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跟著黃河入大海——黃河的治理與開發(fā)》教學設計【課程標準】運用流域圖和相關水文資料,描述黃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從河流與人類活動關系的角度,說明黃河對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影響。【教學目標】能夠結合地圖說出黃河的源流概況,上、中、下游的分界點以及流經的省區(qū)和地形區(qū);能夠結合圖文資料從流量、含沙量、有無結冰期等方面概況黃河的主要水文特征;通過小組活動,學生能夠結合圖文信息歸納出黃河不同河段突出的開發(fā)或防治問題;了解黃河對人類活動、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影響,樹立保護“母親河”的意識。教學重點:能夠結合圖文信息歸納出黃河不同河段突出的開發(fā)或防治問題,了解黃河對人類活動、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影響教學難點:歸納出黃河不同河段突出的開發(fā)或防治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型教學法【教學用具】PPT、 智慧課堂技術【教學過程】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課前準備 搜集黃河相關視頻、音頻、圖文資料 觀看黃河相關視頻、音頻 為本課學習做準備導入 觀看視頻——《走遍萬里母親河》1、提問:這是哪條河流?2、提問:視頻中黃河哪個河段最讓你印象深刻?你想不想也走一遍萬里母親河? 1、觀看視頻,初步了解黃河。2、回答問題 從視頻引入,讓學生初步認識黃河;設置問題:了解學生對黃河的認識。過渡:既然同學們對黃河感興趣,最近中央電視臺有一期大型節(jié)目“跟著黃河入大海”,今天我們同學作為地理人也參與到這個節(jié)目中來。一起“跟著黃河入大海” 引出主題:“跟著黃河入大海”——黃河的治理與開發(fā)學生活動 老師展示本節(jié)課任務單內容:《跟著黃河入大海》任務一:認識黃河——黃河的基本概況(自學完成)任務二:報道黃河——黃河的貢獻與憂患(合作完成) 學生了解任務單內容并聽老師說明任務單的要求。 任務單設置形式比較有趣,吸引學生注意自學完成 任務一:認識黃河——黃河的基本概況。請同學拿出任務單一并提出要求:【要求】①自學完成,時間2min;②完成后每小組派代表 用平板拍照上傳 自學完成任務單一:了解黃河的發(fā)源地及注入海洋;上、中、下游分界;流經省區(qū)、地形區(qū);水文特征(水量、含沙量、結冰期等) 任務一:初步了解黃河概況,為進一步學習做鋪墊培養(yǎng)學生讀圖分析能力、自學能力學生展示 1、點評學生自學情況2、引導學生進一步上臺講解,根據(jù)學生發(fā)言進行補充并加分 學生代表用平板拍照反饋自學情況學生上臺補充講解“黃河的基本概況”合作完成 任務二:報道黃河——黃河的貢獻與憂患將任務單二通過平板傳送到每個同學平板上,引導學生完成任務二并提出要求【要求】:①讀:小組里面1個同學負責讀材料,其他同學看材料。②討論:小組長指揮每個同學依次討論發(fā)言;③記錄:指定1個同學負責記錄討論結果并寫在任務單上;④發(fā)言:指定1-2個同學代表小組上臺發(fā)言;⑤積分:每道題都有積分,回答正確得滿分 小組合作完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特別節(jié)目《跟著黃河入大海》,我們班分成6個小組,每個小組成員將分赴到對應站點對黃河進行報道。平板提供黃河各個站點的素材,分小組完成任務單上的問題。站點一:河源段站點二:峽谷段站點三:寧夏、內蒙古的部分河段站點四:寧夏平原、河套平原站點五:黃土高原站點六:華北平原(詳細材料見教學課件上各小組《學習任務單》) 班級分小組完成黃河各河段的分析。通過提供材料,培養(yǎng)學生分析材料,運用材料,歸納答題的能力。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小組展示 引導學生選派小組代表上臺展示,根據(jù)學生發(fā)言進行補充、加分 每個小組學生一一上臺展示回答、互評、補充講解總結感悟 板書總結這節(jié)課內容黃河的基本概況黃河各流域的貢獻和憂患黃河對人類活動、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影響樹立保護母親河的意識 學生一起歸納總結 學會歸納分析河流的方法更加了解黃河、保護黃河當堂檢測 用平板及時檢測學生做題情況并進行分析 在平板作答 通過做題反饋學生課堂學習情況拓展延伸 了解我們生活的河流——珠江1.了解珠江的基本概況;2.分析珠江對我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學生課后完成 課堂延伸學以致用【板書設計】河段 貢獻 憂患及治理措施上游 水能資源豐富灌溉了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荒漠化(退牧還草、合理放牧)凌汛(引爆疏導)中游 / 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植樹造林)下游 塑造了華北平原 凌汛(引爆疏導)地上河(中游治沙、下游加固堤壩)【教學反思】1、教學設計,結構清晰。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結構清晰,從視頻引入—-自主學習—展示提升-小組合作—展示提升—總結感悟—當堂檢測-拓展延伸,在這八個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運用了平板教學軟件進行了云課堂教學,傳統(tǒng)課堂在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下呈現(xiàn)更豐富的內容。2、深度學習,自學與合作相得益彰。本節(jié)課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中都扮演課堂的主導角色。如在自主探究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老師給出導學單,在老師方式方法的指引下,自主完成課堂的知識點學習,形成知識儲備基礎。在討論解疑環(huán)節(jié),有難度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解決,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集小組智慧共同完成任務,共享學習的快樂,共同提高。在展示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上臺展示,其他同學做評價補充。在學生的展示中,課堂知識點一步步呈現(xiàn),課堂疑慮一步步解開,最終達成教學目標。通過這些學習活動,讓學生的主體地位貫穿始終。3、課堂評價,多元化評價豐富課堂。本節(jié)課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了多元化評價,包括自評、他評、組評以及師評等等,讓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及時得到反饋。學生可以評價別的同學的回答情況,也可以評價同組成員的合作學習情況,組員更加可以評價其他組員的學習情況,評價內容可以從知識點準確度、回答聲音儀態(tài)進行評價,評價方式可以是口頭表揚,也可以是加分評價。這樣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一方面讓其他學生集中注意力在展示學生身上,另外一方面也讓學生思考發(fā)現(xiàn)其他同學展示時的優(yōu)缺點。4、課堂活動,情境設置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黃河上、中、下游各段的貢獻、憂患及治理措施,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難點。老師將這部分設置情境,用平板提供黃河各個站點的素材,讓學生們模擬記者分小組分赴黃河各個河段,考察探究黃河各個河段帶來的貢獻及憂患,并讓學生上臺展示探究成果。老師及時的引導、點撥,激發(fā)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參與率和主動性。并且由于設置小組加分獎勵,充分調動了學生課堂積極性。整節(jié)課學生積極舉手發(fā)言,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關系融洽。5、多媒體輔助,時時進行操作互動。云課堂教學,最大的好處是能夠時時與學生進行操作互動。比如可以通過平板軟件的拍照功能,在學生自學之后,拍照反饋出學生的答題情況,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答題情況,對本節(jié)課知識有所側重地講解;教師能夠時時查看學生屏幕,檢查學生上課狀態(tài);在學生進行檢測環(huán)節(jié),也可以在學生答題后通過軟件立刻反饋學生的答對答錯情況,及時反饋學生學習效果。不足地方:教學素材還需進一步整合。本節(jié)課由于備課時間有限,并且收集素材途徑受限,導致教學中用到的素材還是不夠完整全面,需要進一步整合提升。課堂中沒法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本節(jié)課盡管在小組合作環(huán)節(jié)中設置任務要求學生人人參與,但還是有極個別同學課堂上處于游離狀態(tài)。河口渤海巴顏喀拉山脈桃花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