技創新,提高科技含量 ④調整人口結構,提高人口素質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能和城里人一樣領到養老金,這是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好事。”生活在京郊的農民老宋談到每月按時到賬的養老金,高興地說。十年來,北京市不斷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為百姓托起了穩穩的幸福。這份“穩穩的幸福”說明①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②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③共享發展成果就要實現全體人民同等富裕 ④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斷增進民生福祉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21.在探討“創新”話題時,同學們分享了如表材料。·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直播帶貨成為“新農活”。傳播方式的創新,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建設智慧社區食堂,老人“刷臉” 結算坐等就餐,無需擔心智能點餐 不會用。支付方式的創新,讓居民 吃出“幸福”滋味。 ·搭建網絡授課平臺,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教學方式的創新,為學生成長提供助力。這些材料說明①創新讓生活更美好 ②創新就是從無到有的創造發明③生活處處都可創新 ④創新是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動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在2023年全國兩會上,從審議政府和“兩高”等工作報告,到提出數以千計的建議提案,再到選舉和決定任命新一屆國家機構組成人員,代表委員們認真履職,讓人民的意愿在國家政策中得到最大程度體現。這說明了我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是①以公民為中心的民主 ②以民主集中制作為根本組織原則③人民能直接管理國家 ④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在我國,人民當家作主從來就不是一句口號、一句空話,而是落實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的,具有制度保障。下列對“制度保障”的理解,正確的是政治制度 理解①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發展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②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通過充分協商,求同存異,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③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實現民族平等,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利④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是人民掌握國家政權、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2023年2月由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等單位主辦的“2022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山東分站賽獲獎作品名單正式出爐。舉辦此類活動有利于①傳播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②展示中華文化的獨一無二,獨領風騷③推動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 ④兼收并蓄,更好地吸收外來優秀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在浙江安吉,“賣石頭”到“賣風景”之變,圓了鄉親們的生態小康夢;在山西右玉,通過植樹造林、防沙治沙,不毛之地變身塞上綠洲,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這些都昭示著: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上述材料說明①人與自然是相互依存、共生共榮的 ②人類只有征服自然才能獲得金山銀山③我國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④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應有機統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選擇題(本題有5小題,共50分)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蘇美爾人是古代最早具有法治意識的民族,最先意識到法律是社會治理的有效具。漢漠拉比繼承這一傳統,編制了《漢漠拉比法典》。……法典在很大程度上約束了貴族的咨意妄為,限制了高利貸和債務奴隸制,緩和了社會矛盾,對穩定社會關系起到了積極作用。———摘編自武寅《簡明世界歷史讀本》材料二:《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此前的習慣法是口耳相傳、含糊不清的,司法官使用習慣法時任意屈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銅表法》的出現,使刑事訴訟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訴訟中的裁決有了確定和公開的法律條文作為準繩,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貴族的司法專斷。《十二銅表法》是當時羅馬社會政治斗爭,特別是平民與氏族貴族斗爭的產物。它集中了過去的習慣法,并結合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編篡而成,它是羅馬法發展的基礎。———摘編自郭守蘭、曹全來《西方法文化史綱》(1)根據材料一,概括《漢漠拉比法典》的編制對當時的社會治理起到的作用。(4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十二銅表法》產生的歷史背景。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它的制定帶來的影響。(4分)(3)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古代蘇美爾人和古代羅馬人在社會治理方面有什么共同之處 (2分)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8分)材料一:希臘半島大部分土地都荒瘩不毛,無法大量種植……古雅典人為求生存,通過頻繁的海上貿易,把本土生產的經濟作物和手工制品銷售到四面八方。而在長期的海上貿易活動中,平等、協商成為交易的重要原則,民主習慣逐步發展形成,而小國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態又為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條件。 ——摘編自王子嵩《古希臘的民主和科學精神》材料二:伯里克利雖然出身貴族,但卻是一個熱心誠摯的民主主義者:他將權力轉移到由全體成年男性公民組成的公民大會手中。公民大會是處理雅典事務的最高權力機構……伯里克利還規定大部分公職實行薪給制,使貧民有可能擔任公職。另外他還建立許多由陪審團作最后決定的民眾法庭,陪審員由抽簽產生,所有公民都可擔任。因而伯里克利完全有理由在他的演說中自豪地宣稱“雅典是希臘的學校。” ——摘編自[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歷史條件。(4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伯里克利改革的主要措施。(4分)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不同民族、國家之間的戰爭、征服與被征服,這種激烈的暴力的交往方式,會在短時期內改變政治地理面貌……亞歷山大的東征、羅馬帝國的擴張、阿拉伯帝國的征服等,無疑是古代史上突破互相孤立隔絕的重大事件。但橫貫亞歐大陸絲綢古道上的商隊來往,對傳播生產技術、文化知識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許是更為重要的。 ——摘編自吳于塵、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編》材料二: 古代世界文明交往的史實(部分)(1)根據材料一,指出作者對古代戰爭的評價。(2分)(2)按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對材料二中的史實進行分類,并提煉一個觀點,選用其中的兩則史實加以論述。(8分。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29.閱讀材料,新回答問題。(10分)【解讀答卷】2023年3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召開,一份新答卷呈現在我們面前:(1)你認為評卷人是誰 請說明理由。(2分)【建言新發展】2023年1月10日,江西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南昌隆重開幕。開幕前,來自不同界別的省政協委員走上首場“委員通道”接受集體采訪,直面社會關切,展現履職風采,積極為江西發展建言獻策,這是推進“中國式民主”的生動實踐。(2)材料中發揚“中國式民主”的重要形式指的是 ,請你分析它的意義。(3分)【啟航新征程】2023年江西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2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環境和疫情散發多發、歷史極值干旱等超預期考驗,全省上下齊心協力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我省處在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全省上下要共同努力、乘勢而上,啟航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2023年我省重點做好以下方面工作:措施①: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實施新一輪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行動,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措施②:拓寬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渠道,全面提高城鄉居民收入。………(3)對民營企業的“鼓勵、支持”是基于哪些考量 (4分)【奮斗新時代】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在遠大志向的激勵下,一代代青年通過接續奮斗正在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變成現實。(4)結合所學知識,請你寫下一句青春誓言,激勵自己奮勇前行。(1分)3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1)上述圖文資料說明什么問題 (2分)(2)說明美麗中國的法治足跡中蘊含的道理。(4分)材料三:我國堅持走一條實現經濟、生態和民生有機統一的綠色發展之路。這不僅是適應我國當前生態形勢的唯一選擇,也是為21世紀人類發展新道路提供的偉大實踐。我國實現綠色發展,未來要面向“三個零”目標;到2035年,實現生態占用“零赤字”;到2050年,實現環境污染“零排放”,建設“美麗”中國。請你為建設美麗中國獻計獻策。(從國家、政府、公民三個角度)(6分)輕負精準教學分析材料(四)(九年級社會道法)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題號234567891011答案ACBDBDBDAB題號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BBACCCCDDBD題號232425答案CBB二、非選擇題(5大題,其中26題10分,27題8分,28題10分,29題10分,30題12分,共50分。)26.(1)作用:法典在很大程度上約束了貴族的恣意妄為,限制了高利貸和債務奴隸制:緩和了社會矛盾,對穩定社會關系起到了積極作用。(4分)(2)歷史背景:平民和貴族的矛盾斗爭:羅馬習慣法的實行使平民深受其苦;社會經濟的發展。(2分,答出任意2點即可)影響: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貴族對法律的曲解和濫用,有利于維護平民利益:形成了成文法,為羅馬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2分,答出任意1點即可)(3)共同之處:都注重借用法律工具來治理社會:都重視法律的制定與實行:都注重法制建設。(2分,答出任意1點即可)27.(1)歷史條件:在長期的海上貿易中,形成了平等、協商的交易原則和民主習慣:小國寡民的城邦政治形態為直接民主提供了可能條件。(4分)(2)主要措施:賦予公民大會最高權力機構的地位;實行薪給制;建立許多民眾法庭。(4分,答出任意2點即可)28.(1)評價:會在短時期內改變政治地理面貌;突破了人類的互相孤立隔絕的狀態。(2)示例:①③④是暴力沖突,②⑤是和平交流。(2分)觀點:暴力沖突與和平交流是古代世界文明交往的主要形式。(2分)論述:亞歷山大通過戰爭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大交匯,加強了東西方之間的經濟聯系和貿易往來(2分)絲綢之路開通后,商隊來往加強了各地之間的聯系,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友好交流(2分)羅馬帝國在對外擴張過程中客觀上借鑒、吸收了被征服地區的文化,豐富了羅馬文化的內涵,奠定了近代西方文明的基礎(2分)拜占庭帝國對基督教、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傳統,以及西亞、北非等地的東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產生過重大影響。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臘、羅馬古籍,為后來西歐的文藝復興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營養(2分)阿拉伯人擔當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角色,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2分)(任選兩例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上冊社會法治11月測試卷.docx 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