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歡騰的節日》第4課《金蛇狂舞》【教材分析】《金蛇狂舞》是四年級上學期第五單元《歡騰的節日》第2首欣賞課。《金蛇狂舞》是聶耳于1934年根據民間樂曲《倒八板》整理改編的一首民族管弦樂曲。樂曲的旋律昂揚、熱情洋溢,鑼鼓鏗鏘有力,渲染了節日的歡騰氣氛。樂曲是三段體結構。第一樂段:樂曲一開始,就以明亮上揚的音調不斷地表現出歡樂、昂揚、奔放的情緒,讓人耳目一新。第二樂段:由兩小節打擊樂器音響引出的更加熱情昂揚、流暢明快的旋律,令人感到充滿生機。第三樂段:作者巧妙地借鑒了民間鑼鼓點中“螺獅結頂”的旋律發展手法,上下句對答呼應,句幅逐層減縮,速度逐漸加快,加之鑼、鼓、鈸、木魚等打擊樂器的節奏烘托,使情緒逐層高漲,直至歡騰的頂點,生動地再現了民間喜慶時巨龍舞動、鑼鼓喧天的歡樂場面,洋溢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氣息。全曲中激越的鑼鼓伴奏更是渲染了熱烈歡騰、昂揚激奮的氣氛。教材中呈現了三個樂段的主題,在第三樂段主題的樂譜中提示了“一領眾和”形式的表現方式,為學生練習提供了一些多考。【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是整個小學段的中間階段,對于音樂知識也處在萌芽的好奇階段,對音樂課充滿了興趣,樂于參與課堂教學和音樂表現活動,但是,音樂鑒賞能力相對較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即要科學的引導,又要充分發揮學生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的能力,同時課堂的耐心程度不高,容易激動,因此在教學中應加強對這學生興趣的培養,利用生動活潑、富于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培養、發展他們的興趣。【教學目標】以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新頒布的課程目標為依據,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注重體現課程性質,重點反映課程理念,我們確立本節課的目標:(一)審美感知通過聆聽作品感受旋律的優美和中國民族音樂以及“一領眾和”的特色(二)藝術表現能用優美動聽的聲音哼唱主題音樂。(三)創意實踐能用樂器、肢體語言簡單的表演唱歌曲。(四)文化理解通過聆聽音樂了解民樂合奏,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和對中國少數民族節日的喜愛之情。【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能用優美的聲音哼唱主題音樂。2、了解“一領眾和”特點。(二)教學難點:1、能通過作品的速度、力度、情感等方面以及演奏樂器分析作品2、能用樂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教學過程】提問導入教師: 同學們,你們見過賽龍舟的場面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賽龍舟是什么節日的活動?預設:回答問題教師: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作品就表現了賽龍舟的場面,它的名字叫作《金蛇狂舞》(書寫板書《金蛇狂舞》)【設計意圖:通過教師提問,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后續引出主題奠定基礎】二、師生互動,學唱歌曲教師:看到題目你們有什么感受和想象?預設:回答問題教師:接下來,我們聆聽音樂,通過聆聽判斷這段旋律給你什么感受?你們的眼前出現一幅怎樣的畫面?樂器的演奏形式是怎樣的?(播放音樂)預設:回答問題教師:這首樂曲分為你個部分呢?預設:3個。教師:哪一部分給你的印象最深?預設:回答問題教師:下面老師來介紹一下這部作品,《金蛇狂舞》是聶耳于1934年根據民間樂曲《倒八板》整理改編的一首民族管弦樂曲。樂曲的旋律昂揚、熱情洋溢,鑼鼓鏗鏘有力,渲染了節日的歡騰氣氛。樂曲是三段體結構。全曲中激越的鑼鼓伴奏更是渲染了熱烈歡騰、昂揚激奮的氣氛。下面我們分段聆聽,首先聆聽第一部分,感受這段音樂帶給你怎樣的情緒?(播放音樂)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第一樂段:樂曲一開始,就以明亮上揚的音調不斷地表現出歡樂、昂揚、奔放的情緒,讓人耳目一新。下面我們用“啦”跟音樂模唱。(播放音樂)預設:模唱教師:接下來我們聆聽第二樂段,感受這一樂段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播放音樂)預設:聆聽音樂回答問題教師:第二樂段:由兩小節打擊樂器音響引出的更加熱情昂揚、流暢明快的旋律,令人感到充滿生機。下面請同學們邊聽音樂邊做劃船的動作。(播放音樂)預設:表演教師:接下來我們欣賞第三樂段,說一說這段音樂帶給你怎樣的感受,演奏方面有什么特點?(播放音樂)預設:聆聽音樂回答問題教師:第三樂段:作者巧妙地借鑒了民間鑼鼓點中“螺獅結頂”的旋律發展手法,上下句對答呼應,句幅逐層減縮,速度逐漸加快,加之鑼、鼓、鈸、木魚等打擊樂器的節奏烘托,使情緒逐層高漲,直至歡騰的頂點,生動地再現了民間喜慶時巨龍舞動、鑼鼓喧天的歡樂場面,洋溢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氣息。這段采用了一領眾和的演奏形式,下面我們用“鑼”“鼓”“镲”分組表現音樂預設:表現【教學建議: 針對作品曲式結構的特點,老師可以安排學生完整玲聽,自主探究樂曲的樂段并感受民間鑼塑造的喜慶的節日氣氛。老師根據學生的能力可以安排學生視唱第一樂段主題,也可以模唱主題,達成熟記主題的目標。啟發學生在用鑼、鼓、镲為第三樂段設計伴奏時,可借鑒教材中所標注的“一領眾和”的表現形式在分段玲聽過程中,老師可以結合教材中每個樂段的主題曲譜中標注的情緒用語來引導學生對比聆聽,感受樂曲不同情緒的變化。】三、精彩演繹,自由發揮教師:下面老師整體表現作品,第一樂段哼唱主旋律,第二樂段模擬劃船的動作,第三樂段下面我們用“鑼”“鼓”“镲”分組表現音樂預設:上臺表演唱【設計意圖:通過上臺表演,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同學們體會舞臺的樂趣,讓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讓歌聲、語言、動作充分融入到歌曲當中,讓音樂教學面對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當中來。】四、拓展思路,開闊視野教師:下面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來感受一下賽龍舟的場面(播放視頻)預設:欣賞視頻教師:看完視頻,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預設:回答問題【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并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愛】五、結語教師引導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教師總結。【板書設計】《金蛇狂舞》A+B+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1張PPT)第五單元歡騰的節日同學們,你們見過賽龍舟的場面嗎?賽龍舟是什么節日的活動?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作品就表現了賽龍舟的場面,它的名字叫作《金蛇狂舞》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作品就表現了賽龍舟的場面,它的名字叫作 金蛇狂舞看到題目你們有什么感受和想象?接下來,我們聆聽音樂,通過聆聽判斷這段旋律給你什么感受?你們的眼前出現一幅怎樣的畫面?樂器的演奏形式是怎樣的?這首樂曲分為你個部分呢?哪一部分給你的印象最深?下面老師來介紹一下這部作品,《金蛇狂舞》是聶耳于1934年根據民間樂曲《倒八板》整理改編的一首民族管弦樂曲。樂曲的旋律昂揚、熱情洋溢,鑼鼓鏗鏘有力,渲染了節日的歡騰氣氛。樂曲是三段體結構。全曲中激越的鑼鼓伴奏更是渲染了熱烈歡騰、昂揚激奮的氣氛。下面我們分段聆聽,首先聆聽第一部分,感受這段音樂帶給你怎樣的情緒?第一樂段:樂曲一開始,就以明亮上揚的音調不斷地表現出歡樂、昂揚、奔放的情緒,讓人耳目一新。下面我們用“啦”跟音樂模唱。接下來我們聆聽第二樂段,感受這一樂段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第二樂段:由兩小節打擊樂器音響引出的更加熱情昂揚、流暢明快的旋律,令人感到充滿生機。下面請同學們邊聽音樂邊做劃船的動作。接下來我們欣賞第三樂段,說一說這段音樂帶給你怎樣的感受,演奏方面有什么特點?第三樂段:作者巧妙地借鑒了民間鑼鼓點中“螺獅結頂”的旋律發展手法,上下句對答呼應,句幅逐層減縮,速度逐漸加快,加之鑼、鼓、鈸、木魚等打擊樂器的節奏烘托,使情緒逐層高漲,直至歡騰的頂點,生動地再現了民間喜慶時巨龍舞動、鑼鼓喧天的歡樂場面,洋溢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氣息。這段采用了一領眾和的演奏形式,下面我們用“鑼”“鼓”“镲”分組表現音樂精彩演繹下面老師整體表現作品,第一樂段哼唱主旋律,第二樂段模擬劃船的動作,第三樂段下面我們用“鑼”“鼓”“镲”分組表現音樂下面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來感受一下賽龍舟的場面看完視頻,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同學們,再見!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內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04003001.mp3 04003002.mp3 04003003.mp3 7bdcf309e5eae5160792cfd2d274481c.mp4 【2022年新課標】人教版音樂四年級上冊-《金蛇狂舞》教案.docx 【2022年新課標】人教版音樂四年級上冊-《金蛇狂舞》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