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課 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 學案 2024年高考思想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選擇性必修2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課 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 學案 2024年高考思想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選擇性必修2

資源簡介

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
一、課標要求
1.了解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
2.識別我國公民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責任
二、必備知識
1.民法的作用和調整對象
2.民事法律關系的含義和要素
3.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德治和法治相結合。
4.民法的基本原則的必要性、調整范圍和具體內容
5.人身權利有哪些,最基礎的權利是什么,為什么?
6.姓名權的含義、作用和權利
7.肖像權的主體、含義和權利
8.名譽權和榮譽權的內容和要求
9.隱私權的含義和保護隱私的意義
10.維護個人信息的原因、如何使用及意義
三、構建體系
四、精講點撥
必備知識一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義務
1.民法內涵: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2.民事法律關系
(1)民事法律關系就是由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2)民事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主體、客體和內容。
要素 含義 具體內容
主體 參與民事法律關系,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
客體 民事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它因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而有所不同 物、行為、智力成果、商業標記、人身利益等
內容 民事主體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 權利和義務既是相互對立的,也是相互聯系的,二者通常是對等的
3.民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結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2)道德滋養法治:我國民法不僅體現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法律規范,大力弘揚傳統美德和社會公德,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維護公序良俗。
(3)法治體現道德理念:民法強調獨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權利明確、財產關系穩定與交易安全的社會秩序,凸顯了文明、和諧、平等、誠信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
4.民法的基本原則
平等原則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自愿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公平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誠信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綠色原則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必備知識二 積極維護人身權利
1.人身權的重要性:民法優先保護民事主體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為獨立的民事主體的前提,人格尊嚴是人之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
2.人身權的類別:依據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人格權以及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身份權,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
(1)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
地位 內容 常見侵權行為
生命權 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 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 非法剝奪他人生命
身體權 承載生命健康的物質載體 侵害自然人身體組織的完整性。侵害假肢、義眼、心臟起搏器等,也認定為侵害身體權
健康權 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也關系到社會的發展 侵害自然人身體各組織及整體功能的正常使用
(2)姓名權、肖像權
姓名權 內涵:姓名權是自然人對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權利。自然人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
肖像權 內涵:自然人有權依法制作、使用、公開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
(3)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
名譽權、榮譽權 ①內涵: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和榮譽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 ②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也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不得詆毀、貶損他人的榮譽
隱私權 ①內涵: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②保護:民法保護隱私權,是對憲法規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權利的落實。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個人信息與隱私權密切相關,受到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個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個人信息權益
五、典型習題
1.(2023·湖北·校聯考模擬預測)2016年11月,王某乙因建設家用房屋向親哥王某甲借款5萬元。2017年5月,王某乙病逝,其妻兒宋某、王某杰歸還了部分欠款。2019年4月,王某甲妻子因病住院,于是王某甲要求宋某和王某杰償還剩余欠款,二人因經濟狀況不好遲遲未還。王某甲遂將宋某和王某杰訴至法院,要求償還剩余欠款。本案中( )
①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宋某和王某杰償還剩余欠款的行為
②宋某和王某杰作為債務人,負有償還剩余欠款的法定義務
③債務人已經亡故,宋某和王某杰僅負有道義上的還款責任
④基于王某甲已經起訴,雙方已無法通過調解解決債務糾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北京懷柔·統考模擬預測)某網絡音樂直播平臺主播向其粉絲索要“打賞”。15歲的中學生小張在不足兩個月的時間里,將媽媽銀行卡中的5萬元陸續轉賬給該主播。對此事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A.網絡主播公開向粉絲索要財物,構成詐騙罪
B.家長疏于對未成年人的監護,只能承擔損失
C.小張與主播是自愿交易,愿打愿挨,無可厚非
D.小張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家長可通過法律渠道追回錢款
3.(2023·山西晉中·三模)小林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撿到一只皮包,里面裝有票據和現金。小林和父母商量后,準備第二天交給老師處理。當晚,電臺播出一則尋物啟事,失主聲明,若有人歸還拾到的皮包,愿以500元酬謝。小林心想,自己撿到的皮包可能就是這位失主的,應當歸還失主。他的父母認為應當向失主收取500元錢。下列觀點符合法律要求的是( )
①小林應放棄酬謝以凸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
②小林應按拾金不昧的道德要求將皮包交老師處理
③皮包失主在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④小林父母的觀點符合民法典相關規定,是正當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海南·統考高考真題)小吳在某網絡平臺注冊賬號,經常上傳一些生活照片和日常心得。某日,小吳登錄賬號時,看到評論區有些攻擊其人品的不實言論,其住址、家庭背景、電話號碼也被曝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網民曝光小吳家庭背景的行為侵犯了小吳的隱私權
②網民捏造事實攻擊小吳人品,侵犯了小吳的肖像權
③小吳的住址和電話號碼不是隱私,曝光這類信息不構成侵權
④如果網民僅對小吳的日常心得發表不同看法,則不構成侵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3·湖南·統考高考真題)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完善公益訴訟制度"。公益訴訟制度捍衛公共利益,從頂層設計到實踐落地,從局部試點到全面推開,受到廣泛關注。以下案例屬于公益訴訟范疇的是( )
①某醫療科技公司訴某健康科技公司名譽權糾紛案
②陳某在某世界自然遺產地“金頂摩崖”刻字案
③孫某與某通信公司隱私權、個人信息保護糾紛案
④羅某侵害抗美援朝“冰雕連”英雄烈士名譽、榮譽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3·海南·模擬預測)電視劇《我愛我家》中紀春生懶散歪斜地躺靠在沙發的一幕,形成了“葛優躺”這個詞,這幅畫面也被人制成表情包,一直火到現在。面對大家的調侃,紀春生的扮演者葛優并不樂于見到這種行為。截至2022年5月,針對使用了劇中“葛優躺”畫面截圖的公司,葛優先后提起了398起訴訟。下列對此理解正確的有( )
①相關侵權公司應該停止侵害、排除妨礙以及賠償損失
②使用真人表情包,要以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為前提
③未經授權擅自將截圖用于商業目的侵犯了葛優的肖像權
④作為被侵權方的葛優是在依法維護自身的隱私權、榮譽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3·浙江溫州·樂清市知臨中學校考二模)王某系其小區業主,2022年該小區的物業公司和王某因物業服務糾紛訴至法院,法院判決王某向物業公司補交物業費,物業公司勝訴,隨后,該物業公司在小區業主微信群中發布了王某敗訴的群公告,并將上述生效判決文書拍成圖片,發在該微信群里,對于文書首頁的王某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未作遮擋。本案中物業公司( )
①正當收集、使用王某的個人信息,未侵犯王某的個人信息權
②向王某主張拖欠交物業費的訴訟,應當委托訴訟代理人
③該行為主觀上存在過錯,客觀上造成王某個人信息的泄露
④未有效隱蔽王某個人隱私信息,侵犯了王某的隱私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2023·浙江溫州·樂清市知臨中學校考模擬預測)郝帥為業務而經常出差,郝妻對此疑神疑鬼。郝帥表示可隨時查看自己手機上信息。郝妻為查證郝帥出軌證據,一晚,趁郝帥熟睡,用郝帥手機向手機里存著的每一個疑似女性的號碼發信息“我想你了”。事后,郝帥不時接到來自那些女性朋友家人的責問電話,既煩又尷尬。本案中郝妻( )
①侵犯了郝帥的隱私權
②侵犯了郝帥的名譽權
③沒有遵循夫妻地位平等原則
④應承擔排除妨礙的侵權責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3·江蘇揚州·揚州中學校考模擬預測)以“葛優躺”為關鍵詞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檢索發現,截至2023年3月22日,與之相關的民事案件判決文書共600份,案由均是葛優起訴企業使用“葛優躺”照片侵犯其肖像權,葛優勝訴率達99.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涉事企業侵犯了葛優的人格權,應立即停止侵害
②涉事企業侵犯了葛優的肖像權,應承擔違約責任
③涉事企業若不服法院一審判決,有權行使上訴權
④涉事企業作為民事案件的被告,有權委托辯護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2023·浙江·校聯考模擬預測)張某因不滿商家的“劇本殺”游戲服務,上網發布“差評”,該商家遂在微信公眾號發布與張某的微信群聊記錄、游戲包廂監控視頻錄像片段、微信個人賬號信息,還稱“可向公眾提供全程監控錄像”。張某以對方侵犯自己權利為由訴至人民法院。對本案說法正確的是( )
①張某對商家的差評行為不構成侵權
②商家侵犯了張某的隱私權和個人信息權
③可把賠償損失和恢復名譽作為訴訟請求
④商家應該承擔無過錯侵權責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3·河北·校聯考模擬預測)甲帶著女朋友到乙的服裝店試穿了一條褲子,乙心直口快地說甲可能是“長短腿”,于是當場拿出皮尺進行測量,并得以證實。事后,甲的女朋友因甲的“長短腿”問題與甲分手。甲狀告乙進行維權,經法院調解,雙方達成諒解,乙還主動送給甲一張服裝店終生八折卡。本案中( )
①乙的言行有違公序良俗,以侵擾、公開方式侵犯了甲的隱私權
②乙侵犯了甲的名譽權,對甲造成了不良影響,應當賠禮道歉
③八折卡是具有一定懲罰性的經濟賠償,其執行具有強制效力
④乙的言行與分手事實存在因果關系,但未對甲的女朋友構成侵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3·河北滄州·校聯考三模)楊某與張某是鄰居,因相鄰關系問題沒有妥善解決而交惡。近日,楊某發現張某買了一只寵物狗并故意給其寵物狗取和他一樣的名字。在該事件中,張某的行為( )
①侵犯了楊某的人格權
②侵犯了楊某的身份權
③侵犯了楊某的姓名權
④侵犯了楊某的榮譽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3·江蘇徐州·徐州市第一中學校考模擬預測)一理發店兩名前員工與理發店老板有勞動爭議,于是二人提起了勞動仲裁。在仲裁庭的調解下,理發店老板與這兩名前員工達成和解,勞動爭議以調解方式結案。但是理發店老板還是不服氣,于是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了含有這兩人姓名、身份證號碼、具體住址等信息的照片,并配以“這兩個人,希望同行慎用”的文字。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理發店老板的行為侵害了兩名前員工的隱私權
②調解書在雙方簽字后,與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③兩名前員工可強制將其糾紛再次提交仲裁庭進行裁決
④理發店老板的行為侵害了兩名前員工的隱私權與姓名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題
14.(2022·山東·統考高考真題)【緣起】
在現實生活中,因噪聲而引起的矛盾糾紛時有發生,A市居民甲無視其居住小區的管理規約,經常在小區的樓間空地上組織活動播放音樂,導致周圍許多住戶無法正常作息。
【過程】
鄰居乙向當地公安機關投訴。經專業測量,甲所播音樂音量晝間略低于60分貝、夜間略低于50分貝。
鄰居丙在個人微博上發帖公布了自己與甲交涉全過程的錄音,“曝光”了甲所在單位網站上公布的其姓名、照片和聯系電話,并在照片中甲的額頭上加了貶損性文字:帖子發出后,大量網友撥打甲的電話對其進行指斥。甲遂起訴丙,稱:丙公布錄音,侵害了自己的名譽權;丑化并公布自己的照片,侵害了自己的肖像權;公布自己的姓名和聯系電話,侵害了自己的隱私權。丙回應稱,甲無視小區規約,制造噪聲干擾鄰居生活的行為才構成侵權。
相關資料《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違反關于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制造嗓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 《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正)第五十八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并處罰款:……(二)違反當地公安機關的規定,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產生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過大音量的;…… 根據《A市聲環境功能區區劃》(A市公安機關行政處罰的依據),甲所居住的小區屬于2類區,執行環境噪聲限值為晝間60分貝、夜間50分貝。
乙認為:只要制造嗓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就應受到警告處罰,甲制造噪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所以甲應受到警告處罰。甲認為:只有違反關于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才應受到警告處罰,自己沒有違反關于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所以不應受到警告處罰。
(1)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對甲丙互稱對方構成侵權的各項說法逐一評析。
(2)結合材料,說明該小區居民解決噪聲糾紛的做法給我們哪些啟示。
15.(2023·湖北·統考高考真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方某在電梯內勸阻一位老人吸煙,兩人發生爭執,老人因為情緒激動誘發心臟病,倒地死亡。視頻記錄顯示,兩人并未發生肢體沖突,老人也一直沒有熄滅手里的煙。事后老人家屬與方某在派出所就賠償金額未能達成協議,于是到法院起訴方某,索賠40萬元。一審法院認為,方某的行為與老人死亡并無必然因果關系,但考慮“公平原則”,判決方某補償老人家屬1.5萬元。
一審判決后,當地媒體對案件進行了報道,隨后事件發酵,擴散到全國,引起熱議。網民甲說:“人死比天大,家屬應該直接找當事人鬧的,肯定賠的比法院判的多。”法科生乙說:“就我所學的民法知識,我覺得一分錢都不應該賠。”控煙專家丙對記者說:“這個判決讓我很擔心,將對熱心勸阻吸煙者造成巨大沖擊,會嚴重阻礙中國控煙的進程。”丁對戊說:“我覺得方某的行為不但沒有錯,而且應該鼓勵。”戊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方某的行為沒錯我不反對,但鼓勵我認為談不上。”丁反駁說:“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觀點,卻又承認方某沒錯,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老人家屬認為一審法院判賠金額太少,依法提起上訴。二審法院最終撤銷了一審判決,改判方某不承擔侵權責任。事后方某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以后遇到在公共場所的抽煙者,我還是會理性勸阻的。”
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評析甲乙丙的說法。
參考答案:
1.A
【詳解】①:本案涉及債權,債權關系的客體是行為,本案中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宋某和王某杰償還剩余欠款的行為,①符合題意。
②:王某乙借款5萬元用于建設家用房屋,可見5萬元被用于滿足家庭共同需求,這5萬元債務并非王某乙的個人債務,而是家庭共同債務,②符合題意。
③:宋某和王某杰對剩余欠款并非負有道義上的償還責任,而是負有法律上的償還義務,③不選。
④:提起民事訴訟是可以調解的。調解的方式主要是:訴前調解、立案調解、庭前調解、開庭調解等。即使王某甲已經起訴,雙方也能通過訴訟調解解決他們之間的債務糾紛,④不選。
故本題選A。
2.D
【詳解】A:詐騙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欺騙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主播向其粉絲索要“打賞”,沒有構成詐騙罪,A表述錯誤。
BCD:依據我國法律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從事的民事行為屬于可撤銷和變更的民事行為。13歲的中學生小張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家長可通過法律渠道追回錢款,D表述正確,BC表述錯誤。
故本題選D。
3.D
【詳解】①:小林是否放棄酬謝,是其權利,由小林決定,材料更強調的是符合法律要求,而不強調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①不選。
②:小林按拾金不昧的道德要求將皮包交老師處理,是道德和文化層面要求,不是法律要求,②不符合題意。
③④:從法律層面上將,施主發表聲明若有人歸還拾到的皮包,愿以500元酬謝,該聲明具有法律效力,小林父母認為應當向失主收取500元錢,這符合民法典的規定,從法律角度講,皮包失主在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③④入選。
故本題選D。
4.B
【詳解】①④:法律保護個人隱私權,個人信息與隱私權密切相關,受到法律保護,網民曝光小吳家庭背景的行為侵犯了小吳的隱私權;但如果網民僅對小吳的日常心得發表不同看法,這是公民言論自由的表現,不構成侵權,①④符合題意。
②:網民捏造事實攻擊小吳人品,侵犯了小吳的名譽權,而不是肖像權,②錯誤。
③:小吳的住址和電話號碼等屬于小吳的個人信息,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曝光這類信息屬于侵權行為,③錯誤。
故本題選B。
5.C
【詳解】①③:民事訴訟是指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訴訟。某醫療科技公司訴某健康科技公司名譽權糾紛案,孫某與某通信公司隱私權、個人信息保護糾紛案,屬于民事訴訟,①③不符合題意。
②④:公益訴訟制度的法律依據是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沒有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或者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陳某在某世界自然遺產地“金頂摩崖”刻字案,羅某侵害抗美援朝“冰雕連”英雄烈士名譽、榮譽案,屬于公益訴訟范疇,②④正確。
故本題選C。
6.C
【詳解】②③:針對使用了劇中“葛優躺”畫面截圖的公司,葛優先后提起了398起訴訟。這表明未經授權擅自將截圖用于商業目的侵犯了葛優的肖像權,啟示我們使用真人表情包,要以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為前提,②③符合題意。
①:相關侵權公司應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而不是排除妨礙,①排除。
④:材料涉及侵犯肖像權,不涉及侵犯榮譽權,④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7.D
【詳解】①:本案中物業公司公開判決文書時,未隱蔽王某的姓名、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等個人隱私信息,造成王某信息泄露,侵權隱私權,①錯誤。
②:當事人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而不是應當委托訴訟代理人,②說法錯誤。
③:該行為主觀上存在過錯,客觀上造成王某個人信息的泄露,侵犯了王某的隱私權,③正確。
④:該行為未隱蔽王某個人隱私信息,侵犯了王某的隱私權,④正確。
故本題選D。
8.A
【詳解】①:法律明確規定個人都有隱私,哪怕夫妻之間,也不可隨意翻看別人的手機,本案中郝妻侵犯了郝帥的隱私權,①符合題意。
②:本案中郝妻郝帥手機向手機里存著的每一個疑似女性的號碼發信息“我想你了”。事后,郝帥不時接到來自那些女性朋友家人的責問電話,既煩又尷尬,假借郝帥某名義私發微信的行為,已經造成較為惡劣影響,郝妻必須消除影響,恢復郝帥名譽,②符合題意。
③:夫妻地位平等包括人身和財產平等,題干中不涉及,③不合題意。
④:排除妨礙的主要構成要件是存在妨礙他人行使民事權利或者享有民事權益的狀態,題干中狀態已經結束,郝妻必須消除影響,④表述錯誤。
故本題選A。
9.B
【詳解】①:人格權是民事主體享有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權利。材料強調,涉事企業未經授權擅自使用“葛優躺”照片,這涉嫌侵犯葛優的肖像權,也說明涉事企業侵犯了葛優的人格權,因此,應立即停止侵害,①正確。
②:涉事企業侵犯了葛優的肖像權,應承擔侵權責任,而不是違約責任,②錯誤。
③:當事人有上訴的權利。如果涉事企業不服法院一審判決,則有權行使上訴權,③正確。
④:在刑事訴訟中,幫助嫌疑人、被告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被稱為辯護人。涉事企業作為民事案件的被告,有權委托訴訟代理人,而不是委托辯護人,④錯誤。
故本題選B。
10.A
【詳解】①:民法為不同的民事權利設定了界限。例如,對經營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就不能認定為侵害名譽權。張某對商家的差評行為屬于正常評價,不構成侵權,①正確。
②:商家公開發布張某群聊記錄和監控錄像等,侵犯了張某的隱私權和個人信息權,②正確。
③:本案中,可把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作為訴訟請求,而不是賠償損失和恢復名譽,排除③。
④:商家主觀故意致張某利益受損,應該承擔侵權責任,不是無過錯侵權責任,④錯誤。
故本題選A。
11.B
【詳解】①:乙心直口快,當眾指出甲的缺陷,有違公序良俗,以侵擾、公開方式侵犯了甲的隱私權,①符合題意。
②:名譽一般指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材料涉及的是乙因為心直口快導致甲與甲的女朋友分手了,未涉及甲的名譽權,②排除。
③:八折卡是乙主動送給甲的,并不是懲罰性的經濟賠償,③排除。
④:乙的言行導致甲分手,侵犯了甲的隱私權,但未對甲的女朋友構成侵權,④正確。
故本題選B。
12.B
【詳解】①:張某故意給寵物狗取和楊某一樣的名字,帶有侮辱成分,可見張某的行為侵犯了楊某的人格權,①符合題意。
②:張某的行為并沒有侵犯楊某的身份權,主要是侵犯其人格權,②與題意無關。
③:根據法律規定,自然人擁有姓名權,惡意重名是侵犯姓名權的表現,③符合題意。
④:榮譽權,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貢獻或特殊勞動成果而獲得的光榮稱號或其他榮譽的權利,張某的行為沒有侵犯楊某的榮譽權,④不選。
故本題選B。
13.A
【詳解】①:理發店老板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了含有這兩人姓名、身份證號碼、具體住址等信息的照片,并配以“這兩個人,希望同行慎用”的文字,暴露了其個人私密信息,這侵犯了兩名前員工的隱私權,①入選。
②:材料體現是仲裁庭的調解書,在雙方簽字后,該調解書與判決書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②入選。
③:根據仲裁法規定,達成仲裁調解協議的,兩名前員工不能以相同的事由再次提交仲裁庭進行裁決,③不選。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雖然理發店老板在微信朋友圈發布了含有這兩人姓名等個人信息的照片,但是并沒有侵犯其姓名權,④不選。
故本題選A。
14.丙公布錄音不構成對甲的誹謗或侮辱,未侵害甲的名譽權。丙丑化并公布甲的照片,侵害了甲的肖像權。丙公布的是甲的公開信息,未侵害甲的隱私權,但侵害了法律對甲個人信息的保護。甲播放音樂的行為超出了合理界限,構成侵權。
(3)依法行使個人權利,履行維護社會秩序的義務;合理運用和解、調解等多元糾紛解決方式;弘揚公序良俗,互諒互讓。
【分析】背景素材:在現實生活中,因噪聲而引起的矛盾糾紛及解決
考點考查:假言推理、積極維護人身權利
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
【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題需要調用法律與生活的有關知識,對甲丙互稱對方構成侵權的各項說法逐一評析。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丙公布錄音,并沒有捏造事實,未侵害甲的名譽權。丙公布的是甲的公開信息,未侵害甲的隱私權,但是丙丑化并公布甲的照片,侵害了甲的肖像權,公布信息,侵害了法律對甲個人信息的保護。→可聯系教材名譽權、肖像權和隱私權知識;
關鍵詞②:甲播放音樂的行為超出了合理界限,構成侵權→可聯系教材權利行使,注意界限知識;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
(3)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題需要調用法律與生活的有關知識,該小區居民解決噪聲糾紛的做法給我們哪些啟示。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依法行使個人權利,履行維護社會秩序的義務→可聯系教材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義務的知識;
關鍵詞②:合理運用和解、調解等多元糾紛解決方式→可聯系教材糾紛的多元解決方式知識;
關鍵詞③:弘揚公序良俗,互諒互讓→可聯系教材民法典的基本原則知識;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
【點睛】
15.(1)①甲的觀點片面,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但是公民在行使自己權利的時候,也要依法履行自己的義務,自覺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當自己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時,應該通過合法手段,理性維權。甲認為家屬應該直接找當事人鬧,是不對的。
②乙的觀點正確,方某在電梯內勸阻老人吸煙合法正當,是自覺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一審判決讓方某分擔損失,與民法典的立法宗旨相違背,不利于維護公序良俗,不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方某不用賠償。
③丙的觀點正確,一審判決讓方某分擔損失,讓正當行使勸阻吸煙權利的公民承擔補償責任,會打擊熱心勸阻吸煙者的積極性,也是對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會挫傷公民依法維護公共利益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會阻礙中國控煙的進程。
【分析】背景素材:電梯內勸阻吸煙案例
考點考查:民法典、全民守法、聯言判斷等有關知識。
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
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 、法治意識
【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評析類主觀題,可從知識指向提取材料關鍵詞并對接教材知識思考作答。注意知識限定不要用錯,結合材料進行分析。
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
關鍵詞①:甲說:“人死比天大,家屬應該直接找當事人鬧的,肯定賠的比法院判的多。”→可聯系教材知識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但是公民在行使自己權利的時候,也要依法履行自己的義務,應該通過合法手段,理性維權。
關鍵詞②:乙說:“就我所學的民法知識,我覺得一分錢都不應該賠。”→可聯系教材知識勸阻老人吸煙合法正當,是自覺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③:控煙專家丙對記者說:“這個判決讓我很擔心,將對熱心勸阻吸煙者造成巨大沖擊,會嚴重阻礙中國控煙的進程。”→可聯系教材知識會挫傷公民依法維護公共利益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會阻礙中國控煙的進程。
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湘市| 滨州市| 柞水县| 娱乐| 城口县| 八宿县| 汉中市| 宣汉县| 扶余县| 龙游县| 安仁县| 阿荣旗| 临高县| 崇礼县| 华蓥市| 宜君县| 湖口县| 渑池县| 新龙县| 得荣县| 游戏| 旬阳县| 嘉定区| 仁化县| 博兴县| 望江县| 涿州市| 崇信县| 雅江县| 延寿县| 伊春市| 民和| 北流市| 襄垣县| 枣阳市| 元阳县| 彰化市| 左云县| 衢州市| 湖口县| 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